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交往空间实践探索—亲子成长与运动活力视角下的社区公园
2018-05-10胡剑锋刘畅曹弈璘
胡剑锋 刘畅 曹弈璘
1 引言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群际之间的交往是促成社会各成员、各群体之间整合的有效方式。在此期间,社会结构的分化、居住空间的分异、利益与观念的日益多元化等新问题迫切需要从社区层面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整合[1]。通过深入分析居民对户外环境的需求、户外活动类型、居民的行为关系、户外环境的功能特征及规划目标等重要问题,来强化内在作用及相互联系。
新建社区快速增长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充分保障的同时,社区公共空间遇到了诸多棘手问题。其中,人文精神缺失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显著,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然而,当下住区景观设计更多地是对中心场地视觉化的研究和探索,作为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功能型空间,其内的交往与活动却常常受到人们的忽视。这种漠视带来了住区人际交往的淡漠、社区内精神层面匮乏等诸多社会问题。基于此,探讨社区如何向积极的邻里交往空间发展也就成为必然,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提出的一个课题。
人及其活动总是具有吸引力,活动是引人入胜的因素[2]。通过增加邻里空间“公共性”活动这一关键内核,提供人与人、自然、社会及场所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活动契机,提高公民对于公共空间交往的意识,起到缓解此类问题之效,使城市与公民真正走上和谐并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 当下社会语境下社区的重建与再认识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城市居民聚集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3],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具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的特点。住地毗连的人们,认同特定的一组角色,据此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的小群体即邻里①。反映和承载邻里关系的空间即邻里空间,它是发生交往行为的空间,也是维系邻里情感关系和交往关系的社会基础,更成为人们沟通情感、舒缓情绪的方式之一。
邻里交往空间是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的公共平台,也是反映邻里关系和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人的互动关系是在特定的物理空间中,邻里间通过相互交往达到了解, 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互惠和信任是基础[4]。激发邻里间良好人际互动关系的契机是环境设施,通过环境的营造减少流动性从而促成深层次互动及交流。在邻里环境中通过功能性空间引导及亲人尺度的设置,能有效地促使居民交往行为的发生。
邻里交往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是规划合理交往空间结构及尺度的重要依据。从空间组织、行为类型以及行为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描述空间与行为的结合,才能构成居民的“角色参与”和“活动参与”。对城市及社区的生活来说,大部分的感知都来源于社区邻里的日常交往[5]。邻里交往是伴随着必要性活动的偶然行为,具有明显的及时性。根据不同人群的特征,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例如中青年群体活动基本集中在傍晚时,而老人与儿童是使用和进行邻里交往的主体人群,使用环境设施的频率也最高,老年人常进行非体力型、偏重修心养性的活动[6],儿童更倾向于在人与活动较多的地方玩耍[7]。对于儿童来说,生活即游戏,游戏给儿童提供了机体运动、认知、社会交往等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并构成完整的生活。这种完整的生活促进儿童不断地成长,促进儿童“总是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促进着儿童从“未完成之人”向着“完人”发展[7]。根据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去预见和引导将来希望在这个空间场地发生的活动,并设置好条件,才是引发活动的根本。
现实生活的社区活动空间遇到诸多挑战:已有的亲子活动空间多为粗放型场地设计,简单器械与彩色地胶便构成了儿童场地;亲子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的复杂化而被忽视,很少关注儿童不同年龄层的行为、心理以及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运动空间往往处于附属地位,多以围网式场地为主,加之被动的设计与管理。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要层次论”将人类生活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交往、自尊和自我实现5种层次。人们的心理与生理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往高处发展,住区的交往空间作为最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场所,也应使居民在心理上产生依赖与认同。
