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MOOCs框架中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探微

2018-05-10程福干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学教学模式英语

程福干

(1.上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444;2.安徽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风起云涌的慕课(MOOCs)消解了教育领域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概念,而各种形式的翻转课堂同样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创新。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气息,英语无用论、学英语只为获取证书等质疑声甚嚣尘上,高校“减学分”“砍课时”“缩编制”等措施应运而生。大学英语课时普遍趋于紧张,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已经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因此开展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

一、hMOOCs的“线下+线上”混合特征

基于学习理论分类的慕课(MOOCs)主要包括有 cMOOCs、xMOOCs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hMOOCs三类。cMOOCs中的c含connectivism之意,cMOOCs典型项目有CCK、Mobi-MOOCs等;xMOOCs中的x一般认为由edX发展而来,也有观点认为x代表单词eXtension,意为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及拓展[1]。国际三大平台Coursera、edX和U-dacity就属于此类型。有学者从多方面系统地总结了cMOOCs与xMOOCs的差异[2-3]。二者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是:cMOOCs基于关联主义,侧重知识构建与创造,强调创造性、自治性以及社会网络学习;xMOOCs基于行为主义,侧重知识传播与复制,强调微视频、小测验及作业等学习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为人熟知的慕课并非cMOOCs,而是xMOOCs[4]16。虽然cMOOCs带来教学法的创新,但因其要求颇高,后来逐渐淡出,让位于如今占主流的xMOOCs。而xMOOCs课程模式的主要操作流程是:学生观看视频然后提交作业,在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后,获取学分或者证书[4]46。显然,xMOOCs教学模式缺乏师生现场互动,违背因材施教原则,遮蔽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hMOOCs是对前两种慕课的扬弃和发展,其中h有hybrid之意,典型项目如圣何塞州立大学的混合教学实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rmando Fox开创的SPOC课程项目。作为hMOOCs的典型课程项目之一,SPOC自2013年面世以来,已被不少国内高校试点采用。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音译为“私播客”,意译为“小规模限制性线上课程”),秉承hMOOCs核心理念,与hMOOCs一脉相承、一以贯之。hMOOCs重视将MOOCs与传统教学结合,既重视知识的复制与传播,又重视知识的建构和师生多空间交互。它采用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的方式,面向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学生先在线上自主学习,再回到线下参与课堂讨论或由教师辅导答疑,既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重视课堂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从互动情况看,hMOOCs背景下,无论是学生与资源、学生与学生,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都较强。所以说hMOOCs的出现,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新型慕课课程形式的产生,它体现出既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又重视教师教学指导的混合教学思想。美国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凯西·桑迪恩认为,hMOOCs是MOOCs发展史上继cMOOCs和xMOOCs之后的第三个重要里程碑,称其为MOOCs 3.0[5]。国内也有学者展开了关于hMOOCs的教学研究,如郑雅君等人[6],张宙[7-8]等人的研究。

hMOOCs所体现的教育思想适合当前中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实际,使得慕课与传统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成为可能,为慕课在高等教育中广泛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如何将hMOOCs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有利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

二、hMOOCS框架中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探讨

从本质上说,我们要设计的hMOOCs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特殊的翻转课堂形式。因为翻转课堂是让充分的学习准备发生在课外,让深入的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发生在课内。教师角色开始从“讲台上的圣人”向“学生身边的导师”转变[9]58。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特别重视师生的互动性与教学材料的丰富性,因此翻转课堂势在必行。为此,笔者立足于hMOOCs框架,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来设计教学模式,其中每个阶段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分别完成相应的任务。

(一) 课前任务

1.教师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和课程做出宏观分析。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主体,教师在授课前要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等诸多因素。课程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分析重点难点等。核心环节是hMOOCs视频制作,因为翻转课堂的切入点就是微课视频。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微课视频,而非传统课堂上的教师讲解。教师可以利用国内外现有的慕课资源,再进行校本化设置后使用,亦可以自主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hMOOCs资源。如果教师进行自主开发设计,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教师与技术员之间的通力协作。制作视频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团队与学校网络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对于计算机素养很高的英语教师而言,也可以尝试独立制作。制作视频常采用的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o,Youcam,Free Screen Recorder等。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式原则。设计教学流程时要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核心理念。问题不宜庞杂纷乱,要简约精致,兼具吸引力和深度,同时在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起到自然过渡的桥梁作用[10]。

第三,慕课讲授方式上尝试采用对话形式。设置两个或多个教授之间、教授与多个学生之间就特定话题进行针锋相对的探讨与论证,从单口相声转变为群口相声。乔纳森·哈伯将这种慕课的效果描述为,“我们似乎站在角落中偷听各个专家之间的争论,并从中吸取、捕捉到大量知识,兴奋与刺激之情溢于言表……近距离观察教授之间的观点碰撞,要比聆听一位遥远的导师的谆谆布道更具吸引力”[9]71。

