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前外语教师科研参与状况及影响机制调查研究
——以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

2018-05-10寻阳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外语文献研究

寻阳

(曲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1.0 引言

教师科研是教师为探讨教育问题和促进专业发展,依据课堂和教学环境而开展的系统性学术探究(Borg,2013;Anwaruddin & Pervin,2015)。教师科研不仅影响着教师的信念、知识、态度、技能和课堂实践,而且也影响着学生和教育机构的信念、知识和行为(Borg & Sanchez,2015)。尽管教师教育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发现有效的方法来影响教师科研这一行为(Borg,2006;Gray,2013;文秋芳,2002),但是,国内外多数一线教师在科研问题上仍处于困惑和困境之中,科研与教学脱节(Borg,2013;夏纪梅,2009;寻阳等,2014;马艳,2016)。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但研究发现他们对科研存有畏惧心理,积极性不高(寻阳,2016)。研究生群体是中小学教师的后备力量,虽然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热点,但实际上英语专业研究生在科研动机、科研兴趣、学术活动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存在不足,相关教学指导、科研训练、科研环境等还不尽人意(王雪梅,2014)。

籍此,本文以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英语教育硕士)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来调查分析基础教育阶段职前外语教师的科研参与状况、影响因素及其科研活动系统的内在机制。作为我国外语学科高层次师资后备军的代表,英语教育硕士对学术阅读的认识不仅影响自身的学习成果,还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学生。

2.0 文献综述

2.1外语教师科研的内涵及特点

教师科研即教师研究(teacher research),指教师围绕自己工作而开展的有系统、有目的、自我批判式的探究(Cochran-Smith & Lytle,1999),是对外语教学的本质、规律、方法、环境、效果、问题及其相关的人与事的探究,是从业者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的一门教育科学(夏纪梅,2012)。

与其他研究相似,外语教师科研也需要教师来确定研究问题、收集相关信息(即数据)、阐释信息并得出结论。但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教师科研以改进教学为目标,研究问题基于教学实践,研究过程寓于教育教学之中(Borg,2013)。第二,教师成为研究者,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和研究对象转变成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教师自主、自治、自我发展的途径之一。

教师参与科研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指教师阅读和利用科研成果,另一种指教师做科研来探讨和了解他们的教学实践(Borg,2013;Anwaruddin & Pervin,2015)。孟春国、陈莉萍(2015,2016)对高校英语教师文献阅读情况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和跨案例分析,指出文献资源对于课堂教学与研究实践的提升起着中介作用。

2.2 国内外外语教师参与科研的状况及影响因素

近年来,中外学者对外语教师科研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外语教师对科研的认识、参与科研的情况及影响因素。

一些研究者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对科研的认识(Borg,2006,2009;陈燕、钟玲,2017),发现大学英语教师将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相联系,持有实证主义科研观(Borg,2006,2009;Kutlay,2013)。

对大学外语教师科研状况的调查研究显示,教师缺乏科研动机,缺少开展科研的相关知识和技能(Borg,2006);教师在阅读和做科研方面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Borg,2009;Kutlay,2013);教师几乎不利用科研成果来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很少有教师为了专业发展而阅读专业文献或参与科研(Anwaruddin & Pervin,2015)。

影响外语教师科研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就内因而言,教师缺乏科研方法和科研技能(Borg,2009;Edwards & Burns,2016)、对科研在教师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Borg,2006)、没有阅读和使用科研成果的兴趣(Borg,2009;Anwaruddin & Pervin,2015)等都影响了做科研的积极性。胡萍萍和陈坚林(2014)调查了38位访问学者和在职博士生,发现阅读效率低、缺少阅读策略、文献管理与批判思维能力不强等都影响了学术阅读质量。

在外因方面,缺少时间、管理机构对教师科研认识不足、缺乏组织支持和经费支持等成为影响教师参与科研的主要因素(Borg,2006,2013;Tabatabaei & Nazem,2013)。胡萍萍和陈坚林(2014)等指出,缺少阅读时间是阻碍教师科研的首要因素。Borg(2009)进一步研究发现缺乏图书资料、文献难以理解、同伴不做科研都会对外语教师做科研产生负面影响。同时,Borg(2009)也分析了外语教师做科研的三大主要原因:为了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问题和有助于专业发展。

2.3研究存在的不足

虽然人们采用了恰当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研究等,对外语教师的科研状况进行了探讨,但由于长期以来大学教师是科研的主力军,所以目前的研究更多关注了大学外语教师的科研状况,而对中小学和职前外语教师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Borg,2006),我国对基础教育阶段职前外语教师的实证研究则更为少见。这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相去甚远,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外语教师的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理论视角方面,多数研究只是对外语教师的科研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解释影响科研参与的因素时,多数学者缺乏系统性,仅有个别研究涉及了科研参与的发生机制(孟春国、陈莉萍,2015)。如若从根源上提高中小学外语教师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需要掌握职前外语教师科研参与的发生机制。

3.0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文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调查分析:

(1)职前外语教师参与科研的状况如何?

