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插秧机应用及故障分析处理

2018-05-09徐子涛陈一帆杨寿祥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年4期
关键词:使用情况维护保养作业

徐子涛 陈一帆 杨寿祥

摘要:通过对保山市现有水稻插秧机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全市水稻插秧机应用上的总体情况,找出保山与全国先进地区在插秧机应用上的差距和插秧机使用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总结出一些正确的维护保养、操作调整、作业方法、转移方法。目的是让购机用户和操作手能够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操作插秧机,保障插秧机的长期持续正常运行,最大程度的保护购机用户和操作手的权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使用情况;维护保养;操作调整;作业

中图分类号:S22391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8.04.034

0引言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我国水稻生产中耕作和收获环节机械化作业已覆盖较大面积,但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缓慢,水平依旧很低,目前仍然以人工栽插为主,已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水稻生产技术迅速提升[1],国内外不同品牌的水稻插秧机迅速占领国内水稻种植市场,据统计,全国插秧机生产企业上百家。由于插秧机品牌众多、型号繁杂,加之购机户素质参差不齐,带来了维护保养、操作调整、规范作业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1全球水稻机械化种植情况

全球水稻机械化种植主要有两种模式[1],即机械化插秧和机械化直播。两种机械化种植模式各有优势、特色和制约因子。机械化插秧能部分解决水稻生产季节与品种生育期的问题,移栽后返青快、抗倒性好、病虫害少、适应性较广,但需要费时费工的育秧环节;机械化直播有作业效率高、节本省工、操作简便的特色和优势,但是存在用种量大、成苗差、杂草控制难、易倒伏和后期早衰等劣势。

1.1国外水稻机械化种植情况

国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根据其水稻生产特点选择和采用适合自己的机械化种植技术。现在國际上实现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国家和地区种植的方式和品种类型较为单一。如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以机械化水稻直播为主,而日本和韩国则以机械化插秧为主。在欧、美、澳大利亚等国,由于稻田面积较大,水稻品种多为粳型常规稻,为防止鸟类等危害种子、控制杂草和防止土壤返盐对出苗的影响,多采用水稻机械化直播方式。直播时多采用大型高速拖拉机或飞机撒直播,播种时用种量很高,一般200~220 kg/hm2,种子成苗率低,仅在30%左右。由于这种方式存在用水量大、成苗率低等问题,不适合我国水稻生产实际。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以机插秧为主,品种类型主要是常规粳稻,机插秧比例达到92%以上[1]。

1.2国内水稻机械化种植的起步与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水稻种植的主要方式还是以人工移栽秧苗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引进消化,我国水稻的种植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历了机械化抛秧、机械化插秧和机械化直播三种水稻机械化种植方式,其中90年代发展的机械化抛秧技术在手工移栽的传统水稻栽培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同时以机械种植为代表的现代稻作技术还未形成的现状下,部分缓解了水稻生产技术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抛技术逐步被机插和机直播淘汰;水稻机插和机直播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21世纪初同步发展起来,南方稻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为特征的机械化直播稻面积迅速扩大,据统计,1998年全国机直播面积就已达到2951万hm2[2],但是由于机械直播稻存在成苗差、杂草控制难、易倒伏和后期早衰等问题,现在主要分布在单季稻和连作早稻种植区域;北方稻区的黑龙江、吉林,南方稻区的安徽、江苏等省机插技术发展迅猛,机插水稻以其高产量(据统计,单季稻地区机插水稻比人工栽插水稻增产5%以上,双季稻地区可增产20%以上)、高稳定性、秧苗返青快、病虫草害少等诸多优点得到广大农户的支持和应用,机械化插秧技术迅速发展,机插秧面积持续扩大,据统计,1998年全国机械插秧面积就已达到9417万hm2[3],黑龙江农垦的机械化插秧程度在80%左右,江苏省、贵州省分别在15%、1%左右,全国的机械化插秧程度在6%左右。

1.3保山水稻机械化种植情况

保山地处我国的西南部,是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辖三县一区一市,属低纬度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 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共7个气候类型。

保山市的水稻种植面积102万亩,分布于35个万亩以上和64个万亩以下较平坦的“坝子”和部分山区[4],面积比较分散,约60%左右的水稻可以进行机械化生产,大约612万亩左右,保山市的水稻机械化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经历了从纯人工、畜力操作、部分环节机械化、水稻全程机械化以及目前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6万多亩规模的5个阶段,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6%,但是机械化插秧的比例只有59%,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2保山市水稻插秧机概况

