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客家围屋与北京四合院基于建筑文化与风格的比较研究

2018-05-11王增黄琳

老区建设 2018年4期
关键词:围屋客家人赣南

王增 黄琳

赣南客家围屋地处赣南边陲,扎根于青山绿水间,是客家民居的代表性建筑,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北京四合院坐落于北京城内,历史悠久,营造技艺及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是中国北方四合式民居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因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等使两者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同时衍生和发展出底蕴深厚的南北传统文化。

一、历史发展

(一)赣南客家围屋

赣南形胜,宋元以来,赣南地区就不是一块安静的区域,小乱不断,大乱必有份,崇山峻岭,战乱纷争,这种险恶的生存环境,成为客家人极大的生存阻碍,也为围屋建筑提供了必然的发展条件。客家人原是中原的汉人,秦朝末至宋朝初,在战乱、饥荒中颠沛流离,几经迁徙,稍遇安顿便各就其地、各治其事, 最终南迁至赣闽粤地区,定居于山区丘陵地带,此时,他们家徒四壁,而周遭环境贫瘠恶劣,迫于生存的无奈,只能披荆斩棘,筑室垦田,在长期与外部民族文化习俗的碰撞融合中逐渐发展形成稳定的客家民系,其中赣南地区有客家民系形成“摇篮”之称。另外山环水抱的自然环境,渴望安定的心理诉求以及美好生活的愿望滋生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赣南围屋便是其中一种典型的客家民居形式,凭借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审美、精巧的结构布局等特点,成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北京四合院

合院民居建筑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类型,所谓的四合院,是四面围合之意,就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1]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四合式民居建筑的代表,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故都遗址上,四合院的雏形已经出现,有了几座房屋围成的院子组合。到了西周时期,四合院的形式已趋于严整。《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其中“百万家”指的就是北京四合院,此时四合院的规模已愈加宏大,而逐渐成型的四合院在经历历朝历代的战乱更迭后日趋完善,随着京城内居民经济实力的日益雄厚以及资本的大量汇聚,极大地提高了四合院的建造水平。数百年的营建之后,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合院建筑在北京这片神圣辉煌的土地上熠熠生辉,不可撼动,在住宅择址建造、院落布局、营造技艺、细部装饰等方面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京味建筑风格。

二、建筑特点

1.择址环境

坐落于山水之间的传统民居选址往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力图创造和谐自然的居住空间,讲究地理生态性,结构布局追求“天人合一”,力图塑造“美景天成”的建筑美感。客家围屋作为大型聚居建筑,它本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因此它在总体环境构成上往往能超越村寨的局限性,更能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在择居方面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2]客家人笃信风水,对自然山水的形态十分重视,总体环境将“龙真”、“砂环”、“水抱”、“穴的”、“屏护”作为择址标准,在设计围屋时遵循建筑和山水的生态关系,在建造过程中尽可能不破坏山体的原态,并且择水而居,将建筑融入到周遭的自然环境中,营造居住空间的自然美。围屋通常以“依山傍水”作为择址建造的自然条件,除风水及美学的考究以外,本质上是追求更加和谐的生产生活条件,以便就近进行作物种植、鱼禽饲养、果蔬采摘等农业活动以及砍柴狩猎等日常生产劳动。

比起南方山清水秀的地理环境,北京城位于天子脚下,更显得庄严肃穆。在择址方面,北京四合院相较而言不受太多自然环境的约束,而是制约于宗教礼法以及周遭建筑。同样深受风水理论的影响,四合院的设计最讲究藏风聚气,但一定是柔和温煦的风,而非过于猛烈的疾风,否则容易吹散聚集的 “旺气”。而且老北京人都喜欢晒太阳,因此择址建造四合院时,阳光充足、空气清爽是一重要因素。不像客家围屋迫于起伏复杂的生存环境,四合院往往选择地势平缓的区域建造,风水上以化解“斜坡多凶险”的趋势,也为日常的生活打造了舒适平坦的居住条件。

