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探究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5-09张朝晖严超群
张朝晖,严超群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0 引言
随着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高职院校招生生源的多元化,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分类培养成为目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教育观念,结合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根据学生的生源类型、学习能力及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因素,创新和实践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构建适应人才分类培养的保障体系,为每类学生成才服务。
1 人才分类培养的必要性
1.1 职业教育改革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纲要》)强调,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要改革创新、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最根本的是要树立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的观念,并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纲要》指出要树立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观念,鼓励个性发展,多样化培养人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014年6月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职业教育要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以上重要论述,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要切实树立“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的观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分类培养和分层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适应学生多样化成才成长的要求。
1.2 企业多元化人才需求
1.2.1 国内层面
目前,我国综合交通运输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高速公路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突飞猛进;高速铁路和省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方兴未艾。企业亟需大量一线施工技术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试验技能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铁十二局三公司、中建五局隧道公司等深度合作企业分别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了“试验检测”和“安全技术管理”订单班。
1.2.2 国际层面
陕西省境内现有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等特级总承包资质企业7家,这些企业借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进军并不断拓展全球国际工程市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2014年,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两家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分别与学院联合开设“交通土建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国际工程订单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3 生源多样化客观要求
近几年高职院校加大分类考试力度,分类考试人数逐年增多。2017年学院招生实际报到人数6621名,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招生(以下简称“普招”)3710名,占招生总数的56%;单独考试招生(以下简称“单招”)2911名,占招生总数的44%。单招生源中,普通高中考生2488名、三校生(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266名、农民学历提升班30名、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订单班40名、村镇干部班87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以下简称道桥专业)2017年招生189名,其中三校生104名,占55%。各类生源的知识文化基础、综合素质水平呈现差异性和多样性。高等职业教育要积极适应招生制度改革,推进分类教学改革,实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样化成才需要。
2 人才分类培养的教育指导观念
人才分类培养的指导观念为“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这一教育观念认为人才是多样化的,只要热爱祖国,有社会责任心,勤奋工作,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就是人才,职业教育者只要充分相信人人都能成才,就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出彩。
“人人成才”指人的才能虽然受先天遗传的影响,但环境和教育是成才的关键。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每一位学生成才服务,只有在集体教学的情境下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不同的人提供适合的教育,才能使每一类学生获得成才的机会,最终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多样化成才”指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对社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成才培养要多渠道、多模式、多类型,为各种人才的成长铺就广阔的道路,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职业教育理想。
3 人才分类培养的工作思路
首先,道桥专业的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教育观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其次,按照道桥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根据企业订单班对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结合学生的生源类型、学习能力及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因素,确定道桥专业多样化人才分类培养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第三,根据多样化人才分类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结合企业岗位职业标准和学院一流专业教学标准,编制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
第四,及时开展新生专业教育,唤醒学生的成长意识和发展意识,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前途树立信心,并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为基础,进行分类培养的专业方向选择。
最后,扎实推进道桥专业分类教学,开展专业诊断改进,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道桥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工作机制。
4 道桥专业开展人才分类培养的优势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道桥专业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学生规模、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具有开展人才分类培养的优势。
4.1 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丰硕
学院道桥专业2006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被列为财政部、教育部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专业;2014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及学院重点优势建设专业,一系列的重大建设项目为道桥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探索提供了经验积累、资金保障和发展平台。
4.2 校企合作广泛深入
道桥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理念,依托学院“百县千企”校企合作平台,聚焦“大交通”行业,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50多家交通土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世界五百强和中国五百强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近3年共建立6个企业订单班,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3 学生生源稳定充足
学院道桥专业开设于2002年,平均每年招生195人,现有在校学生586人,近三年第一志愿报考率都保持在100%,新生报到率达到94%。该专业连续15年累计为国家公路交通建设事业培养296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十三五”以来,交通运输业持续突飞猛进,必将迎来新一批人才需求的浪潮,大力推进道桥专业的快速发展。
4.4 师资队伍“双师”素质高
道桥专业教学团队现有教师28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1人;所有成员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16人,“双师型”教师26人;教学团队中现有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1人、二级建造师4人,所有教师均有工程一线工作经历。近几年,师生完成公路交通产学结合项目20多项,承担教研教改和科技研究项目30多项,发表各种论文160余篇。
4.5 实验实训条件区域领先
