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注式预习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018-05-10沙佩璐

新一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年级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沙佩璐

摘 要:不论做好哪个学科的课前预习,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高质量的课前预习能够有效改善学生课上听不进去的现状,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语文是一门注重人文精神学习的工具型学科,语文课文包含着许多人文精神和理论内涵,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树立正确三观价值的帮助,尤其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更是包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不过由于小学生思想还未成熟,因此在课堂上啃读课文知识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批注式预习的应用很有必要。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提前掌握好课文的基础要点,从而在课堂上更加高效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关键词:批注式预习;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教学策略

知识学习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学习是为了使学生提前了解到知识的疑难点,课中学习则是教师解答学生疑难点的过程,课后则是学生自行巩固课堂知识的环节。作为学习的初识阶段,课前预习的质量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知识获取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预习是学生自悟自读的学习过程。小学高年级语文在阅读量和识字量上相较于低年级阶段有着较大的提升,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问题分析、概括及归纳的能力。对此批注式预习的应用和研究便显得极为重要。

一、教师应提前对课文做好预习

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1]。每一个人在学习的时候都会有不同于他人对知识的看法。每一名学生和教师都是单独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对课文的字句词段、标点、精彩语句、思想感情、课文内容都有着自身的见解和兴趣。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顺利,教师必须要先行一步展开批注式阅读,从而将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进行记录,通过大量资料文献的查阅,研究文本含义,从他人的学习经验和自我学习经验的积累过程中,理清文章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批注式预习方式,确定课堂讨论范围与文本话题。此外教师还要在开展课程教学前,提前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近况,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态度和个人对知识的见解,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批注式预习活动的帮助。

二、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批注式预习的正确步骤

(一)粗读课文,掌握文本大致内容

在进行课文的预习时,学生必须做到课文阅读流利、正确,掌握本文大致含义。为了做到这一点,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自行标注节号,并将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用红笔圈出。之后通过词典、字典查阅的方式,标出不认识、不理解字词的读法和涵义。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的流程也要紧扣主题,抓住文本提出的几个重点要素,包括事件、时间、人物和地点,并用简洁的话语描述文章大题内容。

(二)细读课文,了解文章脉络涵义

高年级小学生一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见解能力,当完成课文的阅读后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文章脉络进行反思,包括课文的书写顺序,书写时代背景以及课文表达的含义等。根据书写顺序应将课文划分为几段。通过适当地引导使学生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当然教师也要注意分层式教学的应用,为不同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预习任务。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当读懂课文的涵义和时代背景对文章哪些内容具有铺垫价值,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应当标注出文章的叙事结构衔接处,从而理清事情发展顺序。

(三)查阅文献,补全文章有关内容

文章是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作者对生活背景的理解和反应[2]。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必要搜寻与文章有关的相关资料,包括作者文本创作的时代背景灯,从而了解文章创作的缘由,加深对文章的见解。这对学生理解与分析作品由很大的帮助。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对文章发生的时代,即战国时代进行了解,获知战国七雄的背景故事,从中得知当时赵国处处受限于秦国。由于蔺相如在对抗秦国中立了大功,因此赵王十分重视蔺相如,但却导致了廉颇的嫉妒。通过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见解印象。同时通过课外资料的查询,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资料获取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既扫清学生课文理解的障碍,同时帮助学生巩固与丰富了自身知识格局。

(四)复读课文,升华文章感悟质疑

当学生完成了粗读、细读及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后,学生便能够对文章的大体结构以及引申涵义,包括文章故事背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了初步,甚至较深的见解。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在上述活动结束后,再次进行一遍课文的预习阅读,将能够建立更加深刻的知识印象。甚至可以在品读的过程中将文章优美的段落句子進行记录,了解文章揭露的道理,以及批判了什么和表扬了什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3]。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正确欣赏文章的字词句,从优秀的文章中汲取人生的道理。即便是简单的标点符号使用,也有着其应用的深层含义。学生在复读课文时,应当在课文空白处,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文章值得学习,或是需要警醒的地点。了解并理清作者字词句甚至是标点的应用意义。最后根据文章大致含义,提出对文章的改进或是反思的问题,将其批注在课文的结尾。

批注式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将情感与思维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是一种高质量,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此外在批注式预习的过程中,因学生并没有被设置任何枷锁和灌输,所以批注式预习也是学生自学模式探索,了解并创造自学价值的重要过程。当然在自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提前的了解,因此在课堂的表现也会更加优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如果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便养成批注式预习习惯,那么学生必然会受益终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晓婷.潜心批注有效预习——浅谈小学高年级批注式预习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10):82.

[2]王开颜,温小璠,宁先达.批注式语文阅读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05):50-52+56.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略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单词教学质量
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