APP下载

探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

2018-05-11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产房产妇常规

李 冬 梅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佛山 528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制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产妇及新生儿,相应的,产妇及其家属对于分娩中的医疗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医患关系也在逐渐变得紧张,产妇及其家属会利用多种途径来维护自身利益。近年来,大多数医院开始实施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以提高产妇分娩时的护理质量,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本研究就主要以产房护理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分娩的12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2~35周岁,平均年龄(26.7±7.5)周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7.9±1.5)周,体重55~81kg,平均体重(65.7±2.5)kg。将122例产妇按照护理管理方式分为实验、常规两组,其中实验组产妇61例,平均年龄(26.5±8.2)周岁,平均孕周(38.1±1.8)周,平均体重(66.2±2.8)kg;常规组产妇61例,平均年龄(27.1±6.9)周岁,平均孕周(37.2±1.9)周,平均体重(67.1±2.0)kg。两组产妇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等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研究比较价值。

1.1.2纳入标准[1]

(1)所有产妇均为单胎;(2)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3)在我院接受定期产检,并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4)经得产妇及家属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2]

(1)产道异常的产妇;(2)患有合并妊娠期疾病的产妇;(3)心脑血管、肝、肾功能不健全或者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的产妇;(4)患有神经性疾病、智力发育不全等无法正常沟通的产妇。

1.2 护理方法

1.2.1对实验组产妇实施产房护理安全管理

全程管理实施PDCA循环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护理人员需总结以往工作经验,通过查看回顾常规护理模式下的问题,发现其中存在的如护理人员缺乏法律常识、业务水平不够等隐患和不足,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1)成立产房护理小组:医护人员需对产房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见性分析,对其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需提前制定处理对策和应急措施,统一护理流程,将护理方式系统化管理。护理人员还需在工作过程中多总结,发现不足和问题需及时提出并改善;(2)加强护理技能培训:需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提倡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拓宽知识层面,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的考核,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还需对护理人员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3)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耐心与产妇进行沟通,将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告知产妇,并安抚产妇的紧张情绪,以便让产妇在分娩中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护理人员还需对产妇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和情绪安抚,要及时告知家属产妇的情况;(4)实施计划: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护理方式系统化,按照统一模式对产妇进行护理,如在分娩中遇到问题,需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措施实施,并落实好防范措施;(5)检查:护理人员需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反应记录实施计划措施的效果,发现不足及时总结改善,不断修复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

1.2.2对常规组实施常规产房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需实时监察产妇在分娩中的变化,与产妇进行良好沟通,并正确指导产妇的呼吸调整和用力情况,记录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基本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分娩时间、难产率、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人数/该组总人数×100%)。

1.4 统计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难产率对比

实验组中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难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表

组名病例(例)自然分娩(%)剖宫产(%)难产(%)实验6150(81.97)11(18.03)6(9.84)常规6140(65.57)21(34.43)25(40.98)χ24.2364.23615.612P<0.05<0.05<0.05

2.2 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对比

实验组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组名病例第一产程(h)第二产程(min)第三产程(min)产后出血量(ml)实验617.95±1.6443.31±10.094.11±0.39147.41±21.86常规6111.14±2.1257.67±11.797.61±0.57227.74±26.89t-9.2957.22739.57918.104P-<0.05<0.05<0.05<0.05

2.3 两组产妇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满意61人,不满意0人,满意度100%;常规组满意30人,不满意31人,满意度50.82%。实验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3 讨论

对于分娩中的产妇,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在医院中年轻的护理人员居多,他们对于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甚了解,缺乏相应的责任感和法律常识。因此,为了解决这种现状,临床上推出了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3],旨在将护理方式统一化、流程化,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并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学习法律法规和护理知识,培养护理人员整体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医患关系,保障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上所述,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有良好的利用价值,可缩短分娩时间,提高顺产率,降低难产率和产后出血,可在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陈小荷,谌祖红,姜蕾,等.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832~2833.

2 王爱明.护理安全管理在产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839~1840.

3 钟桂娟.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6):780~782.

猜你喜欢

产房产妇常规
箭毒蛙的神奇产房
常规之外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产房外的丈夫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