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欺负的心理干预方案
2018-05-10王欢欢
王欢欢
摘要:校园欺负行为发生较为普遍,且危害性大。本文概括了校园欺负的概念、特点及分类,并对校园欺负行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以及如何识别校园欺负现象。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研究结果,总结出适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心理干预方案。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欺负;干预方案
在中小学中,经常可以见到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以多欺少的现象,这种不公平的校园欺负十分普遍,而且危害性巨大。预防和减少校园欺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教师、班主任、德育教师等)的重要职责。
一、校园欺负的概念、特点及其分类
1.校园欺负的概念
校园欺负(School Bullying),也称学校欺负、校园欺负、校园霸凌,是指在学校情景或校园中发生的,当事人均为学生的一类欺负。如果一个学生,经常被其它一个或多个学生故意施加身体、言语、关系、财务等方面的负面行为,并不能有效地反抗和保护自己时,即为受到了“欺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施加负面行为的学生为“欺负者”,他(她)通常在力量、成绩等方面具有优势,且故意对别人施加负面影响。被动承受负面行为的学生为“受欺负者”,这类学生在遇到欺负行为时,通常不敢、无力保护自己、进行反抗。其它学生统称为“旁观者”。
2.校园欺负的特点
(1)校园欺负十分普遍
国内外的众多研究表明,学校欺负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基本上高达20%以上:一项涉及40个国家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得出,11-15岁(初中)学生中,欺负别人或被别人欺负的比率高达26%。张文新利用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对 92 0 5名城乡儿童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近 1/ 5被调查的儿童卷入欺负 /受欺负问题。2012年,王丽萍在山东的一项调查发现:小学生中欺负他人或受到欺负的学生比率高达32.1%。
(2)校园欺负危害巨大
国内外的众多研究均证明,学校欺负对经常受欺负的学生和欺负他人的学生的身心均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史高岩等人在2010年的调查了受欺负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结果发现,经常受欺负的初中生的焦虑、抑郁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并较多地出现睡眠障碍,且同样得出了受欺负者的受欺负程度与身心状况之间的正比关系。对于欺负者:Olweus 教授在瑞典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了一项长达8年的追踪研究,结果显示,经常欺负他人的学生中,有55%的人在成年后至少有一次犯罪记录,其中,36%以上的人在成年后的犯罪记录高达3次以上。
(3)校园欺负具有隐蔽性
学校欺负通常发生在教室内,学校楼梯、走廊、操场上,洗手间中,上下学路上,这些地方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且经常被老师忽略。大部分学生在收到欺负后,由于害怕被批评、被报复,不会报告老师和家长。因此,对于实际发生的很多学校欺负,教师和家长并不知情。
(4)校园欺负具有反复性
由于校园欺负具有隐蔽性,不易被教师和家长发现,很多欺负者的行为得不到及时遏制,他们会反复实施欺负。而且,久而久之,这些欺负者会对欺负不以为然,甚至变本加厉,形成习惯性欺负者。
3.校园欺负的分类
相关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所认为的欺负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也有学者将其分为:身体暴力形式、言语形式、社会排斥形式、威胁形式、破坏形式、敲诈勒索形式这6种形式。其中身体暴力型欺负主要是针对受害者身体上的伤害,如踢、打、推等;言语型欺负包含了言语上的直接和间接的伤害,如辱骂、嘲弄、散布谣言、起外号等;社会排斥型欺负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造成受害者心理上的伤害,如不让受害者参加群体的活动或游戏、孤立或不理睬受害者等;威胁型欺负主要是指以言语或其他方式(动作、表情等)给受害者造成伤害或心理压力;破坏型主要是针对受害者的物品上的侵害,如撕毁受害者的书本,故意损坏受害者的物品等;勒索敲诈型,即对受害者进行勒索钱财、抢夺物品及收取“保护费”等现象。
二、校园欺负的年龄特点
总体上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欺负 /受欺负问题的发生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但欺负他人在初中阶段具有穩定性。中学和小学学生的学校欺负特点不同:小学阶段,欺负者大多是一个人,且更多地使用直接身体欺负。而初中阶段的欺负者则多数情况下是几个人,这说明与小学相比,初中阶段的欺负者更容易结成小团体,呈现出 “团体化”特点,初中生的主要欺负类型为社会排斥型和威胁型欺负。这说明同伴群体对于初中生很重要。另外,破坏型、敲诈勒索型欺负也会伴随发生。无论在小学还是初中,言语欺负都是主要的方式。
三、校园欺负产生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因素
(1)家庭影响。受欺负者中,男孩的家庭通常关系过分亲密,母亲过度保护,而女孩的家庭通常亲密不足,母亲敌意、拒绝;欺负者的家庭通常高暴力、低温暖,父母教养风格为专制型;双重身份者的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通常都不一致,而且家庭也具有高暴力和低温暖的特点。不良的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
(2)学校及班级影响。只注重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不良的同伴支持系统会导致班级关系紧张,诱发欺负。如果班级平时缺乏同伴相互尊重的教育和引导,对于发生的欺负不够重视,也可能会纵容班级“小霸王”的出现。
(3)社会及司法因素。社会影片、游戏的打斗行为,会引起青少年的模仿,一些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过程,社会不良之风影响青少年的是非观念。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法律教育缺失,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形式责任能力人,让一些孩子有恃无恐。
2.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人格倾向、移情能力、认知特点
(1)人格倾向与个性特征。相关研究表明,欺负者多为高神经质、高外倾,行为易冲动,而受欺负者多是内向而敏感的。
(2)移情能力。有研究表明,情绪移情能力越高的青少年,其攻击性和外显的反社会行为越少,反之亦然。欺负者的移情水平普遍较低。
