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前沿 探求多元
——“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2018-05-11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上海200031
钱 慧(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200031)
2017年6月9—11日,由南京艺术学院主办、音乐学研究所与音乐学院联合承办的“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包括港、澳地区)数十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中青年学者及同行师生,共襄学术盛举。
抚今追昔,1986年8月,辽宁兴城召开了“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史称“兴城会议”)。参会的八十多位代表就中国音乐发展战略问题、音乐批评及中外音乐史学、音乐民族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等诸方面,进行了热烈而有建设性地讨论[1]。该会议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音乐理论界首次以中青年为主体、大规模、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全国性学术会议[2]。
弹指三十年过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显现,面对当今我国音乐学发展的新局面、新契机、新要求,如何在继承中开拓,如何在探索中建构,如何在实践中反思,以及如何运用新的视角、理论、方法去发现与解决新的问题……成为新一代中青年音乐学人无可回避的学术职责与历史使命。为此,南京艺术学院特意为全国音乐学界中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可贵的交流契机。
一、论坛简介
“学术前沿”和“中青年学者”是本次论坛的关键词。会议旨在为作为学术中坚力量的中青年群体提供一个平等、开放的话语平台与展示、交流、争鸣的机会,以激发学术活力、拓展学术视野。《论坛手册》中说:“如果没有理论高度,没有对前沿理论的探索以及对未知领域的敬畏与好奇、探索与包容,我们的学术就不会前行,教学就不会有新鲜的活力,我们更不可能提出有力的、贯穿中国经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理论模式,我们的‘文化自信’将只能停留于口号”。
本次论坛围绕“学术前沿”设有三个议题,分别是文化认同与音乐研究、跨学科与音乐研究、全球化与音乐研究。在为期数月的会议筹备中,会议学术组经过严格遴选,从近百篇投稿论文中选出49篇(最终有45篇参会),并将其按三大议题进行分类排列、集中展示。参会论文涉及民族音乐学、音乐历史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分析学、音乐教育学、音乐传播学、音乐治疗学、音乐批评学、音乐科技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且多围绕当前学术热点问题。
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科研机构、专业院校,以及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理工学院、广州大学、西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共45位中青年学者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会议,并作专题学术报告。参会代表中,年龄跨度从九零后至六零后,以七零后、八零后为主;学术层次由在读本科生到博士生导师,以博士最多。
综上可见,本次论坛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跨学科、跨地区、跨年龄、跨身份的,前沿与多元交融的学术盛会。
二、文化认同与音乐研究
学术界对“文化身份/文化认同”的关注由来已久,可谓成果丰厚。近年来,有关该主题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学术热点,深入到语言文学、艺术学等领域之中,并逐渐呈现跨学科、交叉性发展。本次论坛涉及“文化认同与音乐研究”议题的论文,以民族音乐学专题为主,研究多从具体的音乐事项入手,对其历史成因、发展脉络、文化内涵等展开全面探讨,并围绕“文化认同”进行深入解读。