2.1保山水稻插秧机发展历史

保山水稻插秧机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2.1.1第一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开发出东风2S洗根苗插秧机及配套的农艺技术,当时开发出的技术是用传统育秧方式育出的秧清洗秧根后,再放在插秧机上移栽到大田上,该技术可以说是现代高速插秧机及其配套技术的雏形,保山当时也引进了该技术进行试验,但是由于该技术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拔秧、洗秧根耗费人力太多,在拔秧、洗秧、插秧过程中秧根不同程度受到损害,秧苗用插秧机移栽到大田后出现死秧及秧苗返青期长,插秧机运行过程中在栽秧台的排秧过程比较繁琐等,这些技术难题一时无法解决,导致该技术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难以大规模推广。

2.1.2第二阶段

20世纪90年代抛秧技术的试验示范。保山当时引进抛秧技术进行试验,由于该技术未完全成熟,人工抛秧均匀度差,机械抛秧喂秧辅助人员较多,抛秧受风雨、整地等影响较大,抛秧后水稻通透性较差,病虫害较多,影响水稻产量,因此该技术未能在保山大规模推广。

2.1.3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农业部农机化司和江苏农机局共同开发生产出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及配套的农艺技术体系,并在全国范围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以保山市农机推广站2005年首次引进东洋PF455S步进式插秧机及其配套技术为标志,随后的八年时间里在全市的几十个乡镇展开了不同规模的试验示范,试验面积从两亩开始发展到数百亩。

2.1.4第四阶段

2014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规模化推进,以保政办发【2014】27号“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关于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意见的通知”为标志,自2014年至2018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专项发展资金。从2014年首台水稻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在保山出现,到2016年底发展到水稻乘坐式高速插秧机33台,手扶步进式插秧机120台,水稻机械化生产规模从几千亩发展到6万多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初具规模。

2.2保山市水稻插秧机品牌、型号

截至2016年12月保山市现有水稻插秧机153台,其中乘坐式插秧机33台,步进式插秧机120台。品牌型号分别是:常发2ZC-6A双缸汽油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常发2ZS-4HB单缸汽油步进式插秧机、碧浪2ZF-430手扶式单缸汽油步进式插秧机、久保田2ZGQ-6D三缸柴油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久保田2ZS-4单缸汽油步进式插秧机、井关2Z-6B2三缸柴油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洋马2ZGZ-4单缸汽油乘坐式插秧机、富来威2Z-455单缸汽油步进式插秧机、东洋PF455S单缸汽油步进式插秧机。

2.3保山市水稻插秧机分布情况

保山市水稻插秧機主要分布于全市范围的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具体分布情况如下:隆阳区37台、施甸县20台、腾冲市(县级市)67台、龙陵县7台、昌宁县20台、市直属单位2台。

3水稻插秧机的使用情况分析

根据对保山市范围内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经销商的跟踪调查,对现位于保山地区的各种插秧机的使用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3.1水稻插秧机现状

全市153台各种型号插秧机目前大部分状态正常,有些用户拥有的步进式插秧机由于乘坐式插秧机的替代,目前处于替补或者闲置状态,例如:隆阳区的农盛、福洪、利民三个农机合作社现在都拥有数量不等的步进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近一两年来的作业都是以乘坐式插秧机为主,非常零散的田块、较小的田块、沟坎太大的田块作业才会使用步进式插秧机。

3.2水稻插秧机的运行时间

全市范围内的各型插秧机在每年的5~6月运行,因气候条件、前茬作物不同、产业结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五县区水稻机械化移栽时间有先有后,最早开始栽插一般在每年的5月上旬,最后栽插的在6月上旬,农时节令是立夏开始到芒种结束,大约30天左右的时间。水稻栽插时间比较紧张,为了抢节令插秧机每天的作业时间都在8~12 h左右。

3.3水稻插秧机的使用及常见问题

大部分拥有插秧机的用户多数是在正式作业前一个月左右开始维护保养插秧机,对整机进行润滑、调整、试运行,但是这个过程不同用户的保养水平各不相同,一部分用户对机械的常识、性能、结构比较了解,操作调整和规范作业水平较好,机具维持正常状态的时间比较长,且机具不容易出问题,出了问题也能及时的加以解决;另一部分水平较差的用户,只对机具进行简单润滑调整,甚至于不进行作业前保养调整,或者是边用边调整,这部分机具维持正常状态时间就比较短,并且经常容易出问题,直接影响机具作业、作业收入和作业面积的扩张。近几年保山市内就发生过几起因为购机户没有认真深入了解插秧机的情况及其配套技术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给购机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例如:部分购机户购买插秧机后不认真学习掌握维护保养、规范作业和调整技术就盲目运行,导致机器损坏严重,部分严重的几乎报废;有些购机户购买插秧机却无法育出合格的盘秧秧苗,无秧可栽,无法运行,导致出现到经销商处退插秧机的情况。

4水稻插秧机的保养、调整、作业

4.1保养

掌握机具的正确保养方法对机具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1)检查油面。每天作业前检查燃油箱油面、发动机机油油面以及液压油油面,如有不足,及时添加。

