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肛管在溃疡性结肠炎药物灌肠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05-11

循证护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肛管溃疡性药液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以侵犯直肠和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为主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1]。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有效手段。采用传统肛管灌肠时,由于导管管径较粗,插管过程中阻力大,刺激性强[2],常引起病人肛门疼痛甚至出血,同时传统肛管材质较硬,与注射器衔接不够紧密,灌肠过程中易导致药液自衔接处漏出,且病人灌肠过程中受疼痛刺激,药液在肠道保留时间较短,吸收不充分,疗效降低。我科对传统肛管进行改进,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2015年于泗洪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78例,采用单盲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试验组40例。排除标准:①重度结肠炎病人;②伴随其他严重或进展性疾病病人;③曾经接触过类似研究病人;④不愿合作病人。入选病人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18岁~83岁(51.24岁±13.37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①遵医嘱将甲硝唑注射液100 mL、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104U、锡类散1.5 g、云南白药胶囊1 g配置后加温至39 ℃~40 ℃;②嘱病人排空大小便以减轻腹压、保证肠道清洁;③指导病人采取左侧卧位,充分暴露肛门;④润滑肛管前端,插入15 cm~20 cm后行药物保留灌肠;⑤灌肠完毕卧床30 min。

1.2.1 对照组

采用扬州市新星硅胶厂生产的一次性肛管,按照常规灌肠操作流程行药物保留灌肠。

1.2.2 试验组

采用改良一次性肛管灌肠。改良一次性肛管选用16号硅胶引流管,前端带有侧孔,管体上设有刻度,在肛管末端配有塞子。肛管插入肛门后,采用脉冲式方法推注灌肠液行药物保留灌肠。

1.3 评价方法

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灌肠时肛门是否疼痛或出血、药液保留时间(以药液保留2 h为参考时间)、灌肠时注射器与肛管衔接处是否有药液漏出以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判断标准:①显效为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观察6个月无复发;②有效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性息肉形成;③无效为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病理无改善[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肛门疼痛或出血、药物保留时间、衔接处药液漏出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肛门疼痛或出血、药物保留时间、衔接处药液漏出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普通一次性肛管管径较粗硬,对肠黏膜的损伤和刺激性较大,易造成病人排斥,不利于长期治疗;没有刻度,插入深浅不易掌握[4];与注射器衔接不紧密易导致药液外漏。而改良后肛管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表1结果显示:使用改良肛管灌肠后,试验组病人肛门疼痛及出血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改良后肛管采用硅胶材质,管壁比较柔软,韧性较好,摩擦系数较小[5]。改良肛管灌肠后试验组药液保留时间<2 h的病人数量占试验组总人数的5.00%,小于对照组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显示药物保留灌肠时药物在肠道保留2 h可达到一定治疗效果,3 h~6 h疗效较好,>6 h疗效最好[6]。表1结果还显示:试验组采用改良肛管灌肠后,注射器与肛管衔接处没有发生药液漏出现象,而对照组药液漏出率达50.00%,可能是由于改良后肛管,质地较柔软,利于注射器与肛管的有效衔接,且改良后肛管末端配有塞子,可大大降低药液漏出现象,提高病人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表2结果显示:试验组病人药物保留灌肠后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97.50%,与对照组(78.9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改良后肛管管壁设有刻度,有利于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保证肛管插入的深度;改良后肛管细而长,有利于护理人员控制药液速度;药物保留灌肠时,药液推注采用脉冲式方法,使药液呈间歇式进入,肠腔内压力增高慢,回流到直肠的液体量少且速度慢,肠道压力感受器兴奋低,便意弱甚至无,有利于药液在肠腔内长时间保留,与病变部位长时间接触[7],从而便于药液在肠黏膜直接吸收,发挥局部用药效果,促进组织血液通畅,改善组织营养,提高机体新陈代谢,消除结肠溃疡[8]。

总之,改良后肛管质地柔软,管径细长,液体进入肠腔较深,临床使用后可减少病人肛门疼痛及出血,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07-308.

[2] 朱雪玉,陈静,郑丽芬.改良肛管在NICU保留灌肠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护理,2013,11(15):116-117.

[3] 陈兆辉.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19-20.

[4] 石海杰,文萍.以胃管代替肛管在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5):856-857.

[5] 朱汉敏,刘玲.改进鼻胃管置管方法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0.

[6] 刘虹,承红.改良式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3):71-72.

[7] 张才妹.脉冲推注式保留灌肠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97-1198.

[8] 王岚,朱燕,邹静,等.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3):1601-1602.

猜你喜欢

肛管溃疡性药液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