1.民族音乐学个案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杨曦帆教授《村寨、族群认同与祭祀歌舞》一文以川西黑水俄恩村铠甲舞为例,通过对其结盟、祭祀等主要特点的论述,说明其长期以来在族群中发挥着重要的认同作用。而当今已丧失原有战争功能的铠甲舞的意义在于,以特定的乐舞方式来强化本我族群文化的特点及文化的自我实现,承载了族群心理所表达的集体自我理解。河北师范大学赵书峰教授的文章《“认同的力量”/“逃避统治的‘艺术’”——湘、粤、桂过山瑶音乐“族性歌腔”的文化隐喻》对湘、粤、桂过山瑶音乐“族性歌腔”的历史形成及文化隐喻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族性歌腔”特质的形成为其区域音乐(音调)认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强烈的区域文化认同不断促发过山瑶支系在传袭自我传统文化方面,呈现出巨大的“认同的力量”与生生不息的文化自觉性。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张应华教授《“古苗疆走廊”上的汉传音乐文化叙事》一文通过对“古苗疆走廊”的历史变迁的考察及汉传音乐文化叙事,说明非汉族群在汉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其音乐文化认同逐渐发生改变,并最终促使其在文化心理上形成“内地化”特点认为而流布于西南汉与非汉之间的礼俗用乐、赶马调、民间戏剧,正是当地“族群”“区域”以及“内地”“国家”等多重文化认同的鲜活例证。西南大学胡晓东《宗教仪式音乐研究中的性别与伦理视角——以重庆罗汉寺佛教音乐为例》一文从性别与伦理二维视角去解构乡土社会秩序中宗教音乐内部深层复杂的文化禁忌、思想观念、王权制度、民间礼俗、宗派组织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藉此从文化群体内外部的人伦关系与文化体认,探究宗教音乐文化所隐喻的社会功能。内蒙古艺术学院魏琳琳《蒙汉杂居区四胡演奏与族群认同研究》一文对四胡的名称、形制、定弦、演奏技法等作了细致考究,通过对“顶弦”“按弦”技法差异性的探讨,说明四胡演奏技法标识着不同的族群身份,从而形成独特的土默特音乐风格,由此进一步思考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如何呈现复杂、多层次的认同关系等问题。
海南师范大学王晓平教授《图解乡民文化认同——以“儋州调声”为例》一文认为流行于海南的儋州调声容纳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儋州当地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同时指出文化认同的指标不是人们的自然属性和生理特征,而是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文化认同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选择的,其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西藏大学次仁朗杰《当代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构与认同——以藏族音乐为例》一文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创作的具有时代风貌的当代藏族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藏族音乐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有所补充,促成其国家在场语境下的当代音乐文化的重构,并得到包括藏族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同,由此引发对当代藏族音乐文化的建构、认同与重构的思考。重庆师范大学苏毅苗《海菜腔“曲子师傅”现象折射出的滇南彝文化传承脉络——以海菜腔传播的原点“异龙湖区域音乐文化现象”切入》一文探究了海菜腔与当地三代曲子师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曲子师傅为了走出乡土而作出的“变”与“不变”的适应性调整等,总体围绕“海菜腔是如何折射出滇南彝文化传承脉络”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思考和研究。广西艺术学院肖文朴《身份认同与性崇拜:瑶族长鼓图像的双重意指》一文指出瑶族长鼓图像的意指分为“显性意指”与“隐性意指”两类,前者与民族神话传说相关,体现了族群身份的认同意义,后者则是性崇拜的反映,隐喻了一种内在方式,使长鼓附带着双重的文化意指或象征。此外,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研究生方博《从“借船出海”到“归港靠岸”:歌剧〈红楼梦〉创作的文化认同》等论文。
2.其他专题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尚建科《新人文精神视野下的中国音乐文化身份重建》一文针对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境遇,提出新人文精神对于反思和确认中国音乐文化身份具有重要意义,指出通过互为他者的“双向阐释”,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才会在相互的平视中发现多元之美,也才能发现中国音乐知识话语体系的有效性和西方音乐知识话语体系的有限性。星海音乐学院杨正君《文化认同对作曲家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一文认为民族性、地域性及个性三方面的综合,构成了作曲家音乐创作的整体风格,同时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作曲家自身文化认同的影响。他认为,作曲家的文化认同是其音乐创作风格形成与成熟的坚实基础,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其音乐作品的成功与否。
