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畲歌审美意蕴与“畲歌歌场”现代变迁①

2018-05-11浙江音乐学院浙江杭州310024

关键词:对歌畲族文化

洪 艳(浙江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畲族的“歌”,不仅仅是“歌”,也是一种“歌文化”,是居于畲族族群内部的对于“状元”“老师”“秀才”等行列人士的一种显性评判标准,是畲族族群体现出广泛性存在的“歌老师”面貌的隐形特征的浮现。站在汉族文化的高地,畲族人普遍受教育的程度与汉人有差距,但以畲族为主体的畲歌却是一个包罗万象,富含哲理,无所不有的知识宝库,在畲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畲歌是一座悬浮于畲族族群聚居地域上方的“空中学校”,其传播的文化力量纵深地延续到自古到今的畲族人的血脉中。这种以“歌文化”魅力诉诸内容的畲族民歌于2006年5月20日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歌是活着的畲歌,是一种活态文化的遗存,这种“活态性的具体体现便是人、物与事件所组成的延续的文化空间”[1],这种“文化空间”包含“物理的”和“文化的”空间两类[2]。在国家文化力量的关照下,畲歌正以多渠道、多样式化进行着“主动与被动”的时代化改革,希求这种时代化的变革能有效地唤醒畲民对于畲歌传承的自我觉醒。

一、畲家人的畲歌审美文化意蕴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畲歌呈现出的“美”与畲人紧紧相系,“美”是大多数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诉求,具体化之则指向“美的对象”“美的特征”“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等。“美”很抽象也很具体,“审美”是一种必需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有时候会表现为用文字和语言都无法直译的尴尬,这种对于“美”的内在需要往往体现在“意会”的瞬间和“会心”的时空之下。畲歌为什么“这样唱”,而“不那样唱”,本身就是畲民的一种自我选择,这种自我选择建立在畲族族群共同文化“约束力”之内,真正剖析这种有选择的“审美”,不得不把探析的触角伸向畲民的点滴生活中,从生活中去采撷那些居于“意会”层面的答案。

(一)畲歌的隐喻观之古语、暗语、规矩用语及独特畲话

法国保罗·科利在讲述“换喻”“提喻”“隐喻”时指出,“隐喻”旨在“以一种更为明显,更为熟悉的观念的符号来表示某种观念。观念之间存在着类似性,对观念本身的理解并不涉及心灵所发现的对象,而是涉及从事关照的心灵”[3]。“隐喻”的出现是一种智慧和含蓄并行发展的结果。畲族人正是一个含蓄而聪慧的族群,他们认为,“歌”的表达至关重要,很多时候该怎么“隐喻”,该怎么“直白”,都包含了关于尺度法则的内在要求。这种“隐喻”式的表达体现在歌中主要有:“古语”“暗语”“规矩”“独特畲话”几种形式。

