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灵的窗户,拥抱阳光
2018-05-10何旭涛
何旭涛
一、来访者基本背景资料
小曹,女,六年级学生,主动预约。
二、来访者自诉
原来我的学习成绩还是很好的,开学时全年级考试,我排在前十名。这次我的语文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作文成绩是三类文,我不敢跟妈妈说,害怕妈妈说我,我不知道怎么办?
三、问题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小曹的父母离婚一年左右,妈妈带着她从东北来到北京工作和居住,小曹9月份开学时转入我校六年级。母女俩相依为命,互为支持,妈妈是个好强的女人,追求卓越,对自己和孩子的要求都很严格。在他们母女人生转折点的时候,小曹出现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小曹不想把这个坏消息告诉妈妈,以避免给妈妈增添烦恼。
2、个人原因:在父母离婚之前,小曹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本人聪明伶俐,学习优秀,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父母离婚之后,母女俩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北京,工作生活多重困难,又有很高的生活目标和求学目标。小曹小小的年纪同时承受着父母离异和远离家乡转入新学校的双重困难,所以一个语文成绩不好的事件就作为一個导火索,使小曹心中所有的委屈、困惑、焦虑等不良情绪都聚集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她急于想摆脱和调整这些不良情绪,所以她抓住这次主动来求助老师。
四、辅导或咨询对策
1.在小曹小小的年纪中,经历了父母离异和远离家乡转入新学校的双重困难,遇到一些心理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烦恼是十分正常的,通过辅导使她确信这一点。小曹能主动求助就表示了她想调整和改变的愿望,她自己想从多种不良情绪中走出来,走向自己能控制的生活中,走向积极的情绪中,她就会参考心理老师的建议,来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心理老师赞赏了小曹主动求助的行为。问题是个过客,它会走的,主动求助使“问题”走得更早些,否则,“问题”留在心里,对她的困扰会更加长久和复杂。
2.语文考试中作文是三类文,成绩很不好,小曹不能接受。首先,作为一个学生,学习成绩有升有降十分正常,何况小曹的特殊情况,造成了她情绪上的波动,在作文中难免会体现出来,如果自己能够接受事实,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及时调整,作文成绩会回归到她自己的正常水平内。其次,语文老师给批的分数,仅仅代表这一位老师的看法,因为老师的价值观、语文观和审美趣味与小曹一定会有不同的地方,不能说教师批的分数绝对是恰当的,也不能说小曹此次作文肯定是不好的。事实是小曹反映说有些不适应语文老师的讲授,因此小曹非常有必要去与语文老师沟通,这样更有利于她的学业进步和人际关系的成熟。小曹能够理解和答应去与老师沟通,这是解开她心结的重要的一步。
3、在离异家庭中,孩子的功能变得复杂。小曹母女为了美好生活,千里迢迢从东北来到陌生的北京,生活更加艰难,竞争更加激烈,母女俩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都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给对方添堵。小曹遇到了自己过不去的坎儿,又必须如实地告诉妈妈实情,她知道妈妈对她的学业寄予很大的期望,担心妈妈知道自己不好的成绩后,又增添一分忧愁,所以她十分为难。在健全的幸福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更有可能把自己的烦恼告诉大家,尤其是孩子,他们更多的会得到帮助,而很少会担心什么。因此,小曹作为离异家庭的孩子,更有必要把实情告诉妈妈,尤其是自己情绪上的变化,取得妈妈情感上的支持。烦恼倾诉出来了,压力就少一分;得到了妈妈的谅解和帮助,压力就又少一分。同样,妈妈对女儿倾诉生活的烦恼,压力也能减轻一些。所以说,离异家庭的孩子,在父母分开之后,可能会品尝生活的艰辛,变得落落寡欢,也可能变得更坚强,更智慧。
五、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小曹是带着困惑来的,心理老师建议她与语文老师沟通,把自己关于此篇作文的想法和得到低分后的感受告诉老师,也思考老师关于对此篇作文的评价,她听后很受启发,理解了主动表达比被动接受更有建设性,她愿意去尝试。
小曹内心深处的情绪问题得到心理老师的共情以后,她的压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每个儿童在生命的早期遇到父母离异和远距离的转学这样大的事件,都会积聚一些不良情绪,这是十分正常的,小曹主动找到老师求助,表达了她愿意并且有信心解决问题,前途是光明的,小曹增强了信心。
因为夫妻离异,小曹母女两颗好胜的心,肯定会受到一些挫折,相互倾诉,可以达到相互慰籍,相互温暖和相互支持的作用,烦恼一旦说出来就减少了一半。通过小曹向妈妈的倾诉,不仅激发了母亲的力量,而且母亲也能学到表达和调整情绪的方法,这种体验对妈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反思
学校中教师眼睛里的好孩子,他们也会遇到成长中的烦恼,这是教师们都可以理解的。他们遇到的成长中的一些问题的应对方法往往是将问题埋藏在心里,或者轻描淡写地说给别人听,他们说给同伴听,同伴往往也不知道怎样办,他们很少说给教师听,即使下了很大的决心说给父母听,父母也是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息事宁人地回避问题,只把学习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像小曹的问题,家长普遍的策略是就事论事,而不能看到事情后面“人”的问题,不能看到人的情感和行为中的问题,即使看到了,也往往无力解决。我们做教师和家长的,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和情绪,发现问题之后要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无力解决问题,要求助于相应的帮助机构,不要以为你忽视的问题,问题就能够自然消失。孩子成长中肯定会遇到问题,有效地解决一个个问题,孩子就能心理健康地成长,这是我们所有教育者的希望,也是我们所有教育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