三、跨学科与音乐研究
跨学科研究早已成为学术研究的共识与趋势,音乐学者始终在积极探索、努力开拓,尤其是中青年学者。经整理、统计,本次论坛中跨学科研究方面的论文占有最大比重,辐射面较为广泛,涉及媒体/软件技术、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传播学、治疗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跨学科研究已逐渐成为当今中青年学者的研究兴趣与学术自觉。
1.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及理论思考
上海音乐学院杨健教授《跨学科音乐研究的相关课程建设初探》一文指出跨学科音乐研究的两个方向,一是通过某种有效途径运用音乐之外的知识背景或研究方法,如媒体科技等比较强势和重要的切入点,强调音乐科技类课程对开拓思路的作用;二是运用某种视角有效的联系音乐之内的方面,如表演技术、作曲理论、史学方法论等,为音乐学跨学科研究及教学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经验。合肥师范学院李劲松《复杂性视野下音乐系统的品质深描》一文倡导以“复杂性”思维范式关照音乐,反对以“简单性”思维模式将音乐“固化”“定型”,从系统性、涌现性、开放性三个维度探究音乐系统所具有的人文属性,强调音乐各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具有整体性特质的系统。
2.音乐科技跨学科研究
浙江音乐学院李鹏程《可视化软件技术在音乐赏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认为音乐可视化是对音乐音响运动形态的一种客观解释,为欣赏、分析、理解、比较、研究音乐提供了一种呈现技术。通过对软件“Variations Audio Timeliner”及其操作方法的详细介绍与示范,展现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与优势,呼吁将可视化软件技术与教学充分结合,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结构聆听”。上海音乐学院刘灏《融媒体学科的新声音——电子音乐交互对音乐治疗的技术性研究》一文通过交互技术在音乐治疗中的应用、面部识别机制与脑电波传感器对音乐治疗的应用、交互式音乐治疗的必要性与独创性三方面的论述,介绍了电子音乐交互在音乐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呼吁音乐治疗在医学、应用学科、艺术创作等方面能够占有更大的比重。
3.音乐历史跨学科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冯长春教授《口述音乐史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一文回顾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草创时期的音乐口述史料建设,指出其起步于1957年反“右”运动时期。认为口述史具有弥补文献之不足、“重建”音乐历史景观、在“效果史”中理解历史等意义,并就口述史采写者的基本素养问题、口述史著作权问题、访谈者存在功利史学思维问题等现象发表见解。南京艺术学院钱慧《音乐史的经济学视角——以宋代演艺市场为例》一文在秦序、洛秦、项阳等前辈学者学术理念的启发和引导下,以经济学视角与及相关理论关照宋代音乐,选取演艺市场为具体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历史的田野”,阐明宋代社会经济对音乐发展、转型的重要影响以及二者的互动关系,以期为宋代音乐史及唐宋音乐转型等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上海音乐学院邹彦教授《音乐分析的历史视野——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1)的继承与创新》一文试图突破曲式学类型化分析“千人一面”的局限性,将音乐分析置于历史的视野之中与历史语境相结合,具体论述贝多芬是如何在继承前人创作传统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创新的,如对奏鸣曲式、复三部曲式等音乐结构的使用,以及小步舞曲体裁在套曲乐章中的加入等。北京大学刘小龙《论阿尔康格罗·科雷利〈圣诞协奏曲〉的器乐文化归属》一文从社会文化角度观察《圣诞协奏曲》的结构和音响变化,表明任何艺术音乐体裁和作品都同其文化语境有着切实联系,音乐不应被视为一种抽象、孤立的艺术现象,而同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组织结构深度关联。
4.音乐批评跨学科研究
沈阳音乐学院董蓉教授《歌剧批评:“越界与交融”——科尔曼及艾略特、格林布拉特》一文通过梳理艾略特、科尔曼、格林布拉特三位学者的理论,围绕“歌剧批评如何处理音乐与戏剧两种文本”,提出歌剧批评应该关注音乐“说什么”和音乐“如何说”“为何说”两大问题,并希望歌剧批评打破封闭、走向开放。南京艺术学院钱庆利《走向知识共同体的音乐评论写作》一文认为在这个知识高度互融的时代,音乐评论要尽可能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对音乐事像作出价值判断,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引领观众的欣赏与体验,进而推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的良性发展与全面推进。