1.古语

因为畲族族群性格的沉稳、低调、含蓄,在生活中,大多畲民奉行“看破不说破”的心理习惯,常在畲歌中充分体现了这种隐喻式的表达。古语一般都为祖上流传下来的称呼和说法,这种表达具有典型的传承性。城镇畲族与村落畲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差距很多时候体现在古语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村落畲族使用得多而广泛,而城镇畲族的第三代、第四代已经不太清楚某些古语的用法了。古语表达有:“山猪牙”指的是花生,“老虎尿”指的是烧酒,“白叶”指的是尖刀,“双杯酒”指的是喜事或敬酒场合的酒,“三杯酒”指的是伤亡请野鬼的酒,“五杯酒”指的是敬请神佛或祖宗的酒,“青娘”指的是失去丈夫或轻浮的女子。如畲族祖上传下来的一首民俗歌:“除夕夜里煨大猪,烤火烤到半夜去,过了半夜火还旺,来年火种定有余。”①古语与暗语歌词来自于浙江丽水山根村畲民蓝高清老人的手稿本。蓝高清,男,畲族,1943年出生,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水阁镇山根村人,文化程度小学六年级,务农,一生搜集研究畲族民歌及创作畲族民歌,先后加入“丽水地区文学工作者协会”会员、“浙江省畲族文化研究会”会员、原“丽水县文联民间研究会”会员、“丽水市莲都区畲族研究会”会员,2011年著《畲族民歌集》并出版。“煨大猪”指的是在火炉塘内烧大树木柴,畲家古代风俗,吃过除夕团圆饭后,要在火炉塘烧大树木烧至年初一不能熄灭,寓意第二年头的火也连起来了,表示兴旺之意。又有畲族民间传下来的规矩:“婴儿莫去吃三朝,你吃三朝被人笑,想吃别人三朝酒,自个还在母怀抱”。这里的 “三朝酒”指的是婴儿出生三天后的酒筵,畲民中有流传不能带着婴儿去吃亲友家的婴儿酒筵,不然“细仔”会夜里哭闹。畲族有谚语流传下来,破旧的东西不要扔掉,是时候会用上它的。如:“天狗吃月月冇光,要敲破鼓旧盆响,敲响破鼓能救月,吓退天狗明月亮”,破鼓不扔掉会赶走天狗,破棉袄不丢掉,寒冬可以救命。又如“借路条”“稻草烟”的古语流传,有歌:“出殡过村要借路,没有借条不许可,事先出过借路条,柩行过村无人阻”,“丧家出殡过门前,门前烧把到稻草烟,一是驱邪二消秽,不让亡魂留家边。”畲族民间有还福歌:“太公送福给子孙,添丁发财运气通,子孙还你一夜歌,乌猪白羊谢祖宗。”一夜歌指的是“还福与插花娘娘”的一夜歌,乌猪白羊指的是雄性家畜。畲族人逢生病会拿一升米和香烛到“做事人”(师公)家进行“问凳”的通灵仪式,“做事人”会手执香烛,请来“师爷”,病人与“师爷”在“问凳”上背靠着背,病人问,师爷答,在问答过程中将病人患病的原因与诊治的方法讲出来。民间有歌流传:“三边凳脚板一块,两头坐人背靠背,头痛耳热问得好,屁股讲话值过嘴”。畲族过去管大铁锅锅口外面的铁圈叫做“镬龙”。畲族人在蒸酒时会发出呜呜的声音,畲族老人相传这是镬龙带来了粮食,若畲家人听到这样的声音,就要马上打开米仓的门让镬龙带来的粮食进仓。有歌留下:“镬龙大叫呜呜呜,人家好运进五谷,主人速开仓门板,五谷进仓年年多。”

2.暗语

畲族人使用“暗语”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暗语一般用在两者对话时心知肚明,用暗语替代要隐掉的词汇,以达到言语的隐秘性,不让第三者知晓对话的原意。在畲民生活中,暗语表达有很多,如“草鞋调转头”意思是叫唤同伴回家,“扳草鞋”意思是叫唤同伴吃饭,“田坎倒了”意思是身上的裤腰脱下了一边,“楼搜”意思是找茬,“扳挈”意思是小孩子做不会做的事,“搜壁”意思是翻墙倒柜等,“篱笆蔑”意思是防止夫妻外遇的“墙”。

畲族的暗语,用在不方便说话的时候,如过去畲族人在深山劳作,呼唤同伴吃饭时怕被深山里的一种抢饭吃的鬼怪听见,就说“翻草鞋”喻指“吃饭了”,蓝高清老人说畲乡的老人现在还会使用这种暗语,用歌来表达就会这样唱:“山中小气用暗言,吃饭吃叫翻草鞋,你若吃饭叫叫吃,山鬼抢饭在跟前”。深山劳作后归家会说“草鞋掉转头”,于是蓝高清老人唱:“山里干活回家走,暗语草鞋调转头,同伴听见就知道,不会有人在落后”。将花生比作“山猪牙”,是因为畲族人认为老鼠、鸟雀都可以听得懂人的语言,如果说了“花生”,老鼠、鸟雀就会来偷吃,故畲族有民俗歌为:“人点呼声怕鼠抱,故将花生叫猪牙,老鼠是怕山猪啮,花生地里不敢爬”。蓝高清老人说,他小的时候,奶奶叫他吃花生,就说的是“吃山猪牙”。话说畲族老人不要去别人家吃“白豆腐”宴席,是因为畲族老人去世后,菜式以豆腐为主,所以又称为白事豆腐。老人去吃了“白事豆腐”会隐喻为期不远的“豆腐宴”,不太吉利,有损寿禄。如“老人莫吃‘白豆腐’,自个在世时不多,若吃豆腐伤心事,凭空损寿是何苦”的畲歌。对于夫妻关系,劝说之类的畲歌中会这样唱:“莫相打,莫相骂,夫妻和睦同做家,时常修修篱笆蔑,嗳哩放野狗钻篱笆”,其中,“篱笆蔑”就指的是阻止夫妻一方出轨的“道德之墙”,夫妻之间要注意和睦相亲,不能让图谋不轨的“野狗”进入自家门户(见谱例1)。