(2)影响职前外语教师参与科研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职前外语教师科研参与活动的作用机制如何?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山东省某师范大学的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研一)30人和研究生二年级(研二)10人,共40人,均为女性。其中6人接受了随后访谈,4人(L1、L2、L3、L4)为研一学生,2人(L5、L6)是研二学生。

3.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参照Borg(2009)的《英语教师的科研观调查问卷》和孟春国、陈莉萍(2015)的《高校英语教师调查问卷》,我们编制了《职前外语教师科研状况调查问卷》和《职前外语教师科研状况访谈提纲》。前者内容包括多项选择、开放性问题和《内外因对职前外语教师科研参与的影响五级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786)。同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来深入了解职前外语教师的科研观、科研参与特点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活动理论的概念框架(Engeström,1991),系统阐述职前外语教师科研参与的活动机制。

3.4 数据整理

鉴于数据的多样性,本文采用多种数据处理和分析方式。针对多项选择获得的数据,我们用图表的方式呈现结果并进行分析。利用SPSS19.0来分析五级量表中职前外语教师科研参与影响因素的水平。开放性问题和访谈质化数据的分析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按照外语教育科研观、阅读和利用科研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开展科研的情况及影响因素等几个主题来分析职前外语教师的科研状况和水平。

4.0 数据分析与讨论

4.1 职前外语教师参与科研的状况

为了分析职前外语教师参与科研的状况,本研究调查了受试使用中外文数据库与期刊的情况、阅读文献的频率、(不)读文献和(不)使用科研成果的原因,以及做或不做科研的原因。

4.1.1 中外数据库资源与期刊使用情况

职前外语教师使用中外数据库情况见下表:

图1 中外数据库使用情况

上图显示,职前外语教师经常使用的数据库是中国知网(97.5%),其次是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47.5%)、Elsevier(20%)、超星数字图书馆(20%)、EBSCO(15%)、维普中文数据库和SAGE(7%)。显然,职前外语教师更倾向于使用中文数据库,尤其是中国知网。访谈得知,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知网专业性强、内容丰富、便于使用;而登陆外文数据库的速度较慢,有时无法获得全文(L2)。

为了调查职前外语教师对中外文期刊的阅读情况,调查问卷提供了18种以外语学习和外语语言教学内容为主的中文期刊,其中72%为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板)。外文(英语)期刊有16种,85%为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调查发现,受试经常阅读的期刊见图2:

图2 中外文期刊阅读情况

从图2来看,职前外语教师明显偏向于阅读中文期刊,70%的教师经常阅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和《外语界》,经常阅读《现代外语》的占42.5%。对于外文期刊,35%的职前外语教师表示基本不阅读,阅读量最多的为System,也只占27.5%,外文期刊阅读量明显不足。与其他专业不同,因为受外语语言学习的影响,外语专业学习者在阅读外语文献方面更有优势,理应更好地利用外文期刊来获取信息。但事实说明,我们的职前外语教师没有利用和扩大这一优势,这不仅对外语教育研究不利,也失去了提高自身英语语言水平的机会。

4.1.2 阅读文献的频率

从阅读文献所用时间来看,40人中每周阅读文献在5小时以下的有16人(40%),5~10小时的有11人(27.5%),11小时以上的有13人(32.5%)。可见,多数受试用以阅读文献的时间不足。结合访谈数据,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职前外语教师的文献阅读没有规律。研二学生L6说:写论文时读文献多一些,平时不是每天都读文献。

另外,通过“你经常阅读专业文献吗?”的回答,我们了解到有12.5%的职前外语教师“很少”阅读,77.5%的“有时”阅读,只有3位(占7.5%)“经常”阅读,没有人频繁阅读文献。“有时”意味着:一周一两次、可能是一周一次、不是有规律地阅读文献。这说明,77.5%的职前外语教师不经常阅读文献,阅读文献只是偶尔进行的科研活动。