1 金辉儿童公园原场地The picture took in the original site of Jinhui Children’s Park
3 社区环境促进邻里交往的空间营造
本研究以现代城市社区环境中所缺失的重要环节“邻里交往空间”为核心关注点,以社区公园为载体,从亲子活动与运动健身活动这2个方面探讨了社区环境促进邻里交往的空间特征及设计策略。通过重庆市南岸区金辉社区儿童公园、运动公园景观设计进行实例分析、佐证并加以总结。金辉公园位于重庆市南滨路南段金辉大社区临江地块,原是铜元局码头,属金辉大社区核心的公共绿地,是重庆市主城区最大滨江内湖公园,也是南岸区十大社区公园之一。本研究之初,原金辉公园已建成6年有余,原设计注重自然生态景观,同时不乏铜元素等地域文脉展示,随着周边社区的不断建成与扩展,市民对户外空间的需求提高,城市及社区对公园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团队多次深入场地踏勘、调研,对周边社区生活进行逐点记录、分析,关注焦点落定在了“亲子成长”与“运动乐享”的概念上,分别结合公园原有儿童场地改造及二期新建用地,完成了金辉儿童公园与金辉运动公园设计建造工作。
金辉儿童公园建设利用原公园儿童板块旁的一块绿地进行提升改造,面积约1 500m2,试图通过亲子互动设计,形成交流与交往发生的契机,希望公园能重塑关于邻里的交往空间,带动社区活力,让场地的记忆与故事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设计中遇到第1个难题:原生植被的保留(图1)。设计与建设团队一致决定将所有原生大乔木作为场地记忆保留(图2),并确定与设计冲突时的调整方式,让儿童学会尊重自然、贴近自然与保护场地历史,也将此作为新儿童公园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
金辉社区运动公园位于原金辉公园东北角,面积约5 000 m2(图3)。以社区生活中普遍关注的运动康体为出发点,主题立意为“社区运动乐享”。运动公园设计摒弃围网式管理的传统运动场地模式,以此提高公园场地的利用率,并希望各功能区块之间形成有效联系,唤醒场地新的活力,也激发各年龄层人们的运动活力,满足群众锻炼的需求,同时通过户外运动促进社区互动交往,为社区打造一场最富乐趣的运动盛会。
3.1 基于年龄适应性的交往空间构建
金辉社区运动公园属于公园二期新增板块,是金辉大社区连接公园内湖的重要节点。不同于金辉儿童公园,这一块场地现状破败,无原生植物,场地本身极少的限制条件给设计团队提供了最为宽泛的构思前提。依托公园整体规划条件,以日常社区生活中普遍关注的运动康体为出发点,确立了“社区运动乐享”的主题。根据针对现有居民的调研分析,在业主单位与景观设计单位的研讨会中,希望摒弃围网式管理的传统运动场地,各功能区块之间形成有效联系,唤醒这一片土地新的活力,也激发不同年龄层人们的运动活力,同时通过户外运动促进社区互动交往,为社区打造一场最富乐趣的运动盛会。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根据居民日常不同的活动行为类型,可以将整体的运动空间进行适度的功能区域划分,合理地布置各个功能的活动场地及设施,相邻活动空间之间采用柔性边界或高差变化进行间隔,既能保持空间的相对独立性、领域性,又能保证相邻空间的通透和连接。因此,将邻里空间按功能分类,可分为儿童、中青年、老年3个组别,针对其特点设计对应的功能活动区。
2金辉儿童公园现状植物调研情况分析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resent plants in Jinhui Children’s Park
3金辉运动公园原场地景The picture took in the original site of Jinhui Sports Park
表1 根据儿童各年龄行为心理特征描述活动内容Tab. 1 Depict the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specialty of children in vaious age
儿童组:儿童的行为心理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这个阶段共同的特征(表1),参考医学界及中国现行法律对儿童年龄的界定,以0~14岁为儿童组研究对象[8],金辉社区儿童公园按年龄划分为3个阶段。
14岁以上中青年人组:中青年人在社区中活动相对较少,除日常交往活动外,主要以运动康体活动为主。金辉运动公园针对这一人群展开的设计,需要一方面唤醒中青年的运动活力,另一方面促进中青年人邻里交往的可能性,活动内容为各类体育运动、健身活动、交谈、游玩。
老年组:老人余暇时间较多,是室外空间的最大使用群体。老人的活动(表2)与儿童游戏、青年运动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老年人的活动场地宜与儿童或中青年的活动空间相结合或邻近布置,以此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也宜于老人对儿童的交往进行看护。因此在金辉社区儿童公园与运动公园中都分别设置了老年人的活动单元。这样的交往空间符合老年人的行为模式,深得老人喜爱的同时也利于小区的安全防卫。场地中小品设施的细部设计越丰富越好,增加视觉的变化刺激,色彩处理也宜鲜明和富有生气,空间感受应是安全宽敞。
3.2 基于不同人群互动关系的邻里交往空间要素设计
友好的邻里交往能在积极的空间中自然而然地发生,不同人群参与到交往关系中建立互动,并使互动性及参与性和谐统一。金辉儿童公园设计中,为使整体氛围充满童趣、具有故事线并能成为串联的记忆,选定“湖心宝藏”作为设计主题,整体平面构图、色彩搭配以及设施的选择都以此为主题。为促进邻里互动交流以及让儿童习惯于交谈和交往的模式,设计了传声筒装置,造型根据设计主题选用海洋中的章鱼,章鱼脚的数量及形态正好契合设计传声筒的意图,根据不同孩童高度设计400mm、650mm、900mm、1 200mm这4种高度,传筒有两两连接,也有三筒互通,各年龄段都可参与,直接有效地促进孩童之间的话语交流(图4)。
同时家长也可参与其中,陪伴孩子玩耍传声,分享声筒另一端的秘密,满足亲子期望。周边结合围合边界设有成人座具,支持成人对儿童的看护,同时也能为成人之间的相互沟通提供契机[9]。在儿童公园中心区,围绕原生树木设计了湖心漩涡创意坐凳,使儿童活动能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便于家长对幼儿组儿童进行监护,同时为家长提供了纳凉休憩的场所,大人融入童趣世界的同时,形成邻里交往,自然而然地打开沟通的话题,自发主动地融入到友好的社区邻里氛围中(图5)。另外,在地面设计了“跳格子”的图案,父母带着孩童一起跳格子,既是亲子间的互动,也是唤起家长童年的游戏记忆,不同的时代背景,同样的格子游戏,不一样的情景,一样快乐互动成长(图6)。