谱例1.《莫相打,莫相骂》(浙江丽水山根村)

3.规矩用语

我们常说的“禁忌”,畲族人叫作“规矩”,在生活中是必须遵守规矩的,规矩衍射到方方面面,投射在歌里面则进行“提醒”“警示”“教育”,这样的畲歌有很多。

传说畲族先祖以打猎兴家的,有“涉猎”师爷的神座,因此,畲族人打猎的习俗一直延伸到近代,一般打野猪为最常见,常由多个猎人共同协作,打到猎物之后关于分配的原则和规矩,也在歌中流传下来。有畲歌唱:“山客打铳传子孙,大伙去打大伙分,大兽打倒脚先缚,后来赶到冇肉吞”。以前打头铳的畲家男子可以享用猪头,参与打猎的人都有得分,如果打猎团队将兽脚捆缚住,则后到的人就不能参与分配了。据蓝高清老人口述畲族有个“鹿含草”的传说,有猎人猎鹿至一正在纺纱的孕妇家,鹿钻入孕妇裙底被孕妇救得一命,后来孕妇产子遇难产之险,鹿含来一草让孕妇服下,也救了孕妇和新生儿的命。因此,畲族人有不打进门兽的“规矩”,有畲歌:“野兽逃命进家门,要保其命情需温,夜来送它去脱险,日后返回有好运。”豆腐这种食物据传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已经有二千一百年的历史,前面已经说过流传下来的古语“吃豆腐”的意思是去丧事人家的酒筵,因此在拎着贡品类东西出门“吃豆腐”的途中不要进入到没有丧事举办的家里,若有事要进去,需要将手中东西搁置寮外,方能进寮。有歌曰:“手挈供礼吃豆腐,途中不进人茅寮,手拎进门是忌讳,空手进门才许可”。

4.畲歌中的独特畲话

由于畲族没有传统的系列文字,除了畲族彩带上远古象形文字的稀少遗存外,畲族历史上一直用汉字进行修家谱和记录文字。在畲歌手抄本中有很多畲话是用汉字无法代替的,因此就出现了很多“借音字”,如果借音也无法表达该畲话的意思,就会使用“造字”,这些造字在畲族手抄本中特别的多,都显示了畲话在转换成汉字时无法逾越的千山万水。这些造字从另外层面反映了畲民在选择造字时一种族群共同的认同感。畲歌中的独特畲话用在口语中与汉语所指对象的发音相别甚远,如汉语的“祖母”,畲语叫“娭姆”;汉族的“雇工”,畲语叫“倩人”;汉族的“耕田”,畲语叫“蒿草”;汉族的“大腿”,畲语叫“大髀”;汉族的“流口水”,畲族叫“褪呸来水”、这个“褪”在蓝高清先生的手稿中是三点水再加一个后退的“退”;蓝高清老先生给笔者讲畲族的语言很有意思的,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畲话中的一个“娘”字就有5-6个音。

比如说:

看以上的发音的音程关系,有趣的是,组合起来就是畲族的基本旋律。换句话说,畲语的音调就是畲歌的微小版本。畲歌之所以要“这样唱”,是因为畲语“这样在说”,“这样说”的音调同时又被畲民自己认同为自然而美的声音和音调,因此畲歌的旋律形态就是建立在畲语基础之上的一种审美选择。

