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亲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2018-05-10顾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在进行心理教学与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家庭并进行家庭亲子心理指导。我不仅感受到这些家庭的幸福,也感受到一些家庭的纠结甚至痛苦。伴随着时代的前进与社会的发展,人们愈加重视家庭教育、亲子教育,但是纷纭复杂的家庭教育学说却可能使家庭更加困惑,不知如何抉择。家庭需要在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方面得到适宜的帮助。一般性的家庭教育讲座能给予知识性的学习,但在心理支持方面不够;家庭心理辅导能够给予单个家庭深度的心理支持,但在惠及率与推广方面乏善可陈。本研究通过改变以往家庭教育讲座式的指导方式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心理引导,进行亲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尝试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与方式的创新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育人机制的探索。
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指运用团体心理动力学的知识和技能,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团体领导者,运用专业的技术和方法,协助团体成员获得有关的信息,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与健康的态度和行为的专业工作。它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使成员间通过心理互动来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改变旧的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
亲子团体心理辅导是指面向家庭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它在对象上面向的是家庭。在目标上重在促使家庭亲子之间更好地沟通,提升家长教育效能,帮助家庭整体向更和谐的方向发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在内容上集中于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等。
初中是学生青春期所处并有大量生理与心理变化的阶段,亲子关系也有巨大的变化,在进行家庭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们研究群体发现这个阶段是家庭面临许多亲子方面的挑战,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支持,所以把研究对象确定为初中阶段,进行初中亲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探索。
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作为基础,以已有的研究作为出发点,以亲子团体心理辅导作为研究对象,对教育效果与评价进行相应的研究,这种新颖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会在家庭教育理论探索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育人机制探索方面有较多的创新点。
2.实践意义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特殊性对很多家庭造成冲击,父母需要对自己的教育进行调整,以期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发展,而面向初中生家庭的亲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能够有效地帮助这些家庭更加和谐,利于学生的发展。
通过心理工作者的介入,在团队中进行沟通训练,帮助家庭在团体互动中反思成长,提升家长的教育技能,对初中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本研究探索从团体心理辅导操作入手,提高参与家庭的教育水平,帮助这些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发展现状
1.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的文献综述
从20 世纪初期团体辅导出现,到第二次世界战争后,团体辅导有了更大的发展。中国的团体辅导发展起步于本世纪八十年代。目前,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大陆在大学进行了一些团体辅导和训练,这种团体训练在大学里较为常见,因此,关于对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较为丰富。
随着2014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颁布,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也蓬勃发展起来,很多中小学开始了一些有意义的团体辅导,如人际交往,自信心培养等,对中小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也有较多的论述。
近 20 年以来,我国团体心理辅导发展较快,但大多数实践与研究集中在高校,在中小学特别是对家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工作的实践与研究尚不多见。
2.关于亲子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文献综述
在国内,面向亲子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鲜为一现。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探索包括:赵阿勐《父母效能成长团体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亲子沟通和教养态度的影响研究》,研究采用实验法。结论是:将父母效能成长团体辅导运用到亲职教育中是有效果的和可行的。
另有一些研究者进行了国外各种父母教育团体的在国内的尝试研究,如凌霄等人以高顿的亲职教育模式为模板进行家长成长团体训练并通过实验证明是有效的。