2.空间布局

赣南客家围屋(图1)形态各异,典型的围屋(表1)大多整体平面方正,如规模最大的龙南关西新围。围屋通常中轴线鲜明,两侧屋室对称分置,主次分明,布局规整,错落有致。进门沿中轴线进入中心区域,即祠堂,依次为下厅堂、上堂、中堂,左右两边及中间“天井”,还有南北厅、上厅、下厅、花厅,又有骑马廊、门廊、后廊,房间有正堂间、横屋间、枕杠间、老人间,还有若干晒楼、厨房和浴室,大门前有晒坪、池塘、照壁。[3]围屋内数量众多,层次分明的天井布局是通风、采光的重要窗口,也是排水的主要渠道。一般在围屋的外侧还有半月塘,用于防火、蓄水、洗涤、养殖等活动,是整个建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而院内的禾坪,通常用于晾晒、社交和日常消遣,是客家人精神凝聚的公共空间。赣南围屋还有坚固封闭的外围和严密的防御体系,如龙南的沙坝围有向外和向上凸出的炮楼,在整个围屋建筑中耸立扎目,俨然军事设施,远远使人感受到威慑力。

图1 赣南客家围屋(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表1 部分典型赣南客家围屋(部分资料来源于万幼楠所著《赣南围屋》[4])

北京四合院(图2)四面围合,整体呈方形,讲究“坎宅巽门”的方位追求,大门开向宅南的胡同,正房门与宅门的方向一致。“坎”代表正北,在“五行”中主水,正房建在“坎”位上,以达避火之意;“巽”为东南,在“五行”中主风,“风”代表顺心顺意,门开在这里寄托了出行顺利的美好祝愿。理想的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排列在东西走向的胡同中间,次一点的便是坐西朝东的西房,东房和南房的朝向不为人们青睐,因北京人有 “有钱不住东南房,东不暖来夏不凉”的民谚,即表达了东南房的劣势。四合院规模不一,类型多样,有一进四合院、二进四合院、三进四合院等等,受地理条件、主人地位等因素影响,多的甚至达八进、九进,但基本布局比较一致,一般有寨门、倒座、院落、厢房、正房、耳房、后罩房等部分,多进四合院各院落间有垂花门或过厅串联。就内部空间而言,四合院有着讲究的大门、明朗的院落和适宜的房屋。四合院的院落围合以四面房的后山墙为主,断开处以短墙相接,放大空间的利用价值并最大限度地节约建造材料。内外空间由决定整体建筑布局的大门作为主体连接,四面房屋相互独立又通过游廊彼此连接,形成一种松而不散,视野开阔,布局明朗,充满韵律和变化的感觉,创造出一种舒适宜居的诗意环境。四合院四个方位的房屋均房房相距较远,布局散而不乱,厢房布置躲开正房,北方天气寒冷,日照角度小,需要更大的进光量,这样更加利于阳光射入,起到保暖和采光的作用。

3.内部装饰

图2 北京四合院(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赣南客家围屋讲究内拙外秀,其外部的以功能为主,弱化了美观性,但内部精致的装饰令人叹为观止,其所有的木质门窗都雕刻着各种象征富贵吉祥的精致图案,尤其祠堂和居室内的装饰更加细致精美。可以说,祠堂承载了客家人心理上的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祠堂内部雕梁画栋,悬挂牌匾,装饰元素琳琅满目,常借自然万物如花木虫鱼、飞禽走兽,或是神话中的物象以表达纳吉、祝福、除恶、警诫等象征意义,营造吉兆环境。围屋的居室装饰讲究庄重、沉稳、大气而无过多修饰,使用的古典家具蕴含着古朴的传统文化气息,保留着赣南客家文化的风味。

相较而言,北京四合院内部装饰规模和手法受到封建体制和城市规划的约束,装饰风格更接近于富丽堂皇、红砖绿瓦的皇家建筑。由于森严的等级制度,四合院外部必须以朴素无华的外表衬托皇城的庄严,但其内部却要将亮丽的绿色和红色作为主色调,调和出尊贵气派的装饰色彩,就如其梁柱门窗等都被色彩鲜艳的油饰彩绘所覆盖,以平衡城区内单调萧瑟的灰墙灰瓦。和客家围屋一样,四合院的很多装饰细节也是以各类吉祥图案为主,具有强烈的吉祥象征含义。在庭院装饰上,因北京水源有限,无法引水造园,但却对绿化尤其重视,便以少水多绿为主,通常在院内叠石造景,种植各类果树花卉,饲鸟养鱼,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三、文化内涵

(一)赣南客家围屋

1.独具特色的迁徙文化

客家人从未摒弃祖先从中原地区带来的文化源头,又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与新居地及其他的民族进行文化的融合和发展,无论是奔波流离的迁徙状态还是在陌生环境下与自然、外族的冲突碰撞,均磨练了客家人百折不挠、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展现了客家人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表2 赣南客家围屋和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对比分析

2.天人合一的风水文化

“天人合一”是客家人历代相传并遵循的传统思想,客家围屋是以阴阳对立统一为总纲的风水学说的典型实物。客家人将天地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人和建筑都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与周遭的自然环境休戚相关,与山水的和谐相处成为客家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准。风水文化不仅指导客家人在地势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寻求宜人宜景的场地,建造便于日常生产生活的居住空间,更满足了客家人在动乱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渴求宁静平和、吉祥顺遂的精神需求。

3.和谐稳定的宗族精神

可以说,客家人的居住模式是一个与宗族各个成员亲密活动的多元化生产生活空间,十分注重内部秩序的建设与维护,而这正是儒家思想关注的重点。客家文化强调族群和谐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根源意识和宗族信仰,表现在居住空间上便是对族谱、祠堂等祭祖活动、公共空间的重视。同时在早期避乱的过程中,共同抵御外侵,建造一起生活、议事、交往、生产的建筑空间,让客家人更加重视宗教礼法与血缘亲情,其宗族精神也在围屋中得到了继承与发展。

(二)北京四合院

1.恪守礼制的社会文化

在长幼有序、尊卑分明的封建社会环境下,北京四合院内的住宅也是严格按照地位高低进行分配的。其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是属于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堂屋是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一般为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而后罩房主要是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5]

2.风雅备至的庭院文化

北京四合院的整体布局、细部装饰,无一不体现了北京人民传统的民俗民风,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代表吉祥寓意的各式物象,如蝙蝠形象与寿字组合而成的“福寿”双全,以及悬挂于住宅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而庭院中绕水布置的种种景象,如假山、亭台、游廊、花厅、小桥等,让坚硬冷峻的建筑有了几丝自然柔和的味道,另平添几分江南园林的秀色,观赏性极强。

四、结语

任何建筑物都是其创造者所拥有的全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特征的全面展现。[6]赣南客家围屋和北京四合院不仅是南北两种文化形式的物质载体,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系统中独特的文化现象,因此,通过对两种建筑文化与风格的比较研究,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南北民居建筑的异同,加深人们对传统民居中所蕴藏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现代及未来建筑设计汲取养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创造出更加高品质的居住空间。当然,不同的地域因素使民居建筑呈现出迥异的风格,两种类型比较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还有更多形式各异、内涵深厚的民居建筑等待我们去对比分析,深入研究,发掘中国民居建筑文化的魅力,丰富现代建筑设计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顾军,王立成.试论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1).

[2]汪颖.客家围屋的生态特色——江西龙南县客家围屋佣景研究[J].华中建筑,2004,(1).

[3]张志祥.客家民居围龙屋探究[J].装饰,2006,(5).

[4]万幼楠.赣南围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1).

[5]顾宁,宋靖,孙伟.浅析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J].山西建筑,2010,36(20).

[6]吴泽锋.半月池与禾坪——从围屋外看客家人的哲学生态观[J].装饰,2011,(11).

猜你喜欢

围屋客家人赣南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国画作品《四季》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客家东生围掠影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
赖炜炜作品
粤北始兴围楼防御体系研究
中州古风与地方传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