畲歌的造字也符合畲民对于文字组合的功能需求和外形审美,畲族山歌本常见的有以下这一些:

畲族大型、古老的传统仪式“传度学法”①“传度学法”指的是1987年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召开的省、地畲族民间舞蹈采编会上定下来的仪式名称——“传师学师”,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畲族师公将这个仪式称为“传度学法”并非“传师学师”,且该仪式并不是“祭祖”、也不是畲族“成人礼”。(见洪艳.畲族古歌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7年博士论文)中有这些造字:

其中,靝、霐有对应的汉字,其余没有对应的汉字,这些字写在师公的香钴帽和圣旨牌上,代表了借助神灵而来的力量和法力,更体现了畲族师公们希望用这些组合字重组自然万物的力量,并借助自然赋予的能量来完成所求所思之事。

(二)畲歌的平仄观之“落字”用韵及“不韵”之俗语

畲歌的“样态”,重要来源之一就是歌词的组成,歌词的组合需要句式的搭配,句式的声调则是畲民的传统用语习惯在制衡与规范。这是一种民间自然生成的“声律艺术”,畲族的老歌手认为畲歌的韵律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具有非常高的技巧性,不懂畲语的人是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之美的,大部分老歌手认为,畲歌如果不合韵律就“唱不去”,畲歌的音调是自古就流传下来的,要受音调的规范与制约。

1.畲歌的平仄观之“落字”用韵

蓝高清老人在讲述这个问题时,采用了“平仄”之说,在唱畲歌时就必须注意第一、二、四句的句尾音,句尾音就是每句的“落字”之音,即每句最后一个字。第一句句尾最好使用阳平声,第二、四句使用阴平声,每首歌的第三句结尾规定一定要用畲语的去声字。并且在第二、四句歌词中的前四个字里不能连续或间隔用上两个以上的畲语去声字,四句歌词的结尾末字不可使用同一个字。如:“鸟崽一年做个窠,三个四个做太多,女人嫁人嫁一道,七道八回苦命婆。” 丽水畲歌手蓝新华②蓝新华,1970年生人,初中毕业,浙江省丽水水阁金山村人,22岁学习祭祖做功德,是一名“做事人”,对畲族山歌研究多年,对民歌的押韵、句式和平仄有自己的研究,平常喜欢创作畲族山歌。说“我把山歌的最基本形式、韵律编为四句口诀:‘四句七字来推测,二二三式是规格,三句不韵定用仄,一二四句平韵和’。意思就是指每首山歌共四句,每句七字(也可以第一句三或五个字,除了传统畲歌常见样式外还存有一些不规则句式的传统畲歌),主要是推测山歌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山歌相比诗词,不像诗词那样每字每句都讲究韵律,只要在规定的位置上分清平仄,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就行。二二三式是规格意思是比如畲歌丽水唱腔一般每句分成三个音节,头两个音节都是两个字,后一个音节三个字,构成二二三式的音节句式,每首畲歌的第三句末尾一字不入韵,但一定要用仄声字(当然是指畲语的仄声),第一二四末尾一个字一定要用平声字,并且入韵。如山歌:‘日头落山岙里黄,一树红花到郎乡,临时放米煮娘饭,临时拔秆打娘床’。这首歌一二四句末尾的韵母都是ɑng,就构成了押韵,第三句饭字不入韵,畲语读第三声就是仄声。”

2.畲歌平仄“不韵”之俗语

正因为畲歌有着严格的平仄观念,在实际畲民对歌中,大多数畲民都会遵照这种祖上约定俗成的平仄规定,好的歌手往往在平仄之余展现词言中的智慧和诙谐。对歌相对稚嫩或对歌才能平平的歌手往往在对歌迅速应对时不能体现出对于歌词的平仄掌控,这种情形在对歌场景中常常出现。一首畲歌分为四句,在四句对唱中,有的时候需要四个字停顿一下,有的时候则是两个字停顿,如果歌词中间的停顿唱不好,体现出产生歧义的词意,畲民就会说,这个人“麦落句”,意思是不会“落句”。除了“麦落句”,还有一种对歌的情形,就是起头起得不错,而结尾收的不合平仄,则会这样说,“亥戏头”“麦腮尾”。意思是,起头精彩,不会收尾,不会平仄,有头无尾。在对歌中,有的不会掌握平仄的歌手强撑着对歌,虽然在应对,但是展现出来的却是漏洞百出的即兴之作时,畲族人会说这个人在“撑硬篙”,比喻硬着头皮即兴对歌。

