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09付跃超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5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培育农民

付跃超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一体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有效途径,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但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着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培训的认识不到位、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培训条件较差、培育机制不健全,培育对象不精准,培育效果不佳、农民面临较多风险,其成长环境有待改善,运行管理机制有待优化、培训项目、内容、模式不能适应改革创新的需求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对策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呈现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的特征,尤其是现代农业建设发展所需的人才奇缺。只有进一步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展现代农业、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一体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通过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与合理配置,为城乡劳动力统筹提供前提条件,让农业、农村的吸引力日益提高,使一部分高素质的劳动力愿意留在农村,从而带动更多有志、有识之士加入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军,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为切实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保证十三亿多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还得依靠农民,特别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有效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仍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这也必须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才能最终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科教兴农战略能否实施的关键。为现代农业培育能够掌握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能够操作使用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农业向产前、产后延伸,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型经营体系的核心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由之路。

4.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逐步提高农民素质,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培训的认识不到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为的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村发展,一方面因一些部门和地方的领导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认识上的偏差,缺少必要的配合与支持,执行无力;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又要照顾农事、家务,参加培训的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科技培训与发家致富的关系认识不到位,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主动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的积极性,可用的学习工具落后,这严重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

2. 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培训条件有待改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数量有限,导致培训机构设施陈旧、落后,实验、实践条件无法适应新型产业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因培训缺乏有效的整体指导和全面协调,引起各类培训主体缺乏统筹安排,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后期跟踪服务工作没到位,培训所学知识、技能难以指导生产经营活动;作为个体的新型职业农民,产供销自主,政府及培训机构对他们的产供销缺乏协调指导,导致农民、农产品处于劣势地位。

3. 培育机制不健全,培育对象不精准,培育效果不佳。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扶持政策“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但因机制不健全,管理上缺位,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多半只为完成任务,培育效果不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硬件设施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培育方式单一、有些领导不重视,没有充分发挥出新型职业农民带头致富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培训后期辅导、咨询服务不到位,达不到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现实需求;新型职业农民培对象终身化、自然村化、片区化、凑数化的现象严重,参加培育的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加上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失衡,年龄大者居多,乡土实用人才奇缺,现代农业发展后继乏人。

4.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面临较多风险,其成长环境有待改善,运行管理机制有待优化。新型职业农民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市场,主要借助的是自主创业,因此他们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风险,这直接导致有些农村后备劳动力不务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涉及到人社、科协、保险等多个部门,政府对各类、各部门的培训整合、协调难度很大,经费不足,培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新型职业农民所需求的知识、技能不匹配,没有建立完善好长效学习机制和互助学习机制,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

5. 培训项目、内容、模式不能适应改革创新的需求。培训项目陈旧,赶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培训模式单一,仍以理论培训、田间操作指导为主,无法满足职业农民岗位复杂、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生产经营型的职业农民、社会服务型的农民和专业技能型的职业农民,他们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差别很大,但对他们的培训内容大同小异,无法达到培训的目的。

三、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

1. 提高认识,齐心协力。一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做好新型职业農民培育的目标、任务、阶段、政策、措施、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逐步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各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齐心协力,细化培育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及时发现、研究、解决培育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统筹协调推进培育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宣传力度,政府通过多种媒体、全方位地、广泛地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各项惠民政策,详细介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意义和具体内容,让农民切实了解它并接受它,让农民真正明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目的是帮助他们致富、过上幸福生活,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营造出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良好环境。

2. 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改善培育条件。一是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费筹措渠道,强化培育资金专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统筹政府、社会、民间的培训资源,整合好各种培训资源和资金,联合办学,统筹管理,有序运行,通过政府主导,运用市场机制,积极鼓励、大力扶持社会力量规范办学,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建共享的办学格局;二是健全培训保障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逐步形成职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和地方财政要合理规划资金使用,紧抓重点,并扶植多元培育主体,逐步建立农科教统一协调的市场培训机制,积极制订、完善培训政策,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3. 改革创新培育机制,精选培育对象,提高培训效果。建立有效的培育机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整合资源,统一协调各类培训机构,创建多元化培育机制。逐步完善考核机制,推行分类认证管理,形成以素质能力为依托,以證就业、以证创业的新局面,对持有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的农民政府要在资金、贷款、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二是精选培育对象,严格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认定。精选的重点培育对象是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回乡务农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青壮年农民工,从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招录的农村有志青年,培养一支创业能力强、技能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现代农民队伍。

4. 加强培育管理,创新发展出路。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建立好培育平台。选拔科技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突出的人才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师,提高教学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建立专门互联网、农业咨询机构、农业专家热线、农业技术讲师团等平台,与培育学员跟踪联系,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后续服务;二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利用好农村的自然资源、生态和环境资源,重点扶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拓宽产业路径,扩大就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探索农业后继劳动者的培养途径,引导乡土人才向新农村流动。政府要加大引导、宣传力度,配套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让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管理的人才在农村扎根,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5. 创新培育方式,提高培育效果。一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化、标准化水平,统筹好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二是加强培训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精选培训对象、培训载体、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做好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工作,以农村人才结构优化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三是分类做好专业技能和资本复合型的职业农民、社会服务型的职业农民和专业技能型的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专业技能和资本复合型的职业农民注重创业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的培育,社会服务型的职业农民注重专业技术、沟通技巧、协调能力和品质的培育,专业技能型的职业农民注重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的培育,采取“农学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扶助新型职业农民适应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市场变化的需求,真正提高培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涌,戴国宝.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3(05).

[2]胡林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07).

[3]韩娜.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作者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培育农民
耕牛和农民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