表2 老年组活动方式及内容Tab. 2 Activity arrangements for the elderly group
5 创意坐凳设计效果图The design sketch of creative sitting stool
6 跳格子设计效果图The design sketch of Lattices-skipping game
关注人与人互动交往的同时,从场地设计出发,场地被视为一个知识共享、信息传递及思想交流的互动平台,让场地懂得人的感受和行为模式。在金辉运动公园中,关注运动健身前后的行为需求,设计了“运动能量站”,为运动者提供热身器械、物件储存、户外提醒时钟、能量补给的自动售货机、篮球乒乓球置物框、休息座椅、直饮水等,建立持续便捷的运动氛围。金辉儿童公园的设计中,关注亲子活动前后的行为需求,设置了婴儿车摆放处、户外充电站、便纸箱、直饮水、成长刻度墙、绘画涂鸦墙等。利用高差挡墙设计的成长刻度墙与绘画涂鸦墙:供孩子记录每个年龄身高,与长颈鹿互动对比;作为成长记忆,涂鸦绘画墙供孩童随心所欲地书写、涂鸦、画画,绘制自我的成长(图7)。对于儿童的寓教与认知,对于运动相关知识的科普,是场地互动关系的一个研究方向。儿童跑道上玩耍时学习的数字、字母、天气等,是对人地互动关系的探索。金辉运动公园地胶设计以智慧型场地为立意,塑胶地面印制运动知识、卡路里换算表,运动指示牌、多个运动世界记录,以及运动经典语句,例如“没有热身和拉伸是一场不完整的运动”。为运动者提供的不仅仅是运动场本身,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了解更多运动知识。
3.3 多元集合式的邻里交往活动体系
根据不同地域的生活文化背景、社区中不同社会层次居民的生活行为特点,邻里空间功能将从单一化走向多元集合式发展。弹性功能邻里空间将激发多种人群参与其中,多样的功能条件也将产生更多具有活力的行为模式[10]。金辉运动公园在运动功能的选择上,从专业体育角度出发,探讨社区运动功能的多元集合式发展,其功能选择依据包括:匹配社区日常运动生活;面积大小适宜;爱好人群广泛;适合全龄人群;设施设备安全性强。通过这5个选择依据,最终从球类、田径、体操等运动中筛选出多个适合金辉社区的运动功能,并将其集合,设计利用多个聚合运动气泡的概念,形成空间分区构想,每个运动气泡具有各自运动相关功能,分别为街头篮球多功能运动区、乒乓球综合运动区、体操健身区、康体健身区、热身活动区、运动能量站、草坪互动休闲区等。运动分区结合微地形,确保道路系统的连贯,将多样运动场地灵活布局、功能叠加,并与景观相互融合,形成了弹性的运动空间(图8)。
同时遵循运动科学的角度,选择运动器械设施,适用于全身性运动,多种器械组合,覆盖全身运动15项内容。在街头篮球多功能运动区,主体为街头半篮球场地,内部通过地面划线兼顾篮球训练功能,包括折返跑、敏捷梯、跳远等(图9)。同一场地内,多样化的运动功能将激发多种人群参与其中,展现活力,提高场地使用率,促发更自然的邻里交往。
功能集合的邻里空间,要求社区环境承载部分社区社会性交往功能。社区规划中有必要提供一定的活动场所,增大居民的社会活动交往机率,金辉社区运动公园在草坪互动休闲区设置了一块木平台,可满足社区的小型公益活动需求,供居民观看表演、聚会或举行婚礼。
7 成长刻度墙设计效果图The design sketch of Growth Wall
8 运动设施设计效果图The design sketch of sports facilities
9 复合功能运动场地设计Rechecking functional playground
3.4 社区空间体系与邻里的空间归属感
交往空间归属感的营造是使居民能回归到邻里交往氛围中最为关键的核心价值。在金辉儿童公园设计中,主题立意“湖心宝藏”,呼应公园湖景的最大特征,将儿童的快乐成长比喻为社区空间设计的宝藏。顺着这一趣味的主题展开,儿童场地塑胶对原始地形进行最小程度改动,湖蓝色的铺地、地面及小品设施中,章鱼、螃蟹等形态迎合主题中对湖心的想象(图10)。在划定的范围内,空间设计通过营造与使用者认知对等的趣味和艺术化的场所特征,使之拥有认同感。
从成长的视角看,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游戏设施,对于儿童的关爱与尊重同样备受关注,金辉社区儿童公园采用成人比例与儿童比例双尺度原则,设计多种关爱儿童的设施小品,如高低座椅、高低直饮水、大小秋千座椅、大小滑梯等,从心理上建立归属感。
运动公园不再作为单一的运动场地或器械的载体,拒绝呆板的运动场所。铺地艺术化、运动场地艺术化、运动装置艺术化,打造更具活力、更具主体性、更具有标示性的艺术运动空间,是运动空间营造归属感的重要途径。金辉运动公园原创设计入口提示性标识牌,采用跑道与奔跑运动员的形象设计,7m的高度达到极具吸引力的昭示效果,重点表现运动积极向上的主题精神。地面塑胶色彩的选择上,希望运动公园更贴近自然,用蓝、绿两色作为塑胶场地的主色调,为了突显运动活力及场地富有张力的艺术特征,大部分器械、灯具、座凳都使用正红色,呈现统一的设计语言,激发运动活力,使运动使用者产生认知共鸣,轻松的运动生活、自然的交往空间营造理想的邻里空间归属感(图11~17)。
10 儿童公园设计总平面图推演过程稿Process manuscript of the site plan of Children’s Park
11 儿童攀爬滑梯Children were climbing the slide
12 儿童与家长一同跳格子A little girl was skipping the lattices with her parents
13 儿童公园概貌Overview of Children’s Park
14 运功公园主入口设计Main entrance of the Sports Park
4 社区公园—现代邻里交往的载体
邻里交往是社会交往中的一部分, 也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因素。良好的邻里交往关系可以增强居民之间的认同感和亲切感。研究侧重于从社区亲子活动、运动健身过程这2个维度,阐述促进邻里交往的空间场所构建方式。社区公园作为邻里交往发生的公共开敞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交往及社区内外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社区公园的营建,使其成为维系邻里情感关系和交往关系的载体,从而实现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其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离不开而又自然而然的部分。本研究倡导现代住区景观设计应向积极的邻里交往方向发展转变,设计应以人为本,探索面向所有居住者而创造的全新社区生活,真正实现宜居的新邻里交往空间,这一创新意识和持续性思维的最终目标就是创造属于现代的美好社区。