谱例2.《苦命婆》(浙江丽水畲族)

二、畲歌情趣观之“白”与“比”

畲歌之美不仅在于平仄之规定,而且还在情趣之妙。畲族老人说畲歌唱起来直言直语的就是“白”,含有双关和比喻的就是“比”。“白”也就是“土白透明”①畲语意思,直白透明。,表示不加修饰,简单明了。故畲族老人常说畲歌四句,有“四句全白”“四句全比”“也明也比”(一般为二明二比)的方式。“四句全比”寓意深厚,曲径通幽,需要反复思考才能明白,具有很深的文学性,“也明也比”方式通常为两句“白”,两句“比”,体现比兴的趣味。

(一)“四句全白”

“四句全白”比如仪式歌中:“千里学师万里来,学师郎子个个要,师爷传落分师子,学师郎子拎交杯”;“谁人背后没有人讲,那个面前吾讲人,人穷心富心莫偏,天地三年转一变”。成双歌中“云雾成双在半天,大树成双在青山,鲤鱼成双深塘内,夫妻成双到百年”。又如云和畲歌《皇子去求仙》“皇字皇帝在京城,皇帝圣旨管百姓,钱量解上金銮殿,冬来收转正旦正……”“四句全白一般都是以叙述性、白描性为主的畲歌,属于白话描述,没有多层含义交叉融合之意。

(二)“也明也比”

“也明也比”方式,“传度学法”的《兵歌》中有:“男人在世要学师,师若唔学受人欺,急难当中也通用,唔使求人门背倚。”前面两句是“全白”,最后一句就是“比”,畲族人“学师”的传承一般来说是“父传子”,若父死,儿子未“学师”,是没有资格做孝子的,必须去求“学师”过的叔伯兄弟来替自己做孝子,也叫请一个“出头人”来代为孝子,歌中比喻,没有“学师”则须求人,就是这个意思。又有杂歌类:“郎变青云飞上天,青云落雨你身边,变作阳鸟树上喔,句句喔你结同年”。既用青云比喻郎子,又用阳鸟比喻郎子,还使用“白”的方式诉诸“娘”(女子)“结为同年”的内心话语。

(三)“四句全比”

“四句全比”,是最有趣味深度的畲歌,经常用在对歌时以体现情趣和智慧,也有年轻男女唱歌时的暗比,把一些闺房之事换成可以讲述出来的句子。旧时畲家也有父母为女做婚的事,因此被父母订婚的女儿会用隐晦的方式,将心中的怨气撒泄出来,如:“佛前点火冇敢吹,娘①娘,指姑娘。是人家定了对,爷娘②爷娘,是父母。收人手信③手信,指男方给的聘礼。了,西云一上雨就来。”这种“比”的形式,从侧面发表了待嫁姑娘的不安与埋怨。古老的拉杂歌,对歌之时也会用“四句全比”的方式丰富之极,如果是对歌的形式,则有上就有下,有情则有怨,有进则有退,如男性嬉笑妇女的杂歌:“红顶戴④暗指女性生殖器。,该个戴了尼个戴,尼个该个戴过了,哪个头颅⑤暗指男性生殖器。更大个”,女性当仁不让,会回唱“红顶套,该个套了尼个套,该个尼个套过了,就你该个生头毛。”畲族人对歌有时候唱不过会请帮手来帮忙,会被对方揶揄“撑硬篙”,有的歌手则直接用传统的杂歌来鄙视:“禾秆青,禾秆黄,黄蚽半天耕蚊帐,冇毛鸡崽来打鹞,狐狸踏来狗相帮”。对歌中还有称随对方歌意回歌称为“滕嘴句”,反驳对方找对方茬称为“打别翘”。还有一种“四句全比”是一种谜歌的形式,畲族人叫做“克字歌”,四句全是“比”的意味,如“你郎诗歌财主婆,统年相当冇事做,东门嬲了西门嬲,欠你钱粮上门讨。”歌中“比”的是“讨饭人”。“传度学法”中也有这样的桥段,西王母进门之后坐厢房,东道主人会“把盏”问“克字”,让西王母来猜谜,这个时候也会唱“克字歌”,如“比”意为“米饭”的“克字歌”:“一双夫妻结头对,结成夫妻利不开,双手拢在白玉地,一批白花满意开”。