(3)认知特点。经常欺负他人的儿童更倾向于对他人的意图进行敌意性归因,可能存在偏见或社会认知缺陷。而经常受欺负的儿童则更倾向于归因于自己不够好。
四、校园欺负的识别信号
1.身体伤痕。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淤青、抓伤等人为伤痕,有可能是遭遇暴力。
2.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失。如果孩子的文具、首饰、衣物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损坏,家长和教师要引起注意。
3.习惯改变。比如,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很有可能在学校的厕所里经常受到欺负。放学回家时间变晚,很可能学生在学校被迫替别人做值日等。
4.自尊心受挫,情绪不稳定。如果孩子上课、回家常常带着伤心、沮丧的情绪,或者经常因为一件小事发脾气,很有可能遭受到了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
5.自我伤害倾向。孩子出现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企图、自杀尝试,一定要高度重视。
6.不愿上学。如果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很有可能是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
7.睡眠问题。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遇暴力侵害时可能出现的表现。
五、校园欺负的干预方案
借鉴挪威Olweus教授的系统干预模型(OBPP)、英国Peter Smith的“谢菲尔德”(Sheffield,英国城市)干预项目和美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螺旋式上升的欺负预防和干预的辅导课程,及国内相关干预课程,结合本校9年一贯制的学校特点,制定本校的干预方案。
横向方案主要借鉴挪威的OBPP模型,在学校、班级和个体三层面上进行学校欺负的系统干预。在学校层面上:(1)进行问卷测量,了解学生基本情况;(2)召开教职工集体会议,讨论和制定具体干预方案;(3)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4)建立教师执行小组,具体负责干预方案的执行;(5)开通个体咨询、知心信箱、热线电话等,给学生提供有关应对欺负的帮助和指导。在班级层面上:(1)制定欺负预防与干预的班级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2)召开经常性的欺负预防与干预班会,运用头脑风暴、教育戏剧、辩论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建立起对学校欺负的正确认识。在个体层面上:(1)给欺负各方当事人分别进行个体辅导;(2)给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特别是应对孩子欺负方面的指导;如果能够实现,还可以建立社区欺负预防与干预委员会,联合社区的力量,在社区这一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学校欺负的干预活动。
纵向课程主要借鉴美国的“Step to Respect”干预方案。本方案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别和应对欺负的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地进行交往。本课程主要包括同伴关系、情绪管理与识别、应对欺负这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相互关联,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课程第一阶段,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这一阶段由同伴关系引入,以教会学生识别和应对欺负为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单元:班级是我家(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基本规则),如何交朋友,化解朋友间的冲突,识别欺负,如何拒绝欺负,报告欺负,旁观者的作用等。
课程第二阶段,主要是小学3-5年级。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同伴关系,特别是情绪管理和应对欺负的渗透。具体包括以下单元:欺负识别,欺负的预防,情绪的识别、表达和管理,树立集体意识,学习型互助小组,学校、社区志愿服务等。
课程第三阶段,主要是6-7年级。这一阶段强调人际交往技能,重点在于培养正义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情绪管理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单元:青春期教育、人际沟通技巧,亲子沟通,情绪表达与管理,移情能力提升,客观认识自己,欺负的预防和应对等。
课程第四阶段,主要是8-9年级。这一阶段强调人际交往技能,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逐步适应社会和生活是各种变化,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单元:青春期教育、人际沟通技巧(异性交往),亲子沟通,情绪表达与管理,客观认识自己,问题解决、挫折教育等。
参考文献
[1]. Olweus, D.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Blackwell.1993.
[2]. Olweus . D, Susan P. Limber, Bullying in school: evalu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Olweus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2010, Vol. 80, No. 1
[3].Smith,P.K. Bullying for you: Copying with the Abuse of Power-an Inaugural Lecture Goldsmith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1997.
[4].張文新. 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 心理学报,2002.
[5].王丽萍. 同伴关系在中小学欺负问题与自尊及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J]. 中国特殊教育,2012,(9):71-76.
[6].张小婷.初中生学校欺负行为的课程干预研究——以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为例[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7].董会芹,张文新. 家庭对儿童欺负受欺负的影响[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0(3):127-131.
[8].陈世平. 小学儿童欺负行为与个性特点和心理问题倾向的关系[J]. 心理学探新,2003,(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