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内8家消费金融公司增资 汹涌“补血”凸显行业竞争加剧
2018-05-09闫军
闫军
近日,重庆百货发布公告称,拟决定出资约6.34亿元,认购5.6亿股参与马上消费金融的第三轮增资。《投资者报》记者从马上消费金融方面了解到,除了重庆百货公布的增资计划,目前还有其他投资者参与认购,待增资事宜获监管层批准后,马上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将由当前的22.1亿元上升为40亿元。
去年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大爆发,业务亟需拓展,增资需求强烈。《投资者报》记者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近半年来已有至少8家消费金融公司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注册资本金,有的公司则是成立以来多次增加资本金或者采取多样化增资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对于密集增资的原因,中邮消费金融方面向记者表示,“增资潮”的出现一方面因为各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的注册资本金都较低,从3亿元至20亿元不等;另一方面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使得资本金与业务发展现状不匹配,增资成为企业良性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此外,行业出现密集增资,也反映出市场与股东方对消费金融公司的信心,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股东存款和同业拆借。
“增资潮”迭起
各相关公司年报数据显示,成立短短几年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已“渐入佳境”,去年利润翻倍的不在少数,中银、招联和捷信更是迈入“10亿元俱乐部”。持牌消费金融红利凸显,引得资本蜂拥而至。
刚刚启动新一轮增资的马上消费金融CEO赵国庆表示,公司的核心能力构建可以维持持续高成长性的内在驱动力。基于此,马上消费金融吸引了众多雄厚资本的竞相追逐。
事实上,从去年年底以来,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开启了竞赛“增资”。去年12月11日,华融消费金融的股东合肥百货发布公告称,拟参与对华融消费金融的同比例增资扩股,将后者注册资本由当前的6亿元增至16亿元;同月25日,捷信消费金融的增资申请获得天津银监局批复,注册资本从70亿元增至80亿元;同期,兴业银行对兴业消费金融按持股比例增资1.32亿元,兴业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至为7亿元。
到了今年,这股势头有增无减。1月4日,中邮消费金融增资申请也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据悉中邮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10亿元变更为30亿元;同月12日,招联金融增资至28.6亿元的申请获得深圳银监局批准;到了3月,中原消费金融获批增资,注册资本金由人民币5亿元变更为人民币8亿元;4月16日,中银香港发布公告,中银香港旗下中银信用卡公司向中银消费金融按股权比例增资约4.331亿元,中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8.89亿元变更为43.89亿元。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亿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5%。由于业务规模受限于资本金规模,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又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能吸收存款,所以增资就成为必然选择。
想要做大做强,成为消费金融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的主要原因。中邮消费金融方面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注册资本金的增加,首先有助于提高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助力公司更好地抓住行业发展机遇,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其次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信用评级,获取更充足的资金以支撑快速发展;三是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形象,深化与外部机构的发展战略合作。
拓展多元增资
不过,《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除了上述股东注资,目前也有不少消费金融公司采取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发行ABS(资产证券化)产品募资等形式来丰富资金来源结构,满足资本需求。
2017年11月,招联消费金融斩获首笔外资银团贷,额度高达11.5亿元,是迄今为止国内消费金融公司中获得的首笔外资银行银团贷款。今年4月,招联准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并已完成3笔拆借业务,累计金额3.1亿元。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同业拆借作为融资渠道之一,消费金融公司须连续盈利两年,才可获得准入资格。目前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消费金融公司并不多,仅北银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以及招联消费金融等6家企业。
今年4月,捷信消费金融宣布发行总金额为15亿元的第一期金融债券来获取资金支持。据悉,其已获得监管层批准的金融债券总额为35亿元,在两年有效期内,捷信可自主选择时间分期发行。第一期15亿元的捷信消费金融债券期限为三年,票面利率6.74%。
不过,虽然增资可选择的途径逐渐增多,但是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公司因成立时间、经营成果等方面有硬性要求,新设立的公司难以在初创期满足审批条件,真正能实现发债、同业拆借等形式融资的公司凤毛麟角。
开启行业洗牌
數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不含房贷)约在8万亿元左右,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2万亿元。在巨大的市场面前,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目前已有20多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开业,其中八成为银行系。
相对于看似如火如荼的行业前景,消费金融公司既面临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短期又难以摆脱“多头共债”等行业挑战。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经过前几年的迅猛发展,消费金融行业已初步形成了几家头部平台,形成技术、场景介入、风控等先发优势,行业或将开启一波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