三、现代化畲歌歌场的“仪式化”出路与“网络化”转移

传统畲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生存状态已在传统生存模式基础上渐渐变迁,传统与现代总是在貌似“调和”与“不调和”两种姿态下潜行变化,正如笔者曾在《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一文中表达的,畲族人传统歌场环境变革的担忧那样:“民间歌会活动⑥指畲民自发的组织的歌会,并非政府组织的歌会活动。渐渐悄无声息,田间地头稀有歌声,年轻男女不再以歌传情定终身,畲族礼仪习俗也因为汉族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影响在慢慢简化和流失,传统文化环境业已遭到改变,畲族民歌渐渐失去了表演的场所和土壤”。[4]

(一)新生态畲歌文化的诞生

歌场的消失对于爱唱歌的畲族人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传统生活的一部分即将遗失,意味着古老习俗的传递即将消失,意味着农耕环境中的情趣即将丢失。在举步维艰的传统畲歌生死存亡的当口,畲族人口所在地文化部门制定了少数民族文化抢救措施,并积极开展歌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畲族人民重新意识到畲歌的文化魅力与价值,使更多的外界认识了中国南方的游耕少数民族——畲族。但在另外一个层面,畲歌的传统性,即“畲族性”却因为这样的“文化包装”“文化宣传”而渐渐减弱,“畲族文化代言人”也因为这样的“人才培训”,那样的“深造”,渐渐离“本己”文化越来越远。其惯常用语渐渐演化为高调的“官腔语言”,因此诞生了与畲族原生文化相对应的“新生态畲歌文化”,这种“新生态畲歌文化”如果在畲歌创作表演层面上来说,其表现特征为,采用畲歌的核心曲调特征,丰富畲歌的曲式结构,增加演唱音域,将一个八度内的音域提高到两个八度或更多,将传统的演唱方式改变为“花腔”“流行”“摇滚”“合唱”“舞蹈诗”等五花八门的新生态畲歌文化展演形式。在这种大幅度创新的潮流之下,畲歌的本原“畲性”文化特征正一步一步离我们远去,仅留下苍凉的背影。与文化部门联络较为密切的畲族歌手在“新生态畲歌文化”诞生之后,也获得了相应的荣誉称号,他们已经渐渐适应什么人来唱什么歌的编歌考验,歌词里面会夹杂“今哺领导来畲乡……”的应景用词,当畲歌歌手们的演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接待方式,其畲歌的传统性也就渐渐位移,这种传统与畲族歌手们一起随着环境文化的演变而渐渐被吞噬异化。

(二)歌场的“仪式化”出路

据笔者所调查,近十年除了政府组织的“畲家三月三”歌会赛歌,畲民自发组织的对歌已经屈指可数。在为数不多的畲民自发对歌中还是遵守了传统的仪轨,这种自发组织的对歌叫“娚闲歌”,指平日单纯的对歌,对歌完毕之后要唱保佑歌,然后唱十二生肖,最后唱“留感双谢”。保佑歌是送祝福的吉利歌,十二生肖是歌会必不可少的歇尾歌,“留感双谢”是男女歌手一个留客,一个致谢的对歌环节。景宁郑坑的老人说送完歌神还要做一个“手诀”,叫做“蕉古乱蛇”(畲语音),即把不好的鬼神都送走,赶走之意。现今,对歌的场合已经渐渐转变为仪式中的对歌了,除了仪式对歌是必须之外,生活中的“嬲闲歌”渐渐成为一种奢侈。仪式则多为“功德仪式”和“婚嫁仪式”,例如畲民的“功德仪式”是一个房系的大事,一旦确定吉日,这个房系的“叔伯亲戚”都会接到讯息,一般情况下都会千方百计的回来参加。笔者曾就仪式中的对歌访问过景宁畲族自治县郑坑乡的雷松,他说郑坑谁家办事谁家就会在亲戚间对歌,有的村“办事”自己家不会唱了,还要请畲歌歌手来帮忙唱的,但是郑坑乡畲民不会去请歌手,现在常住郑坑的畲民都保有唱歌对歌的技能。在这种场合,畲民就是以歌当哭,除了“过十殿阎王”环节要保持肃静以外,其余时间都可以对歌或自己以唱代言。丽水学院雷法全副教授是畲族语言专家,他说他很久都不曾唱畲歌,2017年,姑母去世,他回到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在功德仪式上唱了一首悼念姑母的哀歌:

阿姑嘞嘿!(阿姑嘞)你今做人一生世(啊),

子女带大唔①唔:不、没的意思。容易(啊),阿姑嘞嘿,

个辰②个辰:这个时候,现在的意思。何食又何③何:有的意思。使(啊),

三顿食饭唔见你(啊)。

阿姑嘞嘿!(阿姑嘞)你今做人一世过(啊),

子女带大食尽苦(啊),阿姑嘞嘿,

个辰生活个生好(啊),可惜你又冇④冇:没,没有的意思。享福(啊)。

可惜你又冇享福(啊)。

阿姑嘞嘿!(阿姑嘞)你今做人一生世(啊),

子女带大个个会(啊),阿姑嘞嘿,

今晡子女个个孝使⑤使:用的意思。(啊),可惜你又行个快⑥行个快:走(离世)得这么快。(啊)。阿姑嘞嘿!

可惜你又行个快(啊)。阿姑嘞嘿!

这首哀歌是畲族特有的“三条变”词格结构,也只有在仪式场合可以让一个远离畲乡几十年的高校教师率性开口。对于有些“做事人家”⑦需要请“做事先生”(师公)来“做事”(主持仪式)的主家。在畲族村落中,一般情况下,“做功德”和“拔伤”的仪式比较多。不会唱的时候,请会唱的畲民来唱也是唯一的选择,对于畲民来说,“做事”的时候没有歌声是“不理想的”,“唱的人”参与的越多,“做事的人家”就觉得热闹、吉利。因此,畲族的歌唱环境转向畲族民间的仪式场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仪式场合的歌唱也是现存畲歌原生文化现象的渠道之一。

(三)歌场的“网络化”转移

歌场的“网络化”转移是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降临下悄然发生的,在“微信民族志”⑧2016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等学术机构主办了“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讲坛(第三届)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学术研讨会,其中重要的论题之一就是“微信民族志”的发生和发展。的“书写与表达”的日常化、频繁化的深度影响之下,畲族中青年一辈与大多数的中国农村阶层中青年这代人一样,离开了自己的土地、村落、父母,为自己的事业或下一代的教育与机会而寻求更宽广的出路。这一批人走向了县、市以及五湖四海,“歌是山哈传家宝”,真正丢却丢不掉,QQ群和微信群的诞生又让这些“城市山哈人”找到了一块属于山哈人的歌唱空间,他们在这些网络空间进行互通,进行对歌,进行畲歌文化的交流。他们在微信群的对歌方式是先将歌词写出来发到群内共享,然后发送一段现场所唱的语音。一条抛出去之后,马上就有人用同样的方式写词、发语音。这种快速的传播、精准的记录、以备长时间的存储,为爱好畲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田野”“新的歌场”,男女老少从此打破了现场对歌的禁忌,他们很快在“文化调适”中适应了微信群中具有血缘、地缘、族源、学缘等关系的虚拟头像与实际相结合的个体。在“新的歌场”中,性别与年龄自然“模糊化”,昵称取代了实名,现场对歌的谨小慎微、循规蹈矩转变为作风大胆的“自媒体化”和“网络个性化”。①学者方李莉认为微信中虚拟空间的生活包含从对社会组织和象征符号等文化体系的研究,迈向对人的精神结构和人格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也是一场从对人的外部世界的关注转向内部空间的关注的讨论。(见罗士河.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讲坛(第三届)“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会议纪要[J].社会学评论,2016(6):95.)歌场的网络化转移,创造了瞬间连接的“共有空间”,网络覆盖之处便是信息接通之处,这些爱唱歌的畲族人将“歌场”转移到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交流畲语,交流歌技,即时以歌攻擂,比拼“肚才”。网络平台的存储和删除又助力了喜爱畲歌的人从中选择性的保留所选中的材料,从中提取出需要的声音文件或者是歌词内容。从一点上来说,歌场的“网络化”使爱好畲歌的人可以采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进行对歌,促进传统畲歌的网络流动,又可以使瞬间的音乐声音记录存储,使畲歌可以进行数字化保存和利用。当下的“网络化歌场”继承了畲歌的对歌行为,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年轻一代人及下一代。虽然网络歌场是一种最为便利的群体参与的对歌形式,其局限性在于人数的限制,无法扩大更深的影响力,很多年级稍长的歌手,网络不发达村落的歌手很难进行“网络歌场”的体验。