5.传统音乐跨学科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燕婷《审美人类学视角的中国传统音乐乐感研究》一文强调在当前西式教育体系的大环境中,中国传统音乐乐感的培养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有利于真正原汁原味的传统音乐之传承,可以避免因为只传承技艺不传承文化而造成风格、韵味的变异,指出传统音乐乐感的审美人类学方向研究亟待展开。沈阳音乐学院张诗扬《古琴音乐的符号学解读》一文从音乐审美与符号美学角度来看,古琴的艺术表意功能往往被其使用性和实用表意功能所制约,琴谱与琴曲中所携带的符号无一不是文人音乐独有的情感体现,用符号学和美学结合的研究方法重新审视古琴音乐,可以看出,它每一细微之处中渗透的文人情怀。
6.流行音乐、多媒体音乐跨学科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姜姝《西方生态音乐学与中国流行音乐研究》一文以流行音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别吃朋友”乐队的音乐文本以及定期表演行为的音乐民族志书写和个案分析,力图寻求生态音乐学语法下的中国流行音乐解读方式,探索集体性草根行为中的“作乐(music-making)”,以及生态音乐学的阐释是否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人类想象和建造可持续性生活方式,并以此补充和回应西方生态音乐学理论。河南理工大学张燚《跨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一文指出流行音乐研究是当代学者的学术使命,其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学术视野,认为跨学科是流行音乐研究的必由之路、我国当前流行音乐研究的作者具有明显的跨学科身份、我国流行音乐研究的成果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强调跨学科让流行音乐研究更具辐射力和现实影响力。西北师范大学杨静《听觉音乐与视觉影像相互介入中的多重结构——以谭盾多媒体音乐〈女书〉为例》一文运用多重结构分析方法对谭盾的《女书》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多种音影结构元素的相互关系形成独立的结构,在多层次运行中出现不同步进行的多重结构现象,为“视听结合”的多媒体音乐作品的研究和接受提供案例。
7.民族音乐学个案研究
扬州大学杨殿斛教授《营盘村民重建地戏的效能研究——基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PEST模型分析》一文运用PEST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模式,即 Political(政治)、Economic(经济)、Social(社会)、Technological(科技),分析2016年黔中长顺营盘社区重建地戏事件。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角度,解读营盘村民重建地戏的宏观环境,提供传统文化传承的经验和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吴凡教授《在音乐中对话——以赣南卫东文宣队的乡村精英更迭为例》一文以“乡村精英”为研究视角,以赣南卫东文宣队为个案,通过其中相关人物“进出升降”的身份变化,说明乡村精英在社会变迁中不断找寻自我、发现角色与定位的过程,也体现出村民对于时政的理解和实践。中国音乐学院刘嵘的《走出象牙塔——谈应用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实践意义和前景》论文通过对西方应用民族音乐学发展现状、自身研究实践经历,以及一些典型案例的介绍,指出民族音乐学家已不再局限于纯学术研究的范畴,呼吁民族音乐学应由知识生产迈向知识实践。
参加该议题发言的还有,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党岱《音乐传播视野下汉代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形成及意义》、贾波《试论音乐观念与音乐理解的关系——解析“谭卞之争”》、徐言亭《当代音乐分析的哲学反思——从“现代性”音乐分析到有机音乐文化阐释》,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郭鹏《流行音乐的音乐学分析》、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刘硕《任中敏先生对唐代音乐的贡献——以〈教坊记笺订〉为例》、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研究生刘娟《周龙歌剧〈白蛇传〉的悲剧性与现代性探讨》、四川音乐学院本科生赵立新《隐喻符号结构下的“音乐引导想象(GIM)”》等。
四、全球化与音乐研究
在全球联系愈发紧密的当今,人们的全球化意识不断增强,各国之间不仅在政治、经济层面相互依存、紧密联系,文化、思想、习俗等方面的交流与碰撞,也作为热门话题而进入到学术视野之中。目前,音乐学界关于全球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门领域,本次论坛为此设有“全球化与音乐研究”专项议题。