(2)检查部件。每天作业前检查机器各部件的螺栓是否松动或者掉落,发现问题及时拧紧或更换,避免影响其他零部件的正常使用。

(3)检查插秧部件润滑情况。每天作业前要注意给插植部分传动箱、侧支架、插植臂加润滑油,先打开注油塞口,然后将黄油和机油按1∶1的比例注入每个注油口约02 L。

(4)检查秧针。

每天作业前、作业中都要注意经常检查秧针与插植叉是否变形,若发现有变形,可以用“一字起”进行简单校正,撬开插植叉张口,同时将秧针校直并且与插植叉平行,秧针与插植叉之间的间隙在1 mm左右。

(5)按期更换机油。

更换发动机机油,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时间更换机油,一定要在热机情况下,将插秧机发动机内的机油放干净,切记排放要彻底。在完成该步骤之后,拧紧放油螺母,注入新机油,新机油的注入量以达到机油箱1/2的位置为理想用量。更换周期:第1次更换机油大概在20 h左右,如果有使用超过50 h的插秧机必须更换发动机机油。插秧机发动机机油可以在摩托车修理厂购买四冲程相同标号的机油。

4.2调整

掌握机具的正确调整方法对保证水稻插秧机的插秧质量至关重要。

4.2.1株距、取苗量调整

首先必须根据农艺要求,计算出所插水稻品种需要的基本苗数也就是每亩穴数、每穴苗数,有两个简便计算公式如下:(1)每亩栽插穴数=66667/(行距×株距),注意行距与株距的单位都是cm,结果的单位是万穴,比如某插秧机行距为30 cm,株距为14 cm,通过计算得知每亩栽插穴数=66667/(30×14)=159万穴;(2)每亩栽插苗数=每亩栽插穴数×每穴苗数,比如每亩栽插穴数为159万穴,每穴苗数为25苗,通过计算得知每亩栽插苗数=159×25=398万苗[5]。根据计算的结果对机具的株距、取苗量、栽秧台横向移动速度进行调整。

4.2.2插秧深度、土壤软硬度调整

插秧机一般采用薄水浅栽原则,也就是“不漂不倒,越浅越好”,一般插秧深度在05~2 cm之间。按照以上原则,根据大田的泥脚深度、土壤比阻调整机具的插秧深度、土壤软硬度,调后要进行试插,一直要到满足相关要求为止才能进行大规模作业,作业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插秧机运行中的动态情况是否有变,如果有变化要及时进行调节。

4.3作业技术

作业技术的娴熟掌握能够保证插秧机的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直接影响机手的经济效益。

4.3.1作业方法

在插秧机技术状态良好的前提下,载秧台装好盘秧后,根据水稻品种及农艺要求,对插秧机的株距、苗数、栽插深度等参数进行调节,试插一段后再调整,直到达到相关农艺要求。步进式插秧机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的作业方法基本相同(如图1)[5]。面积小的田块、不规则田块、高差太大的田块采用步进式插秧机作业,其他田块使用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作业。插秧机的作业方法是从田块长边较直一侧开始,两个端头各预留两个插秧部宽度,便于插秧机调头。下田后,空转插秧部至载秧台运行至最末端停止机器,将准备好的标准秧块装入载秧台,试插一段观察插秧情况,没有漏秧、漂秧、堵塞等情况即可进行作业,如果不正常必须进行调整。插秧机沿直线前行至前轮接近田埂调头,机身平行于已插秧行,插秧部距离紧邻秧行30 cm(机身侧有标杆指示),前行约两个插秧部宽度再次作业,周而复始至剩最后一趟。将插秧机出田位置的反方向端头作业完后,作业预留的最后一趟,最后作业出田。田的端头采用倒车方式作业(倒车至插秧部距离田埂10~20 cm开始作业至端头作业完),机器作业每一趟都尽量保持直线,插秧机在不规则田块的作业如图2所示。

4.3.2转移方法

为保证机具及驾乘人员的安全,乘坐式插秧机上、下运输车或较高田埂时,必须坚持“正下倒上和低速垂直通过”的原则,也就是前进方向下,倒车方向上,低速垂直于田埂缓慢通过;插秧前须将待栽秧盘运至田头展开,使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随起随运随插,做好避雨防晒处理,防止烈日伤苗,防止雨淋后秧块散脱;田间行驶、路上行驶、货车驮运行驶、上下田埂时,必须将载秧台锁紧开关调到锁紧位置,防止载秧台意外落下造成机具损坏;手扶步进式插秧机田间转移时一定要注意将插秧臂移到收回位置,不能在栽插位置,否则容易在移动中损坏秧针