谱例3.《阿姑嘞嘿》(浙江遂昌畲族哀歌)

综上所述,“畲歌歌场”的“出路”和“转移”是“传统畲歌”作为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在新时代的一种建构、也是一种革新。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走出新路。“传统畲歌”在历史不断的“过去时”中经历变迁与连续、重组,正如每一天变化之下的“传统”都着实在经历着各式各样的顺应与逆流,这种变化基于千百年沉淀下来的“过去”和正在发生着的“当下”和蕴生而出的“将来”。“畲歌歌场”的变迁改变了传统传承场合、改变了对歌方式、对歌时间、对歌流程同时还改变了畲歌的审美意蕴。仪式化歌场撑起了现场对歌的传统责任,网络化歌场使得“想对歌就可以对歌”“想把歌抛给谁就@谁”、随时变换对歌主题、随时可以从虚拟的对歌场合中抽身而退。因此,“传统畲歌歌场”的变迁与审美内涵的变迁在当下呈现出“保留”“分化”“抽提”的特征。歌场的仪式化出路有效地保留了传统畲歌的歌唱样态、歌唱要求、歌唱对象和场合的隐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本真地继承着传统畲歌的审美意蕴;传统畲歌在网络中的对歌方式呈现出两种分化,基于两类人在歌场中的表现,一类只使用文字对歌,一类只使用语音对歌,使得“有字有音”的畲歌在网络歌场之下呈现出“字”与“曲”分离的样态,这种分离的样态在畲民的网络化中又显得如此自然和适应。畲歌之美在于会使用隐喻与畲语的平仄,会“白”会“比”的情趣,体现在基本不变的曲调和万变之美的歌词,在网络化歌场中,自然形成了一种格外重视畲歌歌词编对的“肚才”①“肚才”,会即兴出口成章的才气,称为有“肚才”。考量习惯。当一位歌手抛出歌词,便会引起众人品评,群里的“歌师”会在字词的编对上进行推敲和讨论,这种对于畲歌歌词“抽提”式的对歌模式已经成为了畲歌网络化对歌的基本模式②对于创编歌词的兴趣和重视及不方便发送语音、没有好的嗓子唱得不好听等一系列原因构成。。应该说,畲歌的传统还在延续,究其延续的途径可以视为由开放的大路变为几条小道,其影响力自然在持续弱化中。虽然笔者深信,畲歌自己仍会生长,仍会活着,爱唱歌的畲族人一定会有更多的形式来延续“上祖流传立落来,上祖流传古人礼”的文化,但坚守乡村的畲族中老年一代的“山歌肚才”该如何“架起桥梁”连接那些远离乡村生活的年轻畲民和下一代呢?显然,网络还是解决不了所有的“沟通”和“链接”。

参考文献:

[1]刘承华.守承文化之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殊性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40.

[2]向云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一[M]//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22.

[3](法)保罗·科利.活的隐喻[M].汪家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75.

[4]洪艳.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J].学术探索,2013(6):107-108.

猜你喜欢

对歌畲族文化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对歌昆虫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永安“三月三”
谁远谁近?
畲族民歌
对歌
跳跳龙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