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评价
2018-05-10陈筠熊彬宫晓洁任亚萍李金平农林琳卢慧玲赵国军
陈筠 熊彬 宫晓洁 任亚萍 李金平 农林琳 卢慧玲 赵国军
摘要:基于学生能力培养,从我校实际出发,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制定具有导向性的评价目标,根据目标,进行必要的实验教学改革以及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不仅有助于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1-0184-02
我校属于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校的主要目标。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可激发学生实验热情,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的提高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显微镜下的观察能力,掌握人体各种器官的组织结构,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医学知识打下基础。
传统的实验教学已延续几十年,其优点显而易见,教师讲解,学生操作,完成教学任务。但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越来越多,传统教学中单纯给予学生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以及社会的需求,如何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已显得非常重要;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因此,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符合当前国家和地方需求、能真正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制定具有导向性的评价目标
组织学与胚胎学属于医学基础课程,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国家对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我们设定三种实验评价目标:①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点,要求能在显微镜下辨认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及相关功能。②掌握与临床相关的知识点,要求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些临床疾病的发生原因及机制。③掌握与学科研究相关的实验技能,要求除掌握基本的显微镜等操作,也能了解与学科相关的其他科研技术。
二、根据设定的评价目标,进行必要的实验教学改革
依据三种评价目标,本着循序渐进和知识点全覆盖的原则,结合实验室现有条件,对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调整。我们把原来单纯验证型实验进行适当压缩,增加了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①验证型实验要求学生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能利用书本、课堂知识在镜下辨认细胞、组织,并能将结构与功能特点进行归纳总结。②综合型实验响应高等医学教育提出的“早接触临床”思想,可将组织学与胚胎学、解剖学和病理学等相关学科实验进行融合,形成医学形态学综合实验課。利用综合实验,将医学基础与临床知识融合,加强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整合,同时增加学生撰写临床报告等内容,丰富传统的验证型实验。③应用创新型实验以教研室教师的课题研究驱动实验教学,让学生融入、参与到教师的项目研究中,突出学生实践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三、制定与评价目标一致的评价指标,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
实验教学评价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应贯穿实验教学体系的所有环节。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和谐发展,通过评价使学生成为成功者、参与者和反思者[6],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评,教与学得到有效沟通,改变教学分离的状况。
1.教师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验或作业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师根据评价指标,对学生表现做出形成性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有助于校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过程和实验效果三个方面。①实验态度:学生实验前是否认真预习,实验纪律遵守情况,对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等进行评价;②实验过程: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独立完成实验、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否正确处理等进行评价;③实验效果: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否及时规范工整、能否对实验结果做出综合分析讨论等评价。
2.学生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针对教师的教学态度等,对教师做出有效评价,并提出中肯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态度等,对教学行为进行及时有效改进。①教学态度:教师实验前准备、实验仪器及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实验报告的批改是否认真,是否能对学生及时反馈等方面评价;②教学水平:教师对学生要求是否严格,实验讲授是否清晰,具有启发性、扩展性,是否善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③教学内容:实验授课计划,实验目标的合理性、实验设计的规范性,开设实验项目的实用性、内容的新颖性等进行评价;④考核内容:形式是否合理,成绩评定是否做到公正和科学等进行评价。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基于WEB的实验教学评价系统可以基本得到实现[7]。加快建设教研室的网络教学评价,将有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3.终结性评价。学期末,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成绩进行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做出完整的价值判断,形成等级,最终得出学生的实验成绩。
实验教学在当今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已经越来越突出,培养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8]。本实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以科学性、全面性、定量与定性评价为基本原则,根据我校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席雷平,齐晓慧,董海瑞.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实验教学评价[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6):29-31.
[2]杨虹,王智鹏,唐政维.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2011,(5):3-5.
[3]董薇.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5):52-53.
[4]孙忠梅,蔡艳嫦.地方高校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1):160-162.
[5]Tran TS,Rubio ME,Clem RL,Johnson D,Case L.Secreted semaphorins control spine distribution andmorphogenesis in the postnatal CNS[J].Nature,462:1065-1071.
[6]叶依如,叶晰,蒋庆.“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实验教学评价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16):80-81.
[7]王刚成,余凤章,李巧萍.基于WEB的实验教学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制作,2015,(14):85-87.
[8]张学琛,赵伟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验室工作[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