道桥专业坚持自主发展和校企共建的模式,完成了中央财政支持道桥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和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训条件建设任务,投资400万元的校内道桥铁路实训基地正在建设中。现有道桥工程检测实训中心等3个实训中心,下设14个相关实训室,总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设备资产总价值2360余万元。道桥专业在实训用房面积、仪器设备数量和质量、实训室管理等方面在西北地区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为道桥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提供了实验实训条件保障。
4.6 专业教学优质资源丰富
学院已经实现互联网校园全覆盖,道桥专业所有专业课程均开展了线上线下“三段式”混合教学。学生可在混合教学平台使用项目化教学信息化资源(课程教学文件、工程图片、录像视频、虚拟仿真、试题检测、交流讨论以及作业系统等),开展“泛在”自主学习。
5 人才分类培养探索与实践
道桥专业探索、实施人才分类培养经历了从学院内部简单分类培养到校企订单分类培养,从开设专业到成立海外国际班等不断创新完善的过程,最终构建了道桥专业“二五三”的分类培养模式。
5.1 普招与单招生源分类培养
2012 年以来分类考试招生比例逐年增大,
各类生源的文化知识基础、综合素质水平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给高职院校传统单一的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带来新的挑战,2013年道桥专业积极适应招生制度改革,以“普招生注重专业素养培养,单招生聚焦综合素质提升”为分类培养原则,实施普招生和单招生分类教学,分别编制了普招生和单招生人才培养方案,普招生和单招生分类编班,分别采用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培养。单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普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其总学时较少,实践教学课时在总课时中占比较大,公共课课时在必修课中占比较大,综合素质课课时在选修课中占比较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较低,课程实施方法和考核方式相对更灵活,毕业条件中总学分和证书要求也相对较低。这种分类组班,采用不同标准来培养和考核的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受到了师生、家长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5.2 “二五三”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在先期普招与单招生源分类培养实施的基础上,通过行业和企业调研、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回访,结合招生制度改革和生源结构变化趋势,2014年道桥专业以校企合作订单班为平台,创建了“双标准统领、五轨道分类、三订单培养”的道桥专业“二五三”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道桥专业“二五三”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为:“二”指两个标准,具体指人才分类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都是在企业施工员、安全员、试验检测员岗位职业标准和学院道桥专业一流专业教学标准的统领下进行编制。“五”指5个专业方向,具体指学生按照“道桥国际工程”“试验检测”“安全技术管理”“普招道桥施工技术”和“单招生施工技术”共5个专业方向开展分类培养。“三”指3个校企合作订单班,具体指中交二公局“道桥国际工程”订单班、中铁十二局三公司“试验检测”订单班和中建五局隧道公司“安全技术管理”订单班共3个校企合作订单班,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道桥专业 野二五三冶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道桥专业“二五三”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操作。
首先,道桥专业新生进校后,近200名学生按单招生和普招生分成两类开展入学教学、专业介绍,发放专业明白卡告知学生分类培养的具体事项,并邀请订单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对分类培养模式进行介绍,为学生分类选择提供咨询和指导。
第二,根据学生分类培养报名情况,参考高考总分及英语成绩,在普招生中挑选35名学生组建中交二公局“道桥国际工程”订单班,按照“道桥国际工程”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海外生产经营本土人才培养,毕业后到中交二公局海外工程项目就业工作。
第三,按照“施工技术主方向”开展人才培养,大多数单招生毕业后要参加毕业招聘会,双向选择进行就业。也有少部分优秀单招生在第五、六学期进入“试验检测”“安全技术管理”两个企业订单专业开展分类专项岗位培养,毕业后进入相应的企业就业工作。
第四,在第一至第四学期,非“道桥国际工程订单班”的普招生,采用普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公共课、专业平台课及专业核心课等必修课的教育教学,到第五、六学期,在合作企业主导下,一部分进入“试验检测”“安全技术管理”两个企业订单专业开展分类专项岗位培养,毕业后进入相应企业就业工作。其余学生按照“施工技术主方向”开展专项岗位培养,之后参加招聘会,双向选择进行就业。
“二五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及实施,激发和调动了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良好学风和学习习惯的形成,全面提高了道桥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增强了毕业生竞争力,扩大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道桥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建设发展的能力。
6 人才分类培养实施保障措施
6.1 企业订单培养是人才分类培养实施的基础
企业不仅为合作订单班制订培养目标,提供与企业岗位标准相适应的教学资源,而且派出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教师负责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培养的指导工作,参与教学效果的评定考核,最后接收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企业订单培养为人才分类培养持续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6.2 激励机制是人才分类培养实施的推手
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增加了教学组织难度和复杂性,极大地增加了专业教师、教辅管理及辅导员的工作量,学院除了在课程系数、教学工作量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外,最好能把“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工作按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立项,纳入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管理,这样既能肯定教师的辛苦付出,又能增加教师的工作荣誉感,且建设成果还能与职称评定及教学评奖挂钩,最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推动人才分类培养工作顺畅实施。
6.3 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是人才分类培养实施的重要前提
人才分类培养工作在学生进校后就开始实施,学院应该把与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相关文件、学生职业发展导图等相关信息提前通过录取通知书及专业明白卡告知学生,在新生专业介绍、入学教育中为学生做详细讲解,并为学生分类选择提供及时帮助和指导,为学生的多样成才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确保学生分类培养工作顺利完成。
6.4 优质资源共享是人才分类培养实施的支撑
开展专业人才分类培养,会成倍地增加专业课的数量,在师资数量不足、时间仓促的情况下,编制大量分类教学的优质教学资料非常困难。因此,开展人才分类培养的专业要大力引进企业员工网络培训平台,如中建五局的“中建信和学堂”,充分利用国家教学资源库、筑龙网和土木在线建筑工程网等优质课程学习视频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人才分类培养的教学效果。学校要创建“处处学、时时学”的时空环境,提升专业信息化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人才分类培养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7 结语
结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道桥专业人才分类培养工作实施情况,介绍了人才分类培养的工作思路,重点总结了道桥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探索与实践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人才分类培养实施保障措施,希望对各类专业的人才分类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军侠,潘菊素.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多样成才问题及解决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5(4):99-102.
[2]杨明亮.扩招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36):28-29.
[3]吴慧萍.会计专业教育分类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7(6):22-24.
[4]芦琴.生源多样化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7-59+63.
[5]王霞晖,田其英.基于高职生源多样化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的探索: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5(Z6):81-83.
[6]武相龙.基于分类考试招生模式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探讨:以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80-82.
[7]王春模,周荣虎,张林龙.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4):103-105.
[8]侯晓静.基于社会需求的高职类大学英语分类分层教学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5(26):68-70.
[9]李凌峰,何成蓉.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分类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54-55.
[10]李娟.高职院校“分层次”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无锡商职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5):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