我们由此推断出,绝大多数职前外语教师的文献阅读量不足,有的甚至严重不足。他们不重视文献阅读,还没有养成经常阅读文献的良好习惯。但是,阅读文献是一种能够激发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实践的方法(Borg,2006)。因此,这种状况对外语教学、科研以及个人的专业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4.1.3 (不)读文献的原因

除了3位经常阅读文献的学生以外,有37位受试说明了不读文献的原因。而40位受试均表达了读文献的原因。见下表:

表1 (不)读文献的原因

在不读文献的原因中,读不懂文献(64.9%)和对读文献不感兴趣(35.1%)是主要原因。例如,L2说:我只对有关教学方法的文献感兴趣,而对其他文献兴趣不大。L3感到发表的论文研究方法复杂,数据多,难以理解。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多数职前教师对文献阅读不积极。

读文献的原因中,为论文选题做准备(92.5%)、借鉴研究思路与方法(77.5%)、文献参考与引用需要(67.5%)和老师的要求(52.5%)均超过了半数,为主要原因。毋庸置疑,职前教师的文献阅读以完成学业为中心,并非为了了解学科发展。

作为较高水平的外语学习者,英语教育硕士面临阅读科研文章和学术书籍的高层次要求。毕业后,该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将成为中小学外语教师。这一调查结果为今后的外语教师教育敲响了警钟。

4.1.4 (不)做科研的情况及其原因

对于做科研的情况,调查发现40位职前外语教师中,只有一位学生发表过一篇文章。在“你经常做科研吗?”的回答中,“从不”做科研的有9人(22.5%),“很少”做的24人(60%),“有时”做的7人(17.5%),没有人经常或频繁做科研。访谈数据显示,职前外语教师很少做或有时做的科研活动主要涉及:写文献综述、收集语料、寻找研究题目等。除了准备毕业论文以外,没有人就明确的选题开展系统研究工作。受试对不做科研的原因进行了说明,见图3:

图3 不做科研的主要原因

图3显示职前外语教师不做科研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研究什么(80%)、不知道如何做(72.5%)和英语语言知识不足(57.5%)。其他原因还包括没有时间(22.5%)、缺少合作者(20%)、没有兴趣(12.5%)、缺乏专业指导(12.5%)和汉语能力限制(10%)。对于不知道写什么和怎样做科研,L1是这样解释的:自己能想到的选题别人都早已研究过了,文献内容要么读不懂,要么就是话题反复研究,没有创新。

说到不做科研的原因,L4认为:

“同学们多数不把搞科研放到重要位置。我也读书了,但没有动笔自己写过,所以不知道写什么。其实学校挺支持我们做科研的,听说发表文章会加分和奖励,但我们的确不知道怎么写,我希望能跟老师一起做,从中了解做科研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L5的解释涉及了以上提到的多个原因,她说:

“我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学校虽然对科研有奖励,但缺少人给我们指导,自己的英语知识掌握的有限,对有些语言现象也不知道怎么分析。说实在的,我就想安安稳稳地写完论文毕业,没想过搞科研,也没听说招聘的时候要看科研。”

从字里行间,我们发现尽管学校大力支持学生搞科研,但个人知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限制致使他们在做科研的路途上举步维艰。

在对“科研工作像什么?”的回答中,他们用了这样的比喻:科研工作像啃硬骨头;像画地图,要求严格、细致地工作,准确无误;像摸石头过河,一步步探索;像创造发明一样;像爬山,有一个目标,选择不同的方法达到这个目标;像跑步,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力;像农民种庄稼,很枯燥;像蜜蜂筑巢,过程艰难,但结果甜美;等等。从这些比喻中我们看出,他们仍持有实证主义科研观(Borg,2006,2009),对科研具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同时也抱有一定的神秘感,认为科研工作是探险,前途未知,工作艰辛而枯燥。

对于“如果你要做科研,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的回答,他们的选择依次是:课程学习需要(33人)、促进个人专业发展(26人)、改进教学(16人)和个人兴趣(8人)。见图4:

图4 做科研的主要目的

82.5%的职前外语教师认为做科研是为了课程需要,而出于个人兴趣的只有二成。这说明职前外语教师做科研是被动的应付,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尽管如此,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多数职前外语教师把做科研当作专业发展和改进教学的一种方法,相比于Anwaruddin & Pervin(2015)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反映出职前外语教师潜在的科研目的良好。