古淑青在她的硕士论文中也运用了团辅的方式来改善亲子关系,运用实验法,实验对象是初二学生的母亲,另外一组运用同样的活动内容,组员是初二年级学生的父亲,前测后测结果显示两组成员亲子关系都有所改善,母亲比父亲的改善状况更好一些。
宋春联等人在初中生亲子冲突的干预研究中,以初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進行亲子沟通训练,对家长进行讲座培训,亲子共同参与团体辅导的研究,结果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帮助参加者增加亲子亲合力,降低亲子冲突频率和强度。
经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证明团体心理辅导运用与家庭是有效的,但此类研究数量还是不多。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20 世纪初期,普拉特第一个进行了团体辅导的尝试。后来,莫利诺进行了心理剧的尝试。在第二次世界战争以后,团体辅导有了更大的发展。在 20 世纪 40年代后期,勒温成立了一个研究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他们发现,一个人对于和人交往的敏感以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共情程度是可以改变和提高的,只要釆取合适的训练。
总体说来,西方对父母亲子关系进行指引的团体课程已较为成熟,主要分为三种流派,每种流派都已经形成自己有特色的训练课程。行为主义课程创立的父母指导课程为triple p课程,P.E.T课程是人本主义取向,S.T.E.P课程则介于两种取向之间。triple p课程强调行为的控制应具体地指向那些适应不良的行为和内在反应模式,行为应该通过奖罚来塑造。
triple p课程为父母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提供了以下策略:制定清楚的基本规则、讨论处理破坏规则、运用良好行为表、给出清晰冷静的指导、动用行为的逻辑后果、安静时间、活动暂停。在triple p课程中,父母学会如何监控记录并把孩子的行为和反应画成表格,表扬好行为,建立行为表格,管理不良行为,制定合适的规则。把重点放在父母的积极管理、冷静指导和自我指导上,很明显父母处于主控地位。孩子的行为被父母用管理技巧如合适的规则、赞扬、行为表格、合适的奖赏,活动暂停及故意忽视所控制。
P.E.T课程认为要想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必须先改变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目前的行为就是孩子的那些不可接受的行为持续下去的原因。在处理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时认为,父母应该用“我一信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直接不带批评的描述,同时应该意识到,孩子做出这种行为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但这会破坏父母的需要。父母要诚实地告诉孩子,他们对这些行为的感觉。这样孩子能自己选择其他的行为。如果这种方法不起作用,那父母就要用到问题解决策略。
S.T.E.P课程认为,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原因有四个想获得父母的关注、权力、报复及自暴自弃。建议父母首先要和孩子建立起积极关系。当孩子行为不良时,父母要发出“我一信息”,不带批评地描述孩子的行为,父母对这种行为的感觉,以及这种行为给父母带来的后果。如果“我一信息”不起作用,下一步就要应用自然或逻辑后果,这样孩子能了解自己的不良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以便他们以后会做出更好选择。自然后果就是,父母让孩子学会世界的自然规则,例如不吃东西就要饿肚子。其逻辑后果就是让孩子了解社会规则,如孩子不准时起床可能会上学迟到。这种父母培训课程,全课程约八次,每周一次,每次三小时,以阅读、听讲、讨论、自由参与的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它的目标是解决亲子间冲突,让父母藉由学习沟通、教养和辅导等亲职技能,使自己在教养子女上更具效能。
以上三种流派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团体心理辅导内容体系。根据国外科研成果可以发现,亲子团体辅导效果比亲子讲座、亲子户外拓展等活动方式对改善亲子关系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长。
综上所述,我国大陆地区亲子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略显薄弱,需要我们不断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做出新的探索。进行父母效能训练的家庭教育指导团体被证实是有效的。西方国家尤以美国为代表在家庭教育指导团体课程较为成熟,注重教养方式的指导但在亲子团体辅导活动方面,特别是家庭心理探索仍不足。我们本次研究希望参考西方相应的家庭教育课程设置,基于我国具体国情和家庭文化特点和国内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功经验,进行亲子团体心理辅导系列活动的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价探索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通过中学生亲子团体心理辅导系列活动,提升亲子关系质量。
(二)研究假设
亲子团体心理辅导系列活动能够提升亲子关系质量
(三)研究内容
1.亲子关系测查
运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与访谈法对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找出出现亲子问题的家庭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有针对性的设计团体活动做准备。
效果评估手段之一,准备采用《中学生亲子关系量表》(陈鹤群)进行前后测的比较。或在此量表的基础上进行问卷编制。
对有意愿加入团体家庭进行初始访谈。初始访谈对象为家庭成员。访谈目标一为筛选家庭,排除父母或孩子有心理障碍家庭。二为了解家庭目标,看是否与团体目标一致。三为了解家庭状况,建立安全设置。
在筛选家庭完成之后,运用量表与问卷进行前后测。并进行统计分析
(1)量表内容介绍
中学生亲子关系子女版量表共包括五个维度,分別为子女意识、亲子亲合、交流冲突、行为冲突和家庭环境。
亲子关系量表家长版共包括五个维度,分別为家长意识、行为亲合、交流亲合、交流冲突和行为冲突。
