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2018-05-10李莉
李莉
摘要:本文是一例初中生因学习压力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初二女学生小华,因在数学课上被老师当众批评、指责,以致在上数学课或做数学题时出现焦虑、紧张、烦躁等心理问题,使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内心渴望改变现状前来咨询。咨询师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引导小华调整认知观念,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咨询效果明显。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小华,女,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独生女,身高1.6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病史。父母为事业单位职工,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11个月会说话,1岁会走路。从小由奶奶照看,很懂事,深得长辈喜爱。母亲非常注重她的均衡营养和科学喂养,同时要求比较严格。从小就为孩子制订了考重点大学的目标,陪读、请家教、报各种提高班。若孩子稍有怠慢就会埋怨,没有好脸色,母女关系不融洽。
上小学学习努力,成绩好,因字写得好,经常得到老师表扬。升入中学后,学习科目增多,感觉时间紧张,作业不如小学容易。但工整漂亮的作业常得到老师的赞扬,故要求自己必须书写工整,不允许有涂抹的迹象,作业时花在写字上的时间较多。初二在数学、物理课上又听不懂的现象,有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习效果、成绩越来越差。
心理測试结果与分析: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52分,标准分65 分,提示有轻度焦虑。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最近在数学课上或不会做题时就会紧张,烦躁。感到自己学习效率降低,爱发脾气。
个人陈述:我最近在数学课上都不敢抬头,学习没效率,别的科目还可以。数学课上遇到听不懂的内容或不会做的题,就特别着急,感觉难受、心烦,想和老师吵架。
上中学以来,我是努力学习了,其他各科功课还差不多,可我心里总觉得别人都比我强。只有我的字写得好还常常被老师提起,要不还真没一点优点了。那天我做错了几道题,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数落了我一顿,当时我就感到无地自容。事后我觉得很委屈,想回家说说吧,刚一张嘴,我妈就说我一片不是。说什么,期中考试不好,应该抓紧时间学习。可我好像紧张不起来,显得懒散,尤其讨厌做数学作业。我心里不喜欢数学老师,怨恨她脾气太急太坏。妈妈还老催我,更让我心烦,也不好顶撞她。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学习和母亲的态度时,情绪明显烦恼和焦虑。
从其母亲处了解到:为了照顾孩子学习,两个月前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搬回农村去了。最近总是以其他理由回避学习,期中考试数学不及格。母女关系紧张。
四、评估与诊断
对该求助者心理状态的评估:
1、生物原因:求助者为女性,14岁,已进入青春期。
2、社会原因: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爷爷奶奶的离开导致支持系统失去;母亲不良的家庭教育,学习压力增大时,老师的不当教育。
3、心理原因:
(1)存在错误认知:别人都比我强、老师看不起我,老师就应该有教养、和大人争论不是好孩子
(2)情绪方面受到焦虑、烦躁、紧张等情绪的困扰。
(3)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不能采用正确方法缓解学习压力。
(4)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敏感、自信心不强、意志力差。
对该求助者诊断的依据如下: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紧张、烦躁、出汗、身痒等症状。从严重程度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是很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逻辑思维正常,没有泛化,社会功能没有严重受损。从病程看,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3、心理测验的结果支持本诊断。
4、最终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无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的主要症状是焦虑,它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而该求助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是由特定的处境引起的,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变求助者错误认知;使求助者认识到过度焦虑对学习的不良影响,适度降低焦虑水平;帮助其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加强求助者与母亲、教师的沟通,改善人际关系。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帮助其自我成长,提高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方法及原理: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纠正求助者的错误认知,促进自我成长;进行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法缓解焦虑情绪;运用行为指导引导人际沟通方法。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与其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态度和看法有关,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其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也不同。因此,通过改变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就可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
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适合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师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咨询师的義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咨询时间:每周2次,每次50分钟。
七、咨询过程
(一)评估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第一次和第二次咨询
目的:收集资料,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提高求助者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引导宣泄积压的不良情绪。
方法: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求助者,用开放性问题收集求助者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求助者尽情倾诉,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过程:
1、收集相关材料。
2、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引导求助者宣泄不良情绪。
3、明确主要问题
4、与求助者共同制定咨询目标。
5、小结与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想想在数学学习中,自己有哪些优势与快乐的事情。
(二)心理帮助阶段
第三次咨询
目的:认识其不良的认知模式;学习放松的方法。
方法:运用倾听、参与技术
过程:
1、反馈家庭作业,通过找优势、回忆快乐的事情,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度,继续收集信息。
2、纠正错误观念,引导求助者认识情绪与躯体性症状的关系,认识学习现状与焦虑情绪的关系,指导学习平静地看待学习中的困难。
3、指导求助者进行放松训练,学会进行肌肉和情绪的放松,
4、小结与家庭作业
回去后按照咨询师所教放松方法,每天训练1-2次,以达到2-3分钟内迅速放松全身的目的。
第四次咨询
方法:会谈、系统脱敏法、
过程:
1、启发指导认识自己的内部冲突,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2、启发人际交往的正确方法(换位思考、黄金原则);改善与母亲的关系.
3、建立焦虑事件等级,并开始实施系统脱敏
家庭作业:母亲谈心并商谈自主安排晚上学习时间问题
第五次咨询
方法:会谈、参与影响技术
过程:
1、反馈家庭作业:通过会谈与母亲交流之后的变化,强化“人际交往需要交流”的观念。
2、谈数学学习的变化,对老师的好感。强化管理情绪的方法。
3、用系统脱敏法学习应对学习焦虑的方法
(三)巩固与结束阶段
第六咨询
做心理测验,并与咨询前对照。对前面的咨询过程进行总结,请求助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的成长。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症状的改善:焦虑情绪改善;对数学老师的态度好转。
2、妈妈的评价:学习有进步,最近数学测验80分,学习效率提高,不那么逆反了。
3、咨询师观察:精神振奋了,认识较为深刻,自我评价适宜,对老师、母亲态度明显改善。
4、治疗后心理测验的结果:SAS :粗分40分, 标准分50,提示没有焦虑;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