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影子玩的小女孩
2018-05-10尚金笑
尚金笑
一、基本信息
姓名:涵涵
性别:女
年龄:10岁
学段:高
二、问题表现
行为问题:她不会表达的自己,也不会和同学相处,爱哭、怕脏、胆怯、退缩。
心理成长问题:心理比较脆弱,不能承受压力,害怕批评。
人际交往问题:渴望融入集体,没有朋友,不会和同学相处。
同学们到操场上玩,她会自己在边上转,自己和自己玩,虽然她也很想和同学们一起玩,但是不知道如何加入群体,也怕受到伤害。回家后会和妈妈说,她没有朋友,只能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玩。人际交往是小学生最重要的社会技能之一,是儿童社会化的动因,如合作、助人、友爱和谦让等许多社会技能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的。但她由于一些自身原因,不能与同伴和谐共处,这常常会引起他们的离群、冷漠、自卑、抑郁,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1、求助者故事
孩子从小是姥姥带大的,爸爸妈妈工作非常忙,把她交给姥姥带,父母有时候一周或者两周回去看一次她,姥姥是个很安静的人,不善言谈。在她一岁半到三岁上幼儿园之前姥姥是主要抚养和陪伴她的人。上了幼儿园之后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在上大班的时候,班里的一名特别淘气的男同学当着她的面把一条小金鱼活生生的头尾扯开,当时把她吓坏了,在以后的几年里,她都不能再看到小鱼,看到金鱼转身就跑。而且性格慢慢变得胆小不自信,没了小时候的调皮。上了小学之后,她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渐渐的也不会与同学相处,越来越孤僻,而且很胆怯。
2、成因分析
(1)个人因素:从小姥姥抚养,姥姥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不善言谈,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缺少和父母及同龄伙伴交流。五岁之前性格比较活泼淘气,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发生了小鱼事件,然后在大班学习写字的过程中,由于她不着急完成作业,总是玩,老师就把让她惊恐害怕的小鱼缸摆在她面前,让她写作业,写完了才拿走。这两件事在一个五岁孩子的心理会有伤害,造成孩子胆怯、不自信。
(2)社会因素:在上学以后涵涵的胆子越来越小,越来越不自信。不自信自卑的状态大家都有可能有,有的同学在小学的三四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涵涵面对年级的增长学业负担的加重,对自己不自信,敏感,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而且特別容易受别人的言论影响,情绪调节差。自卑的心理使得她缺乏竞争勇气,更加缺乏自信心 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更加不自信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辅导目标
行为目标:能够融入集体,和同学朋友一起交流学习,学会正确处理同学朋友之间的玩笑和矛盾。遇到问题能和朋友与老师交流。
情感情绪:性格活泼开朗些,遇到问题不逃避,能够调整好情绪冷静解决,不用大哭或者躲避的方式处理问题。
四、辅导过程
情感的沟通
在发现孩子的问题之后,和妈妈进行了及时的沟通,了解了孩子的一些基本情况,对孩子的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建立亲子关系的时候,父母没有及时的陪在孩子身边,孩子缺乏安全感,在上幼儿园之后又发生了小鱼事件,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孩子变得敏感、胆怯、不自信。从情感上我让孩子对我现有信任感,从信任开始建立她的安全感。从她与的日常接触中,更多的是对她鼓励,当她遇到的事情,自己和自己较劲或者是跑到安静的地方自己躲着,我找到她后,让她平静下来,询问事情的经过,帮助她分析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可能别的孩子你说一两次就能很快的知道了,或者类似的事情就不会出现了,可是涵涵同样的事情,需要反复的说,告诉她这样做的道理,需要你每次都不停的告诉她,安抚她,强化她的认知并且建立她对你的信任感,你对她的教育才能有效果。鼓励是我对她用的最多的方法,在同学们面前,我也经常抓住机会表扬涵涵,让大家发现她的优点 ,同时也会提出小小的要求,例如希望她改掉遇事爱哭的习惯,让大家一起监督帮忙。为了去除她的畏惧心理,帮助她建立自信,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涵涵今天坐得真端正,她把老师的要求听得非常明白,而且做的很好” “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看成一个整体,集体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在班里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孤单。私下里找了几个性格温和的女生,告诉她们有各种活动都带着涵涵,她只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和你们相处,其实内心深处特别想有朋友,想融入你们。
耐挫力培养:针对她在意别人的言语,我注意了对她耐挫力的培养,上学期,我对涵涵的成绩没有做更多的要求,更多关注她的情绪,遇到事情正确表不哭,交到自己喜欢的朋友,不自己和自己玩。下半学期,我对她的要求提高了,对成绩有了明确的要求,课上举手,认真完成作业。有时候她完成的不好,我会当众批评她,让她知道自己的问题,批评过后一定会有情绪安抚,认可老师的批评。也渐渐的引导她要正确面对同学的评价,学会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平衡自己的心态。
家校合作
爸爸妈妈很重视孩子的问题,妈妈甚至放弃了升职机会,减少了工作来陪伴孩子。在我们沟通之后,爸爸妈妈也作了很大的调整,给予了更多的陪伴,妈妈每天早上都陪孩子吃早饭,聊聊学校的事情。周末爸爸妈妈带着她一起运动,一起看电影。发现了孩子交往能力差,妈妈抽出时间来带着孩子和同学们在小区玩,观察孩子交往中遇到的困扰,回家后给她方法,让她尝试用这样的方法看看会有什么效果,周末约着班里的几个女孩子带着一起玩。给孩子创造机会多接触同学,遇到问题及时疏导。及时和老师交换意见,帮助孩子更好的调整。我把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她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她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
五、辅导效果
两年多的时间,她有了很明显的进步,有了一定的自信心。遇到事情不会用哭来解决,能够和老师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班级活动中她也不再胆怯,有了2、3个亲密的小伙伴,不再感到孤单,所以她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六、辅导感悟
每个学生行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作为老师需要我们用耐心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用科学适合的方法帮助孩子。父母和老师有义务培养孩子有效沟通和完美表达的能力,这是孩子成长的必备素质,我们要教会他们用贴切的语言表达,平等相待,学会尊重是最起码的条件。一个孩子在生活中没有学会如何沟通和融入,就会缺少爱与欢乐,内心孤僻。善于沟通的孩子,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从而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乐意与人沟通的孩子,在学习上也开窍早,接受知识快,容易获得好成绩。学会沟通,才能懂得倾听,乐于询问;勤于沟通,才能减少误会,增加合作;善于沟通,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理解他人,体谅他人,为自己赢得一个友好和谐的成长环境。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老师,我们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教会孩子学会尊重和包容每一个人,也要学会尊重和接纳真实的自己,让孩子在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中最率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法]让-吕克 奥贝尔, 刘敏 张自然 译(2016) 读懂孩子-学生心理学手册.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美]蔡珍妮 (2016)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英]朱莉娅 贝里曼 戴维 哈格里夫 马丁 赫伯特 安 泰勒, 陈萍 王茜 译 (2000)发展心理学与你.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苑媛 张志强 (2014)做温暖的父母.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