“个体意识”维度(包括子女版子女意识维度和家长版家长意识维度)主要指家长和子女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亲子生活、学习中存在问题的一种看法和态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许多行为的形成大部分都源自于对父母行为的模仿。积极的个体意识会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而消极的个体意识会阻碍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青少年期个体更多的以一种成人视角分析问题,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就很难去改变。这就需要家长在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正能够对孩子做到言传身教,以理服人,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典范,这对亲子关系的和谐影响意义重大。
“亲子亲合”维度(包括子女版亲子亲合和家长版行为亲合与交流亲合)主要指家长和子女在生活相处、工作和学习中的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諧相处等内容。它既可以是言语方面,也可以是行为方而的内容。中学生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当然也有一些单亲家庭、寄养家庭等特殊家庭。部分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表现对孩子十分关爱,但是确切的把握住爱和溺之间的真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家长与子女双方到底需要什么,彼此付出的是否恰好是对方需要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双方要进行及时、和谐的沟通交流。彼此之间的亲合不仅表现在言语上,也要表现到行为中,这样亲子关系才能够良性发展。
“亲子冲突”维度(包括子女版交流冲突、行为冲突与家长版交流冲突和行为冲突)主要指家长和子女在生活相处、工作和学习中的产生的摩擦、矛盾等内容。它既能是言语方面的,也可以是行为方面的内容。儿童期的孩子大部分对父母言听计从,依恋程度也比较高。但中学生个体正处于青春期,生理方面的成熟和心理方面的变化较大,个体学习压力相对比较大,还有他们成人感的思维方式等都会对亲子冲突产生加剧作用。如果家长对孩子过分干预其生活和学习,这种冲突会愈演愈烈。部分父母会为亲子关系发生转变而烦恼。这就要家长能够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将孩子作为朋友民主相处。能够多换位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将该时期亲子冲突强烈程度降低。
“家庭环境”维度(子女版家庭环境维度)指家长与子女日常生活中所处的环境。该环境既包括客观方面的环境,如家庭居住环境、家庭物质条件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家庭氛围方面的内容。如压抑的家庭氛围还是民主的家庭氛围。众所周知,宽容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学会了宽容,严苛环境下的孩子学会了严苛。这就需要家长尽量在平时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家庭氛围。这对亲子关系的和谐相处有益无害。
(2)量表信效度指标介绍
《中学生亲子关系量表》子女版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6,其各因子内部一致性系数值在0.894-0.935之间。子女版总量表分半信度值为0.833,其各因子分半系数值在0.767-0.899之间。子女版总量表重测信度值为0.801,其各因子重测信度值在0.746-0.849之间。《中学生亲子关系量表》家长版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6,其各因子内部一致性系数值,0.894-0.935之间。子女版总量表分半信度值为0.844,其各因子分半系数值在0.768-0.897之间。说明信度相对比较好,子女版总量表重测信度值为0.800,其各因子重测信度值在0.759-0.850之间。说明两个量表稳性比较好。
结构效度:两个分量表各项目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254-0.702之间。各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135-0.810之间。整体看来,两个量表的结构相对理想。
效标效度:选取了攻击性量表进行相关分析,亲子关系量表子女版中负性维度,如交流冲突等与攻击性存在正相关,亲子关系量表子女版正性维度与攻击性存在负相关。特别是亲子关系量表中行为冲突维度和母(父)亲关系、母(父)自主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和母(父)冷漠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符合少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这就进一步验了编亲子关系量表的有效性,能够对亲于关系质量进行客观的测评。由以上结示,《中学生亲子关系量表》家长版和子女版有效性度相对较高。
(3)采用该量表的原因分析
第一,该量表依据的理论背景综合全面。《中学生亲子关系量表》综合采用了人格发展模型、社会生物适应模型、依恋关系模型和认知发展模型。各理论模型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产生亲子冲突的解释如下:
人格发展模型认为青少年总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获得一种完全的独立。青春期个体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不断发展导致亲子关系冲突部分也在增加。因此,该时期的亲子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生物适应模型认为青少年期的亲子冲突是存在的,正是这些亲子冲突保证青少年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与家庭以外的人进行交往。虽然亲子冲突存在,但该时期亲子关系只发生量变,并没有发生质变。
依恋关系模型认为,亲子间依恋程度差异对亲子间交往会产生不同影响,相对健康的亲子关系类型的个体更多的出现在安全依恋型的家庭。
认知发展模型则更强调青少年认知发展变化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正是青少年的认知重建,才使该群体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自己与家长的交往,相对于以往对家长绝对服从的态度而言,该时期亲子交往特征会发生变化。
