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长莺飞,你想纪念谁?

2018-05-10陈莉莉

南风窗 2018年9期
关键词:陵园王小波墓地

陈莉莉

4月,与纪念有关。

图/茶茶

一行几个人,他们带的都是花,只有我一个人带的是纸钱,被他们笑说“俗气”。我辩称,如果有能够自如使用的钱恰巧当时也發挥了作用,他是不是不会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人们有机会读到更多他带来的文字。随着他天马行空,再多几场美妙的幻想,那么,人生是不是就更有意思?

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可真年轻啊。

他的墓地在北京昌平区,我是坐公交车去的。眼看着来了一辆公交车,我追着它跑了一小段路,气喘吁吁地。坐在车上,随着并不友好的路晃晃荡荡。下了车要走一段路,尘土飞扬,万物复苏。“王小波之墓”几个绿色的大字横在陵园显眼处的石头上。

那是4月初,人间已有了草长莺飞的迹象。北京的暮春时分跟它的秋天一样,是这座城市最迷人的时节,可能因为它的瞬间即逝,它总是不能像之于江南那样之于北京。这真是一个让人苦恼的问题。

那时候,我还没怎么读他的文字,但是他的很多金句在耳边飞,人们对他的那些话口口相传,愿意自称其“门下走狗”,而那些口口相传的词语就像是接头暗号。

多年后的2018年的4月,我去了北京另外一处墓地.是高岩的。王小波用文字与这世界经历了一番抗争,她选择直接消亡自己的生命。他俩前后相差一年,也都于4月离开。想一想,我4月去陵园的经历,都发生在家乡以外。在我的家乡,清明节和春节,女孩子是没有资格去扫墓的,人们认为,那是男人的事。

20年前,高岩21岁,大学没毕业,用煤气自绝于世。20年后,她自杀背后隐秘的可能性被推至尘嚣之上,陆陆续续有人至此悼念。之前,只有她的父母过来探望她,当年的同学生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如果高岩活着,她会是一个优秀的学者,这是她曾经很笃定的人生方向,直到现在,她的同学依然这么认为。

这个4月并不美好,风大,卷起散落在地的旧物,横冲直撞。偶尔有人还会回味月初的飞雪,以及沙尘暴,后面这位已经好几年没来北京了。丁香花的味道穿行在柳条间,混合着松树的体香,这份美好也无可替代。

在去看高岩之前的4月初,我在广州,去了秘密后院乐队的小酒馆。乐队有一首歌就叫《清明》,歌词里藏了几千年的时光。酒馆有一个规矩,每逢节气,是馆主匡笑余的场,唱与节气有关的歌。那晚看完演出,就是凌晨了,白天关闭着的档铺敞开了门,夜晚里的烟火气让人感觉不真实。第二天我去了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很多的献花,还有人写了字,大意是“和平年代的我们感谢战火中失去生命的你们”。作为重要时间节点,“1932.1.28”刻在水泥灰的墙上,它前面的空地上,人们打球、下棋、踢毽子。

后来,回想那天站在高岩墓前的心情,是抑制不住的悲凉与难过。偶尔有人过来看她,是因为她的事情被报道了出来,那么那些没有被报道出来的呢?

大概是2016年10月吧,我出差去南方。回到北京是一周以后,暖气悄不声地为即将到来的严寒提前探路。临走之前读的书在地板上躺着,王小波多少年前写的字就在那里,他说,“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这句话前面还有一段文字:我没有点灯,也没有打开铺盖,就在杂乱之中躺下,眼睛绝望地看着黑暗。这是因为。明天早上,我就要走上前往湘西凤凰寨的不归路。薛蒿要到那里和红线会合,我要回到万寿寺和白衣女人会合。长安城里的一切已经结束。

猜你喜欢

陵园王小波墓地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寻找大象墓地
王小波 你好哇,李银河
走进陵园(外一首)
浪漫王小波
在巴黎墓地徜徉
关于王小波的误读
建设陵园 缅怀先烈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