1.全球化研究方法及理论思考
澳门理工学院代百生《中国音乐研究中的跨文化意识》一文基于作者若干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亲身感受,以对“钢琴曲《夕阳箫鼓》是浪漫主义的模仿之作吗?”等问题的分析入手,讨论中国音乐研究中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指出深入到“美学与文化”层面的探讨,才是阐释中国新音乐的目标。
2.音乐家/理论家及其贡献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施咏教授《马晓晖二胡艺术海外传播研究》一文指出马晓晖在其二胡艺术海外传播中秉承“立足中华神韵,结合西方音乐;淡化尚悲偏向,强调温情因素”的理念;“城市包围农村”的传播路径,“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传播策略,在传播方式上注重在“乐器组合形式、演奏曲目风格、多学科交叉等方面的多元跨界”。湖州师范学院汪洋教授《缪天瑞台湾时期音乐活动考》一文借用“音乐人事与文化的关系”研究模式,突出历史意识与人类学思维的融合互补,探讨缪天瑞台湾时期音乐活动中所涉及的人、事及其社会,并对其在台湾音乐史上的历史贡献作深层思考和全面述评。南京艺术学院麻莉《马克斯·皮特·鲍曼关于音乐在跨文化中的研究》一文介绍德国民族音乐学家马克斯·皮特·鲍曼对音乐在跨文化中的研究方法和关注视角,包括对当今文化话语的认识和归类、多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历史与全球化维度中的不同角度、以音乐为条件的沟通方式、口传中的时间观念等。
3.乐种研究
广州大学刘富琳教授的论文《广东粤曲在越南胡志明市的传播》考察了粤曲在广东广府系华侨聚居的越南胡志民市的流传情况,包括社团数量、成员情况、活动形式、演唱曲目、传承现状等,以此管窥粤曲作为广府系华侨文化符号和身份认同的作用,以及传统音乐对外传播的意义。盐城师范学院朱玉江《“一带一路”与东方音乐文化》一文从文化对话、文化认同、文化复兴三个方面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东方音乐文化的发展,指出返本开新是当下东方音乐文化复兴的基本路径,希望在新的丝绸之路上与西方音乐文化进行平等的对话,共同走向江河入海式的文化汇合。
4.乐器研究
广西民族大学吴宁华教授《跨学科及跨文化视域下的广西细腰鼓考察与研究》一文以“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视域,对广西细腰鼓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在对其进行充分田野的基础上,尝试对古乐器进行复制、开展应用民族音乐学的实践,以及运用文化地理学方法对其文物分布进行绘图,试图回应萧梅教师提出的“共时角度出发的音乐人类学展开应用性的探讨和实践”问题。福州大学吴慧娟教授《古丝绸之路上的琵琶情怀》一文通过对琵琶自传入至宋代的发展过程的梳理,说明“乌德(oud)演变成中国琵琶的过程中,显然,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结 语
本次论坛立足“学术前沿”,围绕“三大议题”,旨在为中青年学者提供了平等、开放的交流契机与平台。在为期两天的会议发言中,自来全国多所兄弟院校的45位代表,就会议主题展开了友好、热烈、卓有成效的研讨。事实上,“文化认同”“跨学科”“全球化”三个议题,存在着环环相扣、互补交融的密切关联,本质上可视为一个主题的三种面向、一个目标的三条路径,集中体现了鲜明的前沿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的第二天,一场几十年未遇的特大暴雨突袭南京,以致全城启动预警与救援模式。虽然,始料未及的大雨为会议造成了诸多不便(如合影、就餐、交通等均受影响),但在相关领导、会务组工作人员及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论坛顺利进行、圆满闭幕。
论坛闭幕式由杨曦帆教授主持。闭幕式上,南京艺术学院俞锋副院长致闭幕词。他的讲话言简而情深,充满了诗意与正能量,一扫大家心中的雨后阴霾。上海音乐学院杨健教授作学术总结。他从会议论文摘要中提炼出“十大热词”,按热度高低分别是:音乐、文化、研究、中国、社会、民族、认同、分析、艺术、传统。他还围绕三大议题引申出了四个话题,即音乐与文化:为了理解音乐、通过研究音乐;跨学科的策略;大数据时代的各种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方法;全球化(实体、虚拟)时代音乐研究在视野、方法与策略等方面的全面升级,与论坛主题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虽已落下帷幕,但其余韵犹在。这场“水深”与“火热”并存、前沿与多元交融的学术盛宴,必将对中青年学者学术活力的提升、学术视野的开拓以及学术事业的推进产生积极的启发与引领作用,也必将成为当代中国音乐学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修海林.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综述[J].音乐研究,1986(4):116.
[2]居其宏.改革开放语境下的历史反思与责任担当[J].音乐艺术,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