4.2职前外语教师参与科研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设计的《内外因对职前外语教师科研参与的影响五级量表》主要包括影响职前外语教师科研参与的内因和外因。内因含有个人意愿(3项)和自我效能感(10项)两个方面,外因涉及同伴影响(3项)、教学影响(3项)和学校激励制度(5项)三个方面。

表2 内外因对职前外语教师参与科研的影响

表2数据显示,除了教学影响因素(M=4.158)以外,其他内外因素的均值没有超过4,自我效能感(M=3.075)和同伴影响(M=3.017)较低,个人参与科研的意愿不强(M=3.450),学校的激励制度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M=3.915)。

访谈数据对以上内外因的影响进行了补充说明。L5说:“我对科研有心理恐惧,没有信心自己能搞出什么科研。同学们在一起有时也谈科研问题,但没有想过自己能搞。”L6则说:“对科研有需求,但是需求不强烈,主要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L1这样认为:“要说国家和学校也挺鼓励我们搞科研的,但申请国家奖学金要求有CSSCI文章,这太难了,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说到同伴是否相互支持搞科研的问题,L2说:“同学之间不好意思谈论自己写文章的事情(v24的M=2.775我经常大方地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意愿)。感觉同学们都挺忙的。”L4非常诚恳地说:“其实我们学习的时间还是很多的,但就是抓不紧,聊天、逛街、上网占了我们很多时间。”调查因素中有三个项目是关于教学影响的,v3(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课程对我科研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v4(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我科研能力的提升)和v5(授课教师或导师对我科研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这三项的均值都超过了4。这说明教学对职前外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正如L3所说:“学院开的课程对了解科研很有帮助,比如:张老师的课就让我们了解了常用的一些科研方法,李老师要求我们读了一些教学类的文章,了解了我们可以写的一些专题。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除了老师讲课,就是学生做PPT。”

总体而言,尽管课程教学有助于职前外语教师的科研参与,但教学方法仍有待于改进,科研激励机制不现实、自我效能感较低、个人意愿不强烈和同伴的负面影响限制了职前外语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Borg(2009)研究也发现外语教师会受到同伴科研态度的影响。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既然鼓励职前教师搞科研,学校就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可行的实施办法,要让多数学生看到希望,才能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提高科研能力。

4.3职前外语教师科研活动系统的作用机制

通过前面的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职前外语教师的科研参与程度受个体内因和社会外因的影响,适合采用Vygotsky的活动理论加以分析(寻阳,2013),因为活动理论关注特定历史环境下教师个体对各种调节方式的内化和利用(Johnson & Golombek,2011)。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活动理论模型(Engeström,1991),为阐释职前外语教师科研参与机制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径。

该活动系统模型把个体的活动和更大的社会文化结构结合起来,包含有三个核心成分(主体、目标和共同体)和三个次要成分(中介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主体(Subject)是参与活动的个人或集体;目标(Object)是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共同体(Community)由有共同活动目标的个体组成;共同体受具有约束力的规则影响(Rules);分工(Division of Labor)指的是参与活动的个体之间横向的行动和互动以及纵向的权利和地位的分配。在主体、目标与工具等核心要素中,主体能动性至关重要。活动理论的模型里面有三对相互关系存在于主体、目标和共同体之中,即主体—目标、主体—共同体、共同体—目标。主体通过中介工具的中介作用对目标发生作用,主体通过规则的中介作用对共同体发生作用,共同体通过分工的中介作用对目标发生作用。目标在三个关系的作用下最终形成活动结果(Johnson,2009),而且各个成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基于Engeström的活动理论模型和本研究的数据,笔者构建了职前外语教师科研活动机制图(见图5)。在此活动系统中,各要素紧密相连共同作用,共同推进职前外语教师科研活动的发展。

图5 职前外语教师科研活动系统的作用机制

在以上模型中,职前外语教师作为活动主体,其科研意愿、科研目的、科研观和科研自我效能感起着关键作用。他们通过文献阅读、课程学习、科研方法等中介工具,对科研参与目标发生作用;职前外语教师通过学术规范和科研激励机制的中介作用,对同学与教师共同体发生作用;师生共同体通过教学实践与论文写作分工的中介作用,对科研参与目标发生作用。科研参与目标在各种关系共同作用下,最终产生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等专业发展结果。