第二,该量表编制的内容全面,且对象同时涉及家长与子女两个群体。以往亲子关系测评量表编制内容主要涉及到家长教养方式、亲子交往冲突、亲子交往亲合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家长教养方式内容居多。编制版本有一个量表和两个分量表两种形式,两个分量表主要包括母亲版本和父亲版本。测评主体为父母或子女。《中学生亲子关系量表》将家长意识和子女意识、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融入进去,两个分量表测评对象同时涉及到家长与子女两个群体。
第三,该量表与本研究预设的方向契合。本课题预设的方向有增进亲子互相了解、促进亲子良好沟通、帮助亲子共同成长、提升父母教养技能这样几个方面,具有综合性,如果采用以往的家长教养方式、亲子交往冲突、亲子交往亲合任何一个问卷都不能非常全面的反映干预提升的效果,需要使用一个综合性的问卷测量。
2.系列活动设计与实施
设计目标:促进初中学生家庭和谐沟通,提高家庭教育技能,提升家庭亲子关系质量。
设计原则:团体辅导的活动和设计理念来源于问卷中所体现的问题、对孩子的父母进行访谈以及文献查阅基础上,熟悉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制定团体心理辅导策划。主题的设置是根据前期访谈中所发现的亲子间存在的具体问题,现在预设的方向有增进亲子互相了解、促进亲子良好沟通、帮助亲子共同成长、提升父母教养技能这样几个方面。活动内容可根据团体特征进行灵活组合。
在活动形式上有三个预定的方向:一为进行在课堂上组织的亲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二是进行面对面的亲子团体辅导小组,只对父母进行。三為进行网络亲子团体辅导,利用zoom等现代信息交流工作,组织微课与辅导等形式相结合的网络亲子团体。
在活动过程中团队教师以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基本理论、家庭治疗理论等)为基础,结合共情、同理心、设身处地的理解、以成员为中心等心理咨询的技术。初步设想的活动名称内容见下表。
选择合适的固定时间,由课题组成员进行实施,带领已组成团体的数个家庭,进行系列活动实施。
3.活动效果评估
在课题开始就组织团队进行效果评估系统制定,预设为问卷测查与家庭访谈相结合。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以中小学心理教师为主导,组织团队。发挥集体智慧,进行行动研究,利用学校心理辅导的便利与设施,设计与实施亲子团体心理辅导系列活动。在有效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效果评估,并予以推广。
1.文献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了解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进行亲子团体心理辅导设计。
2.行动研究法:根据家庭的需要进行研究调整。及时总结研究的成果,反思研究过程,并根据研究的进程与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行动策略。
3.心理测量法:对参与研究的家庭进行前后测实验研究。并制定效果检测技术与手段。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研究的重点: 初中亲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实施
研究的难点:初中亲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评价
五、实施步骤、技术路线与人员分工
(一)实施步骤
1.2018.9—2018.12组建研究团队,进行研究前期准备:组织心理教师、团队辅导人员等,并进行活动设计前期准备。
2.2019.1——2019.12组织课题组成员从家庭自我成长、亲子关系、教养技能等三方面组织家庭、设计活动、在团体里初步实施、进行初步评价,活动内容初步成型。
3.2020.1——2021.6亲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实施与效果研究。采用问卷、访谈前后测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
4.2021.7——2021.12研究總结阶段: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二)技术路线与人员分工
以接受相关训练的心理教师与心理咨询师作为研究团队,通过文献法、行动研究等方式设计系列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初中生家庭形成团体,进行实践,通过问卷测量等方式进行效果评价探索。
创建课题研究团队
对参与研究的家庭进行亲子关系诊断测验
设计亲子团队心理辅导系列活动,并设计评估系统
亲子团队心理辅导系列活动设计初步完成
实施团队招募家庭,组建亲子团队进行活动实施,进行反思调整
评估团队进行效果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亲子团队心理辅导系列活动设计与效果评估系统最终完成
研究设计组:顾克、张景芳、白晔、姜斌
活动设计与实施组:刘宁宁、沈景娟、李婷婷、林丽、牛彦芳、赵丽丽、曹娟、武月、王欢欢、李新新、杨柳、赵佳(以上为石景山区心理教师)
评价组:何虹、李月、王燕、梁涧溪(以上为石景山区教研员与心理教师)
网络组:张大光、赵继发、张熠(信息中心领导与教师)
资源组:韩莉、张素华、张慧军(教育学会家庭教育教研中心)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初中亲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研究报告
2. 论文1篇(需发表于核心期刊)
3. 亲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汇编
4. 评价手册
七、附件
《中学生亲子关系量表》部分内容
(一)中学生亲子关系子女版访谈提纲(共10题,部分)
1.你认为家长怎么看待你的学习与学习成绩?
2.你怎样看待恋爱与和异性交往?
3.你认为作为孩子最珍贵的品质是什么?这种品质的形成与父母有什么关系?
4.你认为孩子与父母的交往方式有哪些?
5.你认为为网络会响到亲子关系吗?
(二)中学生亲子关系家长版访谈提纲(共17题,部分)
1.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描述一下你与孩子的关系?能不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描述一下现在亲子关系?你认为的健康亲子关系是什么?健康的亲子关系包括哪些类型与特征?
2.你能谈一下什么是亲子依恋?亲子依恋都有哪些类型?
