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溉学生心理环境,构建和谐英语课堂

2018-05-10梁春艳

关键词: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梁春艳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思维比较活跃,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丰富。积极的情感、情绪为认识活动注人了活力和生气,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心理指导,培养健康的心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教育相结合,不是否认知识与技能素质的发展,而是有利于促进学科教育目标指向的变化,即由传授知识向发展能力的变化、由“学会”向“会学”的变化等,这应该是对教育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关系的全新理解,是“育人先育心”的新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心理;英语

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做出良好的反映,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建设良好课堂心理环境对课堂教学效果能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一直在尝试着寻找英语教学与心育培养的最佳结合点,以能实现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双重教育目标。

一、用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老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情感容易冲动、容易转移也容易感染,并且他们可塑性,模仿性都很强。在他们看来教师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形象都具有感染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造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加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如学生在回答错问题时,教师不要随便评论.不要表示出嘲讽或不信任。教师要起到榜样的作用,以自己优良的思想去影响孩子,用自己积极的情感、行为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导向。教师要还必须有宽容心,允许失败,关心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完整人格的发展。不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手段,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在英语教学中培养独立人格,自强、自立、自信、自尊、自爱,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二、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小学英语教材中一篇简短的情景对话,甚至一个词语都有可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用心去挖掘。例如:在小学英语教材中,一开始就学习打招呼。如:Hello!Hi!Nice to meet you!几个简短的词,却告诉学生在相互交往中要有礼貌,也在传递着一种淡淡的同学情。再比如一些简单的情景:开学初,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教师介绍说:Class。we have a new friend,today. 同学们给予热情的掌声.并齐声说:Welcome!就这样一句话,一个词。却体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于新同学的欢迎之情,让新同学也感受到自己來到了多么温暖的一个集体。有把自己当朋友的老师,有热情的同学。教师在教授这些句子和词的时候,有意地强调一下师生情,生生情,集体情。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当教师正在上课的时候,一个学生迟到了,教师说了Come in.学生进来说:Im sorry."教师说:Its OK.看似简单的句子,却在学习和教授的时候,表现出了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尊重学生的一面。学生很抱歉地说Im sorry.对不起.老师也不是高高在上。拉着脸盘问为什么迟到。而是很和蔼地说Its OK.没有关系。学生心理感受到他们和教师之问是平等的和谐的。

三、激发兴趣,积极调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成正比。参与度越高,成绩越好,反之则越差。学生对其感兴趣的学科的课堂参与度是最高的,因此教师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心理实验也证明,当学生处于快乐──兴趣最佳情绪状态时,最能发挥智能操作水平。这一点在语言教学上表现得极为明显。因为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小学英语教学是属英语学习启萌阶段,应创造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和语言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注意设置有利于差生参与的情景与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组合。如复习26个字母时可以设计一个接龙游戏,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按顺序说出英语字母。这种游戏要求学生全员参加,目的是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激励那些内向而缺乏自信的学生参与到师生互动中来。

我们知道如果在某种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停留太久,学生就会厌倦。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和直观多于抽象的认知特征,结合教材内容不断改变的实情,教师要不断更换教法使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学习兴趣。教学时可以用实物、图片、幻灯、录音机、简笔画等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

1、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的渗透。

常规教学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备课、授课、作业等。心理辅导应在这些环节中逐步实施。

备课过程中,教师除认真专研教材,还应仔细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以及对新知识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要满足“学优生”渴求知识的心理,又要减轻“学困生”对新知识的排斥和畏惧心理,力争把问题层次化。在设定提问的对象与范围时,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学优生”获得满足感,“学困生”获得成就感。

教师以情绪去感染学生。 气氛讲究轻松,教师应坚持“学生无错原则”,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适当的授课情境,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真实环境能够使师生间达到心灵的沟通。因此,教师应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及时发现学生的语言学习才能,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通过学法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所掌握内容的记忆的牢固程度,远远超过教师的硬生灌输,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还会形成有效且适合个体发展的方法与策略。我在教学实践中,定期给予学生以学法指导,带动了学生自发地将所学单词、语法和句型归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适量,并且难、易分层。批改作业时,我都用能够有助于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的评价用语,以此来激励他们,比如:very good,great,nice ,wonderful,excellent,而不是No ,you are wrong等反面刺激语言,这样,能大大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学生在看到批语时,会有一种温馨感,自觉地正作业的错误。

2、课余辅导中心理健康的延续。

课余心理辅导是学习心理辅导的有效补充。课后我尽量利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产生心灵的沟通,保持英语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进行演唱、表演、游戏等活动。此类做法的好处在于: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贯地保持一种平稳、愉悦的心情,保证了课上、课下学生对英语学科的自然作用量。很多例子都证明:教师具有亲和力,加强与学生感情的联络,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这些行为看似与心理辅导无关,但正是这些生活化的行为巧妙地将心理辅导这种抽象化的东西具体化,并使心理辅导得以延续。

英语课程目标确定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在这一新环境,新情形要求下,教师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要灌输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去探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作为一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更有必要去探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聂晶、郭秀艳,内隐学习和无觉察知觉辨析,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2]杨炯炯等,不同注意条件下的知觉启动及其机制,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3]刘强厚、阮翠莲,教师的观察能力及其培养,教育艺术,2004年01期

猜你喜欢

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