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行为支持应用于随班就读学生课堂多动行为的个案研究
2018-05-10韩婧怡代淑娥王琳
韩婧怡 代淑娥 王琳
摘要:积极行为支持技术强调以积极的、指导性的方法帮助学生调节他们的行为建立可被接受的行为,同时改变系统重建学生所生活的环境。采用积极行为支持对一位随班就读儿童的课堂多动行为进行辅导,发现问题行为的发生与行为的功能密不可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事先预防是辅导的重点。
关键词:积极行为支持;多动行为;干预
历史上,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往往采用隔离式的教育安置方式,即特殊需要儿童与普通儿童分开教学。20世纪50-60年代,这种隔离式的教育安置方式受到很多学者的批判,一体化教育的浪潮席卷了欧美国家。20世纪70年代,Deno提出瀑布式教育服务体系,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提供最少受限制环境。进入80-90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反思实践中特殊需要儿童的回流问题,融合教育理念开始兴起,相较于强调让学生在班中学习,融合教育主张为学生提供支持性的环境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作为对这一主张的回应,积极行为支持技术应运而生。积极行为支持技术尤其强调以积极的、指导性的方法帮助学生调节他们的行为建立可被接受的行为,同时改变系统重建学生所生活的环境。
与此同时,受国际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在80年代开始了随班就读的试点工作,越来越多的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z,男,11岁,是我校一位随班就读学生,有一刚出生的妹妹。小Z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父亲为公务员工作比较忙,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母亲最近一年休产假在家。小Z的母亲或姥姥是小Z的主要照料者接送他上下学。小z在出生时手术不及时短暂缺氧,4岁时因撞伤致使脑神经有一定损伤。2010年经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2015年曾在北京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进行智力评估,量表得分为66,轻度智力障碍。自入学以来长期进行中医药物治疗,并在外参加感觉统合训练,每周一至周三在校就读。小z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表达自己的需求发起话题,能读写简单的字、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另外,小Z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能够独立吃饭、打扫卫生、整理文具等等。
小Z的老师和同学经常反映小Z在课堂上坐不住,时不时下座位趴在地上、玩文具、咬笔、动同学的文具,同学及老师对此苦不堪言。
从上学期开始我和小Z建立了辅导关系,以更好地帮助他融入班级。
二、個案情况分析
小Z的多动行为主要表现为下座位、未经允许拿东西以及摆弄文具。我对小Z的多动行为进行了简要观察,结果如表1所示。行为主义认为每个行为都有其功能,包括正强化、负强化以及感觉刺激。对小Z的行为进行梳理我发现小Z的课堂多动行为以逃避任务为主。小Z的认知能力发展滞后于同龄人,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但是理解他人话语存在一定困难;五年级的知识难度较大,有更多总结推理的内容,任务的复杂程度超过了小Z的理解水平;小Z自身在学习上有一定的惰性,常常表露出不想学习的意愿,自控能力较弱,课堂上表现出多动行为。另外,小Z的家人对孩子比较宠爱,虽然之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过口头教育,但由于行为改善效果缓慢逐渐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
三、实施过程
(一) 社会故事建习惯
小Z顽皮好动,认知水平、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均滞后于同龄人,单纯的说教或是讲道理小Z很难理解。如何帮助小Z建立新的行为习惯成为干预的重中之重。搜索了一系列资料后,我发现了社会故事这一新兴的干预方法。它以故事的形式,用一系列简短具体的句子描述在某一情景下人们的做法、想法、感觉等,进而向学生说明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通常由引言、主体、结论三部分构成,描述什么人、什么时间、地点、什么事情、为什么以及何种方式,应用灵活而富有趣味。