15 运动公园鸟瞰实景Aerial view of Sports Park
16 居民参与各项运动实景The residents were participating in various sports
17 运动知识实景The sports knowledge display
致谢:感谢给予重庆金辉儿童公园、运动公园设计建设工作大力支持和帮助的金辉地产公司项目团队,同时感谢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郝培尧老师,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给予的细心指导和不懈支持。
注释:
①参见自:王虹.市场转型时期乡村初级群体变迁研究—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某市Z村的调查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3):46-48.
②图表来源于重庆犁墨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1]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PETER M, BLAU. Inequality and Heterogeneity: a primitive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1991.
[2]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GEHL J. Life between buildings[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1992.
[3]王兴中,王非.国外城市社会居住区域划分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2001(3):31-32.WANG Xingzhong, Wang Fei. The model of social residential area division in foreign cities[J]. Urban plann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2001(3): 31-32.
[4]孔绥波.城市化进程中建构社区互动空间的探索[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3):124.KONG Suibo. Exploration of building community interactive spac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J].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1, 29(3): 124.
[5]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WANG Xiaodong. Daily communication and non-daily communication[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5.
[6]林勇强,史逸.城市老人公共休闲行为初探[J].规划师,2002(7):81-84.LIN Yongqiang, SHI Yi.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public leisure behavior of urban elderly[J]. Planner, 2002(7): 81-84.[7]万丹.从住宅小区中的游戏空间看儿童游戏权利的实现[J].早期教育(幼师版),2017(6):11.WAN Da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s of children’s games from the game space in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J]. Early Education, 2017(6): 11.
[8]沈萍,邱灿红.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11):23.SHEN Ping, QIU Canhong. Study on the open space of Children-friendly Cities[J]. Modern city research, 2014(11) : 23.
[9]赵衡宇,孙艳.基于介质分析视角的邻里交往和住区活力[J].华中建筑,2009,27(6):175-176.ZHAO Hengyu, SUN Yan.Neighborhood interaction and residential activit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analysis[J]. Huazhong Architecture, 2009, 27(6): 175-176.
[10]王渝柯.当代公共空间中看与被看的关系研究—住区邻里空间探悉[J].华中建筑,2008(7):67.WANG Yuke.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eing and being seen in the contemporary public space—neighborhood space in residential district[J]. Huazhong Architecture,2008(7):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