4.3.3操作注意事项

作业时油门必须加至作业位置;主变速手柄采用“先慢后快”的原则,先慢速插秧,如果一切正常,可以适当加快速度,载秧台上的秧必须及时补充;发现出现漏秧、漂秧时,必须停机检查调整,解决故障后方可作业;如果不慎遇到石块、砖头等硬物,或者由于插秧机秧针变形卡到苗箱、导轨等,会导致插秧机插植臂受到过大的阻力而使机器发出异常声音(离合器牙嵌的“滑牙“现象),听到异响须立即切断动力,发动机熄火,然后取出异物,解除故障,变形部位调整好后方可正常作业。

4.3.4盘秧安装方法

每天开始作业初装秧苗或者秧苗全部插完重新装秧苗时一定要按要求进行(许多用户未按要求做),插秧机下田摆放好位置后,要将栽秧台移动到右边末端或者左边末端(最右侧或者最左侧)迅速停止栽秧台移动,然后再开始装盘秧,以保证插秧机作业取秧苗时不会出现漏秧问题。

5水稻插秧机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在正常保养和维护的前提下,水稻插秧机运行过程中依然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操作人员了解,并熟练掌握解决的方法。

5.1高发故障及解决方法

5.1.1插值臂出现异响

插秧机插值臂出现“卡塔”声异响,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育秧准备时,底土、盖土、底肥、壮秧剂等材料准备时没有认真过筛或者过筛筛孔过大,造成盘秧内有石子和较大硬颗粒,在插秧机运行时插植臂被异物卡在取秧孔无法运转,此故障经常会导致秧针变形或者秧针打断,此时必须迅速停机熄火,取出卡住的异物,细查秧针有无变形或者断裂,必须彻底排除故障,才能继续作业。

5.1.2出现堆秧缺秧现象

插秧机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缺秧、堆秧现象,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下一些原因:(1)盘秧土壤水分过多导致盘秧土壤粘在秧爪上推不出去;(2)栽秧台两块盘秧接口处翻卷形成堆积,导致取秧口无秧可取;(3)盘秧土壤水分过少过硬,导致秧爪取不下秧苗;(4)秧苗太高,压秧杆调节到最大位置仍然不能解决秧苗堵塞在取秧口的问题。解决办法如下:原因(1)和(2)可采取晾晒盘秧减少水分,取出秧爪上堆积的秧苗,去掉盘秧接口处秧苗的方式解决问题;原因(3)可采取向盘秧喷水增加水分含量的方法解决;原因(4)可采用用修剪钳修剪过高秧苗的方法解决。

5.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5.2.1缺秧

对秧苗和机械的处理方法如表1所示。

秧苗发育不均、出苗不齊和严重播种不均匀横向去掉发育不良或出苗不齐的部分后再进行栽植增加取苗量(即减少机器的横向传送次数)

播种量偏少遵守中、小苗和成苗的育苗准则以消除播种不均匀现象增加取苗量(即减少机器的横向传送次数)

苗床太浅、扎根不良和苗床过软增加苗床厚度使苗床变得更干硬一些缩小苗床压杆与秧苗之间的空隙以免秧苗从栽秧台滑落或溃散

苗床过厚(1)切掉一部分以使苗床厚度在25~3 cm之间(2)插秧前应对秧苗进行浇灌以改善滑动状况调节苗床压杆与苗床之间的间隙,增加取苗量

插秧爪磨损插秧爪磨变形推出装置变形推出装置不能完全推出检查插秧爪和推出装置校直插秧爪的弯曲部分

校直推出装置的弯曲部分

换上新的插秧爪和推出装置

5.2.2出现浮秧和插秧效果欠佳

水稻插秧机工作过程中出现浮秧和插秧效果欠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2。

除以上常见问题外水稻插秧机的其他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见表3。

6结论

根据作业环境计划作业量,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合理选择好水稻插秧机是每一个购机户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熟练掌握插秧机的维护保养知识、正确调整方法、正常作业方法和简单故障处理方法是每一个购机用户或者操作手必须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的技能。只有选择好了适合自己的水稻插秧机,彻底掌握了水稻插秧机的保养、调整、操作、作业方法,加之对机械化插秧前的大田耕整技术、盘秧育秧技术都能熟练掌握,才能很好的进行水稻插秧机的作业,才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和作业的效率,进而保证作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德峰,陈惠哲,徐一成.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北方水稻,2007(5):13.

[2]久保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久保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使用说明书[Z].2012:44.

[3]王金武.三江平原水稻田间生产机械化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3.

[4]郑家文.市场经济呼唤我们必须用理性思维来指导农业生产[Z].保山市农业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材料汇编,2015:66.

[5]云南省农业厅.机插水稻技术问答[Z].昆明,2014:44.

(03)

猜你喜欢

使用情况维护保养作业
作业
湖南郴州话中的“起”
济南市高新区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与使用调查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