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货车等效均布荷载的取值换算
2018-05-09陈德银
陈德银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00)
物联网世纪产业园(中益吉城)三期工程位于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建筑功能为五金机电城,由30栋多层建筑和地下室组成。地下室平面形状为梯形,上下边分别约为80 m和240 m,高约为400 m,柱网尺寸大部分为8.1 m×8.1 m,梁系采用2.7 m间距的井字梁,框架梁为300 mm×800 mm,框架柱为600 mm×600 mm,标准柱跨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标准柱跨井字梁布置(单位:mm)
地下室顶板覆土1.2 m,需要考虑地下室顶板承受重型货车的要求。现行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简称《荷载规范》)给出了汽车通道及客车停车库的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并未给出重型货车的荷载取值。
本文根据《荷载规范》附录C“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方法”,对重型货车等效荷载进行换算。《荷载规范》中规定了“楼面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应在其设计控制部位上,根据需要按内力、变形及裂缝的等值要求来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可仅按内力的等值来确定”,同时也规定了“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规范的要求,楼板以四边固接边界下的跨中弯矩等值确定等效荷载,框架梁分别考虑弯矩和剪力内力等值按单跨简支梁换算等效荷载,而框架柱通过车型荷载满布按轴力等值计算等效荷载。
1 重型货车
1.1 重型货车车型
货车可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微型四种,当车长大于等于6 m,总质量大于等于12 t的载货汽车为重型载货汽车[1]。实际上受具体车型、车厂的规定影响,目前市场上重型物流车辆重量和规格相当繁杂,这使得将重型货车作为确定的荷载考虑具有很大的随意和复杂性。通过不同资料[2-4]及实际情况来看,汽车-20级、公路-Ⅰ、Ⅱ级和城市-A级的车辆各具特点,荷载层次分明,且来自不同部门所定标准,具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故以这三类车型作为重型货车的代表,具体车型规格如图2~图4所示,车辆荷载如表1所示。
图2 汽车-20级车辆规格(单位:mm)
图4 城市-A级车辆规格(单位:mm)
kN
1.2 轮压扩散
地下室顶板的覆土对车辆轮压具有扩散效果,轮压以一定的应力扩散角传至地下室顶板上。参照CJJ 105-2005《城市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应力扩散角为35°,重型货车轮压经覆土扩散后如图5所示,单轮最大轮压扩散至地下室顶板压应力如表2所示,P取为单轮最大轮压。
图5 轮压在覆土中扩散(单位:mm)
单轮最大轮压P/kN汽车-20级公路-Ⅰ、Ⅱ级城市-A级6070100(70)地下室顶板压应力/(kN·m-2)14.016.322.7(15.9)
注:()内为城市-A级中轴轮压和对应的压应力。
从表2可以看出,由于城市-A级车辆单轮最大轮压最大,其扩散至地下室顶板压应力最大。实际上多个轮压经过一定覆土厚度扩散后,在地下室顶板上将出现轮压应力重叠。限于篇幅所限,轮压相互之间的应力重叠以公路-Ⅰ、Ⅱ级车辆为例(图6),其中前、中和后轴在同一轴上的轮压已发生应力重叠,重叠处为2倍轮压;中、后轴4个轮子的中间部位重叠最多,最多重叠处为4倍轮压,相邻轴前后的中间部位重叠为2