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渗透中运用三步探究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8-05-10刘瑶尚丰刘俊红
刘瑶 尚丰 刘俊红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使用三步探究的方式,通过聆听《鸭子拌嘴》感受并体验乐曲的音乐特点及可爱的鸭子形象,加深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并通过卡通形象理解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乐器的表演展示中渗透对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渗透并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心理;教学;传统打击乐
一、研究缘由
音乐是一种陶冶情操的审美艺术,可以促进人的思维能力,并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本课使用的作品为作曲家安志顺取材于《西安鼓乐》二度创作的中国民族打击乐合奏曲《鸭子拌嘴》,作者创造性地运用民族打击乐器不同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独特性能,通过音色、音量的对比变化以及自然节奏的模拟,奏出旋律,敲出情节,打出音乐形象,描绘了鸭子嬉戏的小景,活灵活现地勾画了鸭子的性格和神态。
在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音乐教材中,《鸭子拌嘴》作为欣赏课让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习。本文将以三步探究的方式,将心理教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合到音乐学科教学目标当中。
二、研究过程
(一)教学目标
1、课例教学目标:
1.1通过聆听《鸭子拌嘴》感受并体验乐曲的音乐特点及可爱的鸭子形象,加深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并通过卡通形象理解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1.2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展开想象,并用表演的形式感受乐曲。
1.3通过聆听学习,感受乐曲情绪,能用打击乐器进行乐曲中简单片段的模仿、演奏。
2、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点:
2.1通过对乐器的表演展示渗透对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
2.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渗透并加强学生“团队精神”能力.
2.3通过对乐曲中鸭子拌嘴故事的学习渗透“宽容”的积极品质。
2.4通过感受音乐和表演愉悦学生身心健康。
3、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点:
3.1建立友好协作的同学关系,树立正确价值观。
(二)课前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1、分组调研
分五组分别调研学习小镲、小钹、木鱼、双响筒、锣的发声特点和演奏方法,以学习卡片的方式完成学习。
2、自主学习
在完成乐器的认识后,练习不同难易程度的节奏。
(三)课中探究
1、导入
1.1出示唐老鸭的图片,分组展示课前探究的成果
引导学生复习和认识木鱼、双响筒、锣、镲、小钹五种乐器,使全体学生能够分辨乐器不同的音色,并可以大家用手当做乐器来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
1.2乐器聆听,音乐之树游戏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每一样乐器的音色和样子。
游戏规则:帮助大树成为音乐之树就需要完成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老师播放乐器的声音,同学们找到声音对应的乐器,并把乐器贴到我们的大树上,全部答对了就可以让大树成为音乐之树了。
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的大树成功的成为了音乐之树,听音乐之树在感谢你们呢(播放一段乐曲) 你们都听到了哪些乐器呢?学生在答出小钹和镲后引导学生進行想象:“你们觉得钹和鑔这两个乐器的声音像那种小动物呢? 引导出:鸭子,那这两种乐器像鸭子什么动作的声音呢? 引导出:小钹的声音像鸭子翅膀扇动的声音,镲像鸭子说话的声音。
1.3引入课题《鸭子拌嘴》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钹和鑔这两个乐器的声音像那种小动物呢? 那这两种乐器像鸭子什么动作的声音呢? 引导出:小钹的声音像鸭子翅膀扇动的声音,镲像鸭子说话的声音。那我们就要来欣赏一首打击乐作品叫做《鸭子拌嘴》,这首乐曲是由安志顺老先生用小钹 鑔 锣 双响筒 木鱼 等等中国传统打击乐器创作一首描述小鸭子形态和声音的打击乐作品。
2、新授
2.1分段聆听学习,深入体验
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将《鸭子拌嘴》分成了四部分,通过多媒体视频的直观手段结合生动形象“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分段学习中,将知识点融入到音乐中,针对每一个节奏知识点进行单独、细致的学习,并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对故事的理解树立学生团结友爱的价值观。
3、巩固
3.1复听歌曲,整体感受
在完成分段学习后,结合动画完整欣赏《鸭子拌嘴》同时提问学生作品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让学生初步理解乐曲结构概念。
3.2拓展聆听
通过观看不同版本演奏的视频,意识到同一种音乐,可以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3.3知识拓展,展示表演
通过对乐器的表演展示渗透对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渗透并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课上给学生分组排练时间,在排练期间给予指导,根据时间请学生到台前表演。
4、小结
对学生的表演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布置课后探究内容。
(四)课后探究
课后探究内容将课中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再创作,为学生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
1、运用今天学习到的乐器演奏方式,发挥想象力,创设新的情景,用乐器创作4-8个小节的对话。
2、课后以小组的方式,寻找中国传统乐器,完成乐器学习卡片,在之后的课中为大家进行介绍。
三、结语
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高低程度也取决于人格的完善。音乐在陶冶性情,完善人格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早在西周的“六艺”教育中,就认为“乐所修内也,所以修外也”。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音乐欣赏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音乐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结合本课的心理教育点,可以从小学生开始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发挥音乐欣赏教学的特殊作用,便可以真正的把音乐融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闵惠芬二胡艺术的美学研究[J]. 张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0(04)
[2]论昆剧《伤逝》非传统音乐元素的实验运用[J]. 肖阳. 理论与创作. 2006(04)
[3]1945年以来的西方现代音乐与我国音乐创作的关系[J]. 钟子林. 人民音乐. 1984(10)
[4]民族之音 古朴高雅——介绍《仿唐乐舞》乐曲一二[J]. 孙尔敏,李凤山. 音乐爱好者. 1984(02)
[5]谈《仿唐乐舞》[J]. 何昌林. 人民音乐. 1983(03)
[6]《散步》——合作探究[J]. 利锦云. 语文教学通讯 2005年11期
[7]生本课堂理念下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J]. 李光年. 珠江教育论坛 2016年04期
[8]音乐课堂有效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合作探究”能力的策略[J]. 雷光成.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9]让合作探究走进课堂教学[J]. 查建楼,许莉.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