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吸吮手指分析与辅导的心理案例
2018-05-10朱文芳
朱文芳
摘要:求助者皮皮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频繁吸吮手指,引起了老师的关注。老师向家长详细了解情况,并结合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指导家长正确对待问题并充分理解孩子,要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心理需求。经过一学期持续不断的关注,家长和老师的紧密配合,皮皮吸吮手指的次数明显减少,并且能自信地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和玩耍了。
关键词:焦虑;接纳;情绪;心理需求
第一章 求助者的信息
皮皮 男孩 6岁 一年级的小学生
求助者皮皮的问题表现:最近一年半多的时间,在家和学校,皮皮自觉或不自觉的吸吮手指,次数多,时间长。皮皮能够意识到吸吮手指是不好的现象。但在家中,父母提醒皮皮不要吸吮手指时,皮皮会发脾气。有时候,爸爸媽妈提醒皮皮不要吸吮手指,皮皮反而对着干,偏把手伸进嘴巴里。
皮皮比较敏感,在父母和奶奶面前,比较任性。皮皮非常在意对和错,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拒绝说对不起,我错了之类的话。
第二章 求助者的故事
皮皮妈妈孕晚期卧床保胎三个月,缺少足够的运动,药品补钙。足月顺产,产程快。
从出生到七个月,妈妈和奶奶一起抚养皮皮,母乳喂养。七个月以后,妈妈去上班。停母乳,皮皮开始吃奶粉。白天,奶奶独自一个人带皮皮。奶奶爱出去玩,找人聊天,所以几乎每天带皮皮出门。奶奶疼爱和溺爱皮皮,经常会说听皮皮的,都听皮皮的。但皮皮发脾气闹得厉害的时候,奶奶会急躁、没有耐心。晚上,妈妈下班之后,主力带娃。陪皮皮玩耍,读书和讲故事等。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爸爸有时能辅助带娃,就这样一直到三岁的时候。皮皮有两三个固定的好伙伴。
从一岁开始,父母发现皮皮吃饭和睡觉习惯不好。也是之前家长没有有意识的培养皮皮吃饭的好习惯。吃饭费劲,吃得少,奶奶喂和追着喂次数多。皮皮从小闹觉,一放到床上就醒。几个月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白天几乎抱着睡。饿的时候,困的时候,皮皮一般不说,不会表达出来,大多数时候会发脾气。
皮皮三岁的时候,搬家,固定玩耍的小伙伴发生了变化。紧接着,皮皮就上幼儿园。没有因为入园问题哭过,顺利过渡。小班的时候,一直很爱去幼儿园。据幼儿园的老师说,皮皮在幼儿园比较听话,午睡好,吃饭还可以,就是有点慢。中班的时候,皮皮会说有位老师态度比较凶,有两个小朋友爱打人。有次从幼儿园回家,皮皮哭着说,自己没有犯错,那位老师很大声对着他吼。知道了生病等情况可以不去幼儿园之后,皮皮有时会找理由不去幼儿园。经常说喜欢周五、周六和周日,因为可以不去幼儿园,最不喜欢周一。但一般情况下,爸爸妈妈坚持让皮皮去幼儿园。
小的时候,皮皮很少吸吮手指,但从中班下半学期,发现皮皮有吸吮手指现象。一段时间内,持续频繁,次数多,时间长。皮皮经常,习惯性把手放到嘴巴里。
皮皮的生日是八月份,在班级里几乎是最小的孩子。班级里,月份大的孩子在动手和表达方面能力强,经常被老师表扬。皮皮产生强烈的落差。皮皮敏感,慢热,腼腆。另一方面,皮皮好胜心又特别强,游戏中很在意输赢。在幼儿园中班,因为游戏被淘汰,发过好大的脾气。自从上幼儿园,皮皮喜欢和经常被老师表扬的几个小女孩一起玩耍。
奶奶负责幼儿园的接送,放学后带着皮皮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皮皮发脾气,不听话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奶奶会说,警察来了,警察来抓不听话的小孩。家人对皮皮稍有过度保护,较宠溺。妈妈从小会给皮皮选择权,比如,让皮皮选择去公园还是商场的游乐园玩,或者是今天穿蓝色衣服还是黄色衣服等等。慢慢一度演变成皮皮以自我为中心,家人必须听他的。父母有及时干预制止,但皮皮很倔强,不接受批评,做错事情不认错。
一直以来,在家的时候,家人以皮皮为中心。皮皮习惯家人陪伴着玩耍和学习。除了看动画片,很少能一个人自己玩耍。通常,玩一会儿,皮皮就会喊妈妈,来陪我一起,或者妈妈,快来看我呀。妈妈不在时候,找奶奶。如果一段时间,爸爸陪伴的多的话,皮皮也会找爸爸。父母对皮皮鼓励和夸奖较多。
皮皮的父母给人的感觉比较细致谨慎,不是很健谈的人。皮皮对妈妈依赖多一些。奶奶开朗、话多、争强好胜、性格固执倔强。对于皮皮小时候的喂养和照顾等,奶奶和妈妈婆媳俩会有争执和争吵。大概皮皮三四岁的时候,父母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注意调节家庭氛围,婆媳关系逐渐缓和,争吵次数减少。
第三章 吸吮手指成因分析
1、生理成因
无
2、社会成因和家庭因素
皮皮在一岁前,很少吸吮手指。在幼儿园,看到别的小朋友吸吮手指,会模仿。中班,有位老师态度比较凶,有两个小朋友爱打人。皮皮敏感和要强,小孩子内在应对适应不了这种紧张严苛的氛围,退行变成像婴儿一样,开始吸吮手指,缓解焦虑情绪。