第四,设置大量的交互式练习。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往往难以持续集中注意力,在设计慕课教学时可以使用交互式练习和测验,这样,频繁的互动联系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如,在视频中时而暂停几次,要求学习者回答问题后才得以继续进行。建议这类题目不要太难,否则会加重学生认知负荷[11]。

2.学生方面。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教师在网上发布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疑难问题,不建议学生发帖求助或请他人帮助,这样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而削弱自我探索欲,要求学生要力求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个人无法解决的难题,可汇总后在正式课堂上反馈给教师。

(二) 课中任务

1.教师是课中阶段的主导者,负责收集学生课前学习的反馈情况,对其中大大小小的知识点进行条分缕析,归纳总结,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向学生布置下次新的学习任务。在此阶段,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从事翻转课堂研究的先驱亚伦和伯格曼发现,学生最需要老师的时候,并非课堂内老师讲解知识的时候,而是学生做作业遇到难题和困惑的时候。这证明翻转课堂有其合理性和重要性[12]。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花很多时间讲解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已经上传视频,学生课前可以在线反复观看。教师在课堂上应突出强调重点和难点,并选取代表性例子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多启发学生思维,避免填鸭式灌输,提高课中效率。

2.学生在此阶段应该将课前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反馈给教师,积极主动与教师交流,通过进一步实践,使知识真正内化吸收。同时,与同伴之间开展协作和讨论。学生们相互帮助,彼此借鉴学习,必然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 课后任务

1.教师通过布置作业,或者举行单元测试,使学生对已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这些流程可以在线进行。并将学生的完成情况记录存档,以便以后进行因人指导。

2.学生既要在线完成作业或测试,也要在线下经常开展实践训练,比如大学英语的口语训练等。俗语说的“功夫全在课堂外”不无道理,自控力强而且学习得法的学生必然进步更快。

三、模式效果的实证分析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在安徽省某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验。从该校财经学院随机抽取了三个样本班级,从以往的期末考试成绩发现,这三个班学生的成绩不相上下。这三个班的学生人数都在50人左右。实验中将一班作为控制组,实施传统教学;二班作为实验一组,实施xMOOCs教学,三班作为实验二组,实施hMOOCs混合教学。两个月之后举行测试。借助统计工具对三个班听说读写四个测试模块成绩的平均值、标准差进行了计算,并分别进行了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xMOOCs、hMOOCs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一组采用的xMOOCs教学模式总体效果不如传统教学模式,只有在听力方面收效显著,这是因为学生接触听力视频材料较多的缘故。而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自控力不强,平时的学习训练不理想,因此在读、说、写三方面都出现均值成绩低于控制组的情况,并且,说和写差异较明显,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训练口语和督促检查平时作文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采用hMOOCs教学模式的实验二组在听说读写四个模块的成绩上都高于控制组,尤其在听、读成绩上差异较为显著。可见,“线上+线下”的hMOOCs混合教学模式值得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加以推广。这启示我们,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翻转课堂的重要性,改进完善视频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又不能让翻转课堂挤占学生太多课后时间,布置的任务不宜太重,问题难易度要适中;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这也是hMOOCs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师要了解大多数学生的自控力和学习动机,加强辅导和管理,进一步改进学业评价和激励机制。

四、结语

慕课面世以来,许多教师担心慕课是在革自己的命,因此对开展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不太热心。实际上,hMOOCs大学英语混合教学凸显了教师的不可或缺性,将网络视频教学和教师课堂辅导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且被实践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广大大学英语教师若能善用该模式进行日常教学,无疑会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让-查尔斯·庞马隆,伊夫·埃佩尔布安,克莱尔·图里.如何设计优质慕课:探索慕课未来的商业模式[M].韩微,李丹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7.

[2]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3]焦建利,王萍.慕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74-75.

[4]白宇飞.MOOC:宏观研究与微观探索[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16.

[5]SANDEEN CATHY.Integrating MOOCs into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The emerging“MOOC 3.0”era[J].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 2013(6):34-39.

[6]郑雅君,陆昉.MOOC3.0:朝向大学本体的教学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14(1):5-9.

[7]张宙.高职行业英语教学MOOC3.0模式探究[J].中国ESP研究,2015(2):37-45.

[8]张宙.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6(2):75-80.

[9]乔纳森·哈伯.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M].刘春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0]王薇,屈社明.信息技术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无效成因及有效策略[J].安康学院学报,2015(2):122-125.

[11]黄明,梁旭,谷晓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89.

[12]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大学教学模式英语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读英语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