于是在帮助小Z伊始,我参考网上资源改编了一篇社会故事并配以图片。语句如下:老师说话,同学们会安静坐在椅子上。有时我想离开座位动别人的笔。如果我没问就离开座位,我的同学和老师会很生气。所以,当我想离开座位时,我可以试着问问老师:“可不可以离开座位?”问清后再动,老师和同学会夸我有礼貌。
在最初的几周,我利用个别辅导时间反复讲述编写的故事并提问小Z:“想动笔应该怎样做?”小Z听得很投入总能很快回答:“要问别人”,我立即总结:“先问再动。”
随后每每进入学校,询问小Z“想动笔该怎样做”便成为了进班前的固定内容。
(二) 降低难度促专注
学校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均针对普通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而设计,小Z在注意、记忆、信息加工理解等方面存在特殊性,当前课程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小Z自身的需要,某种程度上“催化了”小Z的多动行为。基于现有教学内容,我对小Z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
体育课为小Z提供了活动的机会,小Z在体育课上的多动行为相对较少。熟悉了上课流程后,小Z很快就能跟随大家一起进行热身活动,分组踢球。踢球时,小Z负责守门,有时小Z会站在场地上一动不动,或是晃动球门栏杆,我便向小Z解释活动规则和要求。
数学课上有很多计算推理的任务,小Z学起来很吃力。于是我准备了计算器和画纸,这样一来小Z就可以“动手”操作。老师授课时,我教小Z认识计算器上的按键、利用计算器算数或在画纸上画图形。小Z对计算器很好奇,手指按按这个键又动动那个键,随后我便拿出计算题目让小Z小声念一念,然后对照纸上的数字和符号按动计算器上相应的按键,等号按动的一刹那,小Z看到屏幕上很快显示出答案,特别兴奋,顺势在纸上写下了答案。
语文和品社课上,我带着小Z读绘本。绘本故事短小精悍,以图画配以较少的文字来讲述某一主题,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影响。绘本主题丰富多样,我选择了自我管理、认知能力、童话故事类绘本,比如《彼得兔系列》、《我的感觉系列》、《米拉系列》。我翻开书,小Z被书上的图画吸引,一页页浏览,在他翻阅时,我会问小Z一些和主题相关的问题“这儿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等等”帮助小Z理解故事的内容,小Z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再带领他读一读文字,遇到不认识的字标注上拼音带着小Z一起念。在讲《我会关心别人》时,有这样一组图片:小熊坐在地上哭,大熊看到了把自己的玩具给小熊玩。看到小Z专注地观察这组图片,我问小Z:“你看到了什么?”小Z回答说:“小熊哭了。”我继续追问:“然后呢?”“大熊有个新玩具。”我补充道:“大熊把自己的玩具送给小熊,安慰他。”“小熊不哭了。”于是我用手指着书上的文字:有人难过的时候,我会安慰他,让他感到好过些。小Z 顺着我指的方向一字一顿地读句子,理解了安慰的意思。
(一) 巧用多动促强化
小Z很难控制自己的行动,保持一节课安静坐在椅子上学习,对于小Z来说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往往坚持十多分钟就又开始动文具或下座位,看到我带了新的教学材料会突然夺走。于是我决定利用小Z喜欢“动”的特点强化其积极行为。为了帮助他完成任务,我事先准备好彩纸条。在课堂上我要求小Z把手放在桌子上,并告诉他每坚持十分钟就可以动一会儿彩纸条。一次课程过半小Z有些坐不住开始用手扭动笔杆,于是我示意小Z,小Z看到我手中的纸条便悄悄把手放回到桌子上,休息时小Z把纸条卷成圈,特别开心。
经过近一年的辅导,小z下座位的频率有所减少,偶尔会出现动文具的情况。
四、反思
在医学模式下,我们常将残疾视为病态的、低能的、需要改造的,因此要求残疾人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近些年来,人们发现残疾其实是一种“社会问题”,通过环境、系统的调整,以往由生理、智力等造成的融入社会的限制会减小。残疾并不必然阻碍参与社会生活,只有当残疾与环境、接纳态度发生冲突时,残疾才构成障碍。
在干预学生的问题行为时,就要看到学生的潜能,问题行为同亲社会行为一样具有某种功能,发现行为的功能是干预学生多动行为的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事先预防则是干预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黄志成.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全球教育展望.2001(1)
[2]王辉.瑞典融合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思考.中国特殊教育.2015(6)
[3]刘春玲.运用积极行为支持改善随班就读儿童行为问题.中国特殊教育.2007(1)
[4]王永国.社会故事法在孤独症儿童社交障碍干预中的应用.中国特殊教育.2015(4)
[5]汪海萍.以社会模式的残疾观推进障碍认识的社会融合.中国特殊教育.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