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项目学习方式促进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落实
——以《丝绸之路》为例

2018-05-10中关村第四小学许萍

新校长 2018年2期
关键词:表现性丝绸之路讲解员

中关村第四小学 许萍

《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文中既有丰富的历史地理资料,又有对张骞本人的刻画描写。四年级的学生通过自读预习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开辟的意义等。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的有效达成,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

结合学生学情及阅读能力培养目标,《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将采用项目学习方式,让学生处于真实的情境中,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下周一(6月29日)第三节课时间,请四(2)班同学分成15个小组,作为“丝绸之路小小讲解员”,为一、二、三年级同学讲解你眼中的丝绸之路,小组讲解时间5分钟。

在这个真实的项目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综合课文及资料中的多项信息来准备讲解“我眼中的丝绸之路”的过程,即培养学生“建立多个信息之间的关联,整合多方面信息进行解释”的阅读能力的过程,这是以项目学习方式进行深度学习的关键。那么,通过项目学习方式,怎样具体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落实呢?

一、依据学情、学业标准确定学习目标

《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语文)》指出的四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能力形成解释方面表现为:能对文本中句、段的表达形式做出符合文意的解释,能根据文本信息,对事件、现象、因果关系等做出合理解释;在做出评价上表现为:能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进行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

根据索罗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初级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向中级具体运算思维阶段过渡,由单点结构向多点结构过渡,也就是四年级学生在形成解释时正在从建立单一事件的因果关系,逐步向可以同时处理几个相互孤立的信息,建立关联过渡。

SOLO认知发展阶段和解答层次

四年级学生可以细读文本,根据关键词句,展开合理的联想,结合单个相关素材,形成合理解释。但是大多数同学的解释过于“细碎”,不够综合与概括。因此根据学业标准、学生能力水平,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1.围绕“作为小讲解员,为低年级的学生讲解丝绸之路”这个问题,利用文本资料,梳理讲解框架,概括讲解内容,并能够建立多个信息之间的关联,概括综合多方面信息进行有理有据、有条有理的表达。

2.学习依据“丝绸之路讲解员”讲解内容表现性评价标准与语言表达表现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反思与改进。

二、依据思维导图进行整体概括

本次学习根据维恩图进行变形,设计了《丝绸之路》信息组织图。根据这份思维导图,学生将阅读课文以及资料中零散的信息,通过图表的形式进行归纳和整理,使结构有条有理,又具有清晰可视化。

《丝绸之路》思维导图

同学们通过思维导图,将“我眼中的丝绸之路”讲解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提炼了信息要点,并综合各项信息,在大脑中的横线上,写出了对这一部分的整体感受与思想观点,这个过程就是边读边思的过程,也是阅读元认知的过程。例如,在准备讲授“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一部分时,学生主要概括了被俘、软禁、逃脱三个相关素材,并联系三个内容,表达了对张骞的赞美——忠诚,不忘任务。

三、依据表现性评价促进批判性思考

为了将讲解内容组织得更有条理,表达更加综合深刻富有个人独特体会,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丝绸之路小小讲解员”讲解内容表现性评价标准,可以将“看不见”的学习力转化为“看得见”的行为表现,这一过程,让学习“可视化”。开发表现性评价对教师来说是对教材的研究过程,直接指向目标的达成和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来说更可以通过评价单,发挥更大的能动性,促进自我反思与进步。

“丝绸之路小小讲解员”讲解内容评价单

讲解内容表现性评价标准分为三个方面:概括准确,解释充分,建立联系、综合表达。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根据表现性评价单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最后同学们综合所有信息,形成整体思考,写成“丝绸之路讲解词”。

利用表现性评价标准进行改进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过程,因为学习的意义在于过程中不断依照标准去创造高水平、高质量的学习成果,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的不断努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独自改进的过程,逐步了解到,真实生活中,第一次的尝试都不可能是最高水平,不断改进的过程才是真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四、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公众讲解

为了要面向一、二、三年级同学进行讲解,同学们在完成讲解词的基础上,自己联系低年级班主任说明讲解目的、确定讲解时间。为了讲解更加精彩,同学们讨论了以下演讲标准:

“我眼中的丝绸之路”小小讲解员讲解评价标准

同学们根据讲解表现性评价标准,进行练习和改进。为了把自己的读书成果及思考展示给低年级的同学们,学生们自觉地意识到要不断向优秀靠拢。因为这个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为了考试通过和老师满意,学生们认识到了学习过程本身的意义。

总结:以项目学习方式进行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从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入手——为低年级学生讲解“我眼中的丝绸之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围绕“讲解员”的角色,阅读课文,上网搜集资料,设法解决相关问题。在两个评价标准的帮助下,学生不仅仅在课堂里进行学习,更把学习的触角延展到了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不断对照改进,达成标准,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的信息,而是不断建构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从而将阅读学习引向深入。

猜你喜欢

表现性丝绸之路讲解员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我当小小讲解员
数感的表现性评价维度与评价任务的开发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我是小小讲解员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