3.你和孩子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沟通、沟通的时间与频率是多少?你认为最理想的沟通方式是什么?你认为网络会对你与孩子的沟通产生影响吗?
4.你认为父母对待孩子的行为方式包括哪些?哪些行为方式比较好?你认为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5.你认为家长不良情绪与压力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中学亲子关系量表子女版(50题,部分)
同学您好:
这是一份关中学生亲子关系的问卷,希望得到您的真诚配合,我们对您表示深深的感谢!首先,请您在符合自己基本情况的数字上划划“√”。
1.性别:(1)男 (2)女
2.年龄:________(请将年龄直接写在横线上)
3.年级:________(请将年级直接写在横线上)
第一部分试题:
现在开始做问卷,请阅读每个句子,在符合您实际情况的答案的数字上划“√”。难以决定时,请选与实际情况较接近的答案。回答没有时间限制,但不要过分考虑,请选出你最初想到的答案。注意不要漏题,也不要多选。(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不一定、4=符合、5=非常符合)
1.父母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会安慰他们。
2.我与父母能顺畅交流。
3.我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与父母交流。
4.在与父母交流中若我犯了错误会主动给父母道歉。
5.我能放下自尊心与父母平等交流。
6.我觉得与父母无话不谈。
7.我每周与父母至少交流一次。
8.我会心平气和、耐心的与父母交流。
9.我和父母无话不谈。
10.我愿意向父母倾诉心事。
11.开心的时候我常拥抱父母。
12.我会在父母的陪同下认真学习。
13.在业余时间我会和父母去游玩。
14.我觉得自己有时候勇敢,有时候怯懦。
15.我的业余时间常在网络中度过。
16.我喜欢上网而不喜欢与父母谈心。
17.我觉得孩子前途和家庭权势有很大关系。
18.父母不开心时我会给他们以拥抱等肢体动作作为安慰。
19.我与父母喜欢一起度过闲暇时光。
(四)中学生亲子关系量表家长版(共53题,部分)
家长朋友您好:
这一份有关中学生亲子关系的问卷,希望得到您的真诚配合,我们对您表示深深的感谢!
首先,请在符合自己情况的数字上划“√”。
性别:(1)男 (2)女
年龄:________(请将年龄直接写在横线上)
我与孩子的关系:(1)非常不好 (2)不好 (3)不确定 (4)好 (5)非常好
现在开始答题,请阅读每个句子,在符合您实际情况的答案的數字上划“√”。难以决定时,请选与实际情况较接近的答案。回答没有时间限制,但不要过分考虑,请选出你最初想到的答案。注意不要漏题,也不要多选。(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不一定、4=符合、5=非常符合)
1.我与孩子能顺畅的交流。
2.我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与孩子交流。
3.在与孩子交流中若我犯了错误会主动给孩子道歉。
4.我能放下家长的威严,与孩子平等谈心。
5.我觉得与孩子无话不谈。
6.我会主动安慰、鼓励孩子面对挫折。
7.我每周与孩子至少交流一次。
8.孩子向我吐露心事时我会认真的倾听。
9.我会心平气和、耐心地与孩子交流。
10.在解决孩于遇到的问题时,我会主动听取孩子的建议。
11.我主动与孩子交流时,总会不欢而散。
12.我感觉与孩子交流很困难。
13.我和孩子因为一些小事争吵。
14.与孩子产生矛盾时,我们之间谁也不搭理谁。
15.我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大多是以争吵的方式进行。
16.我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常以冷战告终。
17.我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常以争吵结束。
18.我心情不好时对待孩子的态度会变坏。
19.和孩子发生冲突时时我会训斥孩子。
20.我压力较大时对待孩子的态度会变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6页381页
[2].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3].袁萍华《父母效能训练(pet)心理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赵阿勐《父母效能成长团体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亲子沟通和教养态度的影响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006年
[5].凌霄等《成长自己成就孩子一高中生家长成长团体实施成效研究》《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年第8期42页
[6].钟思嘉《父母效能训练手册》(M),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汤玛斯.高顿著 张珍丽,张海林译:父母效能训练-别让孩子开除你(M),新雨出版社,1993年版
[8].胡育《试论亲子教育的内涵与功能,》,教育科学,2002年6月 第18卷第3期
[9]吴锦良《做成功的父母——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法》,杭州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0].gordon,T,Transforming early parenthood to promote family wellness,in D.R Mace(Ed) prevention in familyservices:Approaches to family wellness.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 1983b
[11].陈艳鹤. 中学生亲子关系量表的初步编制与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河南:郑州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