父母和奶奶的教养态度不同,皮皮在奶奶处“一切由着他”的行为在父母处受阻,也使他产生了一种焦虑感。皮皮就是希望通过吮吸手指来安慰自己,从而减轻紧张的心情。
家人从小对皮皮保护稍稍过度,对他鼓励和夸奖偏多,尽可能满足皮皮的需求,以皮皮的需求为中心,造成皮皮承受挫折的能力弱。皮皮本身又敏感,接受不了别人对他比较凶的态度。家庭对待孩子的方式影响孩子的性格。皮皮的父母很宠爱他,但是不能真正很好的理解孩子。皮皮吸吮手指,是因为非常焦虑。皮皮就是希望通过吮手指来安慰自己,减轻紧张的心情。这需要父母的支持、安抚和保护。父母没有理解皮皮,没有理解吸吮手指的原因,认为这是孩子发展的一种毛病。父母见了皮皮吸吮手指,就严厉训斥,令皮皮更紧张,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孩子吸吮手指的情况。
第四章 辅导过程
1、辅导目标
父母和皮皮都能够正确看待吸吮手指这一现象。皮皮减少焦虑感,增强安全感和自信心,逐渐减少吸吮手指次数,直至不吸吮手指。
2、辅导方法
和父母沟通,做父母的思想工作,指导父母正确对待和理解孩子。
当我发现皮皮课上课下经常吸吮手指,引起了我的重视。我向家长详细了解情况。同时,结合教育心理学所学知识和理论,了解吸吮手指这一现象。我也尝试和孩子聊天,问为什么吸吮手指,是不是因为听课不懂,有什么困难还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皮皮的回答是肯定的。
孩子年齡较小,所以我主要通过家访,做家长工作来辅导。与皮皮父母沟通孩子吸吮手指的真正成因,建议他们要用正确的眼光来对待孩子吸吮手指的问题。比如说,要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心理需求,有的放矢的满足孩子的需求,减缓焦虑情绪,而不是过分关注孩子外在的行为。建议父母在孩子放学之后,多陪孩子谈心,一起讲故事,一起做游戏;睡前,多安抚孩子;上学前,妈妈多抱抱孩子,鼓励孩子等等。贵在坚持。父母尽可能不再提吸吮手指的事情。告诉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是你强有力的后盾,爸爸妈妈会很好的保护你、支持你之类的话。父母一定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
辅导之后,我还会经常与皮皮的父母联系,及时沟通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也请皮皮父母告诉我有没有其他困难困惑等。
3、辅导效果
经过一学期持续不间断的工作,家长和老师的配合,皮皮吸吮手指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能自信、大胆的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和玩耍了。
第五章 辅导感悟-心得体会
吸吮手指从心理健康上讲,属于行为偏差。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或教育,会逐渐消失,但会给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较多的麻烦,严重时会影响儿童身体发育或形成不良的性格、习惯。还对孩子的牙齿发育也有影响。父母无法及时满足孩子爱的需求,独生子女缺少同龄伙伴,紧张焦虑情绪,如受到父母的责骂或惩罚,回避困难等,都有可能是形成吸吮手指的原因。
针对儿童吸吮手指和啃指甲的问题,正确的应对方式是:了解孩子的恐惧或困难,与他并肩作战。在孩子无事做时,最容易不知觉的去吸吮手指,因此要丰富孩子的生活(如看书、玩玩具、动手叠纸等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生活上尽量让他把精力集中在游戏和学习上。多带孩子玩保持平衡之类的游戏,缓解焦虑。
正确认识儿童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真实再现。在逆反期内,家长尤其不要跟孩子斗气较劲,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尊重孩子,给孩子辩解的机会和改错的时间。父母对孩子缺乏理解,孩子内在的焦虑没有得到释放或减缓,必然在行为表现出来。
为人师表,是天底下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学习。把握好爱的尺度。给孩子恰当的爱。对孩子,需要无条件接纳、真诚、积极关注和倾听。只要用心去了解孩子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而非肤浅的表层事件,解决起来更加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苑媛.《做温暖的父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莫雷.《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