职前外语教师对科研过程的理解、对科研意义的认识以及对实际困难的评估与处理均影响目标指向与达成,进而带来不同结果。职前外语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预期目标与结果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二是提升科研能力,三是促进专业发展。科研能力是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所应具备的相关素质,主要包括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与整理文献的能力、生成与厘定概念的能力、提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和对学术前沿的敏感力等(文秋芳,2002)。

职前外语教师参与科研所使用的工具包括文献资源、研究方法、课程学习、外语教学反思、外语学习经历、学术报告等。这些物化与心理工具的中介作用促成了科研参与目标与结果的实现。如若职前外语教师能够开展同伴合作或师生合作,就能够充分发挥科研共同体的作用,进而克服科研无助感。

就整个活动过程来看,目前职前外语教师的科研参与程度与科研能力的发展,会受到文献阅读、科研意愿、自我效能感、同伴和师生科研合作、课程学习、学术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如果职前外语教师在这些方面达不到较高的发展和积极的体验,就无法实现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的目标,最终导致他们的思想冲突和科研身份认同危机。

5.0 结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分析了我国职前外语教师参与科研的状况和影响因素,发现他们文献阅读和利用的数量和质量均不尽人意,阅读文献主要来自中文数据库和中文期刊。而且,由于不知道研究什么、不掌握研究方法和英语语言知识不足,致使他们不敢涉足科研工作。究其原因,科研激励机制不现实、自我效能感较低、个人意愿不强烈和同伴的负面影响等内外因限制了职前外语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最后,基于Engeström(1991)的活动理论模型,探讨了职前外语教师的科研活动系统的作用机制。

[1] Anwaruddin, S. M. & N. Pervin. English-language teachers’ engagement with research: Findings from Bangladesh[J].ProfessionalDevelopmentinEducation, 2015,41(1):21-39.

[2] Borg, S. Conditions for teacher research[J].EnglishTeachingForum, 2006,4:22-27.

[3] Borg, S.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Research[J].AppliedLinguistics, 2009,30(3):358-388.

[4] Borg, S.TeacherResearchinLanguageTeaching:ACritical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5] Borg, S & H. Sanchez (eds.).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onTeacherResearch[C].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5.

[6] Cochran-Smith, M. & S. L. Lytle. Relationships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Teacher learning in communities[A]. In A. Iran-Nejad & P.D. Pearson (eds.).ReviewofResearchinEducation[C].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1999.

[7] Edwards, E. & A. Burns. Language teacher action research: Achieving sustainability[J].ELTJournal, 2016,70(1):6-15.

[8] Engeström, Y. Activity theory and individu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J].ActivityTheory, 1991,7(8):6-17.

[9] Gray, C. Bridging the teacher/researcher divide: Master’s-level work in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J].European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 2013,36(1):24-38.

[10] Johnson, K. E.SecondLanguageTeacherEducation:ASocioculturalPerspective[M].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11] Johnson, K. E. & P. R.Golombek.ResearchonSecondLanguageTeacherEducation:ASocioculturalPerspectiveonProfessionalDevelopment[M].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12] Kutlay, N. A Surve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view of research[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 2013,(70):188-206.

[13] Tabatabaei, O. & Y. Nazem.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research[J].TheoryandPracticeinLanguageStudies, 2013,3(3):521-532.

[14] 陈燕,钟玲. 学术文献阅读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J]. 山东外语教学,2017,(2):48-54.

[15] 胡萍萍,陈坚林. 高校英语教师学术阅读的质性调查研究:阅读观念、策略与困难[J]. 外语界,2014,(4):71-78.

[16] 马艳. 国外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的社会文化转向 [J]. 英语研究,2016,(3):132-139.

[17] 孟春国,陈莉萍. 活动理论视角下的高校英语教师研究实践与认知[J]. 现代外语,2015,(10):705-714.

[18] 孟春国,陈莉萍. 高校英语教师学科关注与文献阅读的研究——活动理论视角[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5):97-106.

[19] 王雪梅. 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研究生的研究能力现状调研[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18-24.

[20] 文秋芳. 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国外外语教学,2002,(4):12-17.

[21] 夏纪梅. 论教师研究范式的多样性、适当性和长效性[J]. 外语界,2009,(1):16-22.

[22] 夏纪梅. 外语教育的学科属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J]. 当代外语研究,2012,(11):43-45.

[23] 寻阳. 我国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4] 寻阳,孙丽,彭芳. 我国外语教师身份认同量表的编制与检验[J]. 山东外语教学,2014,(5):61-67.

[25] 寻阳. 我国中学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外语文献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