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情景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018-05-10乔惬
乔惬
摘要:在生涯课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兴趣和实际出发,在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基础上,创设恰当探究情景,合理设计情境问题,有效使用导学案,这样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的教学效果。
关鍵词:情景探究式教学;生涯教育;认识自我;目标
开展生涯规划指导教育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优势特长和学科能力,做好生涯规划。本节课讲的是理想和目标,无论从认识自我,还是生涯教育的角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作为一线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情境探究式教学是生涯课堂常用教学手段。情景探究式教学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十年后的我》的生涯公开课中,我主要运用了情景探究式教学的方式。通过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体验情景,设计导思问题,引导学生入境感受,然后探究问题,陈述内心感受,最后进行实践检验。在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堂课较好地达成了三维教学目标,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情景的选择和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能体现生活化和时代性。
在选择情境材料时,我花了很多时间找了不同类型的材料,最终决定使用李彦宏和周迅的相关故事。材料选定后,再去熟悉和了解与故事相关的信息。通过学生课堂的反馈,我觉得选择恰当的情境材料很重要。
情境材料的选择要注意三个问题:1、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背景,从社会生活中选取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和人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2、教师也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情景材料。教师要对情境材料的前因后果反复研究,了如指掌才好。这样也才能应对学生随时迸发的创造性思维。3、情节内容要贴近社会实际,体现时代性。多角度地整理资料是多角度预设情境的必要准备。心理老师也需要及时理解社会的重大事件,理解要有广度也有深度,还要在理念层面去关注,这样才能与时俱进。
例如:关于周迅“想想十年后的自己”故事。学生先听故事,然后要完成导学案上的三个问题:1、她认为十年后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2、听完她的梦想,老师怎么帮她规划未来的十年,分了几个年龄段规划的;3、她的成功对你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启示。很多学生知道如懿传,知道女主角周迅,但是不知道周迅当年的十年后规划故事,所以听故事和完成导学案的环节,他们很有兴趣了解和参考。
二、情境问题的设计要有探究价值,努力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处于学生之两区以外时,教学难以有效进行;当教学之内容处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之内时,教学时是没有效益的;当且仅当内容处于其“最近发展区”时,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有效。因而教学的起点应当是该班学生群体的“最近发展区”。鉴于此,在情境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是很关键的。
情境材料的问题的设计要基于具体的情境,只有二者有机整合,才能共同作用于学生自主建构新知、培养能力的过程。这类提问需要具有的特征是:可以引导学生轻松入境,激发学生的活动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问题的设计不可以大而不当、内容空泛,或者适用于多种情境,容易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例如:本课第二个环节“感悟偶像,自主学习”部分。原本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北大的李彦宏成功创建了百度?后来我发现这个问题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太笼统,学生容易感到茫然。 最后,我把问题细化,设计了一连串的小问题。变成了:1、考上北大,他选择的专业是什么;2、他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是什么;3、他的公司上市前,他选择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这件事他们做了几年;4、他和他的公司的理想是什么。在逐步展开情景探究式教学的中,用偶像人物的故事创设情景,通过一连串小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新的“最近发展区”,促使他们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学案的恰当使用,可以帮助学生陈述情境中的内心感受,也是教学有效性的检验手段。
在这堂课上,学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值得采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本堂课的内容由“我心中的理想形象”、“面对新期待”、“十年后的我”这三目组成。对于初中生的价值观教育,教师通常都会采用情境探究式教学,但是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情境材料展示给学生,还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导学案的恰当使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情境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1、教学中使用相关视频材料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但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只是观看不思考。而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可以调动调动学生的兴趣。根据学案上的问题,学生们带着情境去回答,这样会促使学生思考,也可以实现从单纯地使用多媒体转变到注重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有机结合。
2、学生们喜欢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自学问题,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些小组的成员只是凑热闹,并不会积极思考并参与活动,尝试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课堂上,可以利用学案上学生必须完成的问题,引导每个成员主动热情参与到合作探究活动中。这样也达到了从单纯地学生热闹参与转变到注重学生参与活动与思维活动的有机结合。
例如:在课堂活动三中,首先请学生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彼此间讲诉“我的一次成功经历”。学生们需要各自独立完成学案上的任务,然后分享经历,同时要对组内成员做出评价。这个活动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他们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
四、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也是实现情境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手段。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会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环境。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这节课实际上是在和初一的孩子们谈理想的问题。学生只有在信任并喜爱老师的基础上才会真实地透露自我和表达自我。我认为,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知识交流与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爱学生,教态和蔼可亲,语言生动有趣,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融入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那么,就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话,对于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就会容易。
在本课的最后一部分,教师首先进入情境,然后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关注学生内心变化,师生一起慢慢陈述内心感受。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连续回答的四个问题:1、你的理想是什么;2、你打算分几个阶段去实现,具体的是怎样的;3、在走向梦想的过程中,你觉得自己已经具备的条件;4、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你可能遇到的问题, 你的解决方法是怎样的。通过四个探究问题,师生一起努力思考,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将学生的思维活动步步引向后续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拾阶而上,让学生感悟知识,自我检验,回归生活。最终,学生们敞开了自己的内心体验,并表达了真实感受和理想,本堂课也水到渠成地落实了三维目标。
教师一定要树立情感教学的意识,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达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目的。通过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来更好地实现情境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生涯课教学中,教师平时要善于积累素材,潜心研究,从学生兴趣和实际出发,在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基础上,创设恰当探究情景,合理设计导思问题,有效使用导学案,这样就会取得比较好的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