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水环境 打造生态城
——临淄区人大常委会助推水生态建设纪实

2018-05-11

山东人大工作 2018年4期
关键词:临淄区三河互通

“淄江钓罢归来晚”曾是描述淄河的美丽诗句,也见证了淄河作为临淄八大景观之一的光辉历史。但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淄河断流后仅剩一片黄沙,加上乱采砂、乱占地、乱倒垃圾等行为,淄河面目全非。

淄博市临淄区各级人大代表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在历届人代会上多次提出关于水生态治理的议案建议,呼吁保护母亲河,恢复临淄水生态。临淄区人大常委会呼应代表的关切,打出了一系列监督组合拳,多次调研视察、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研究落实措施,推动了生态水系的根本性好转。

聚合力促行动

在全区群众和各级人大代表的积极呼吁下,2001年,临淄区拉开了淄河治理的大幕:截至目前,一期工程建成1500亩水面、150万方蓄水能力的太公湖;二期工程以太公湖为中心,形成了3000亩水面、4300亩生态湿地、500亩生态休闲公园;三期工程筑底、筑堰、涵养湿地、两岸绿化,形成了“一河一路一绿”自然河道景观,一跃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在此期间,区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省市区人大代表视察调度项目进展,提出意见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给临淄这个老工业城市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各级人大代表呼吁,临淄应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在2017年1月召开的区党代会上,临淄区庄严宣布:今后5年,临淄区将完成22亿元投资的三河治理工程,全面提升淄河、乌河、运粮河治理,三河互通、三河环城,彻底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和沿河居民的生活环境。

饮水补源初见成效

在推进临淄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管是区委、政府,还是人大,都奋斗在科学发展的第一线。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吹响了临淄打赢水生态治理的号角,临淄区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发挥职能,把握监督重点。2017年9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关于全区水生态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提出,着力打造“清新秀美的朗润临淄”既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人大义不容辞的责任。淄河、运粮河水生态建设项目以及“三线”引黄、西水东调等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来不得半点虚功,绝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打造精品。随后,区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对水生态建设进行视察,代表们针对河道绿化、引水路线、财政投入机制、“河长制”等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据了解,淄河、乌河、运粮河是临淄三条骨干河流,呈“鼎”形环绕城区,但是水资源短缺是个严峻的问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临淄境内淄河、乌河、运粮河等因地下水位下降逐一断流,只剩下荒滩。临淄人均年淡水资源可利用量282立方米,远低于全国和省市平均标准,是全省最缺水城市之一。因此“引黄补源、中水利用、三河互通”工程就等于打通“任督二脉”,让缺水的临淄每天能增加30多万立方水供使用,从根本上破解缺水困境,同时保证‘三河互通’的水源需求,让全域生态水系“活”起来。

截至目前,经过共同努力,淄河已初步恢复了水清岸绿的宜人风光,“引黄补源、中水利用、三河互通”生态水系也呼之欲出。

借水之利共谋发展

如何通过水生态恢复带来经济效益,也是各级人大代表关心的话题。代表们坚信,生态文明能带来GDP,而且是更加优质的GDP、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的GDP。借水之利,临淄区顺势大打文化牌、旅游牌,沿水系制定了“一带两翼四极十点”的发展战略。以淄河为纽带,规划了总面积56平方公里的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在淄河西北、东南两翼,围绕姜太公、管仲、蹴鞠、稷下学宫四极支撑,规划建设天齐渊国家森林公园、齐古城、管子文化产业园等十大文旅融合项目,总投资152.2亿元。淄河这条生态河廊犹如金丝银线一般,将两岸散落的文化珍珠串联在一起,成为一条集寻根祭祖、文化体验、山水观光、生态休闲于一体的黄金旅游带,也成为齐文化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水生态建设关系当代福祉和后代幸福,临淄区实施淄河、乌河、运粮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提升改造,实现“引黄补源、中水利用、三河互通”,就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有力践行。

猜你喜欢

临淄区三河互通
王春书
摆摊
“三河一山”绿道成为新的“打卡地”
宜毕高速陈贝屯互通立交桥
我最爱的美食
放飞
职业教育区域校企互通网络平台的指向与设计
我爱秋天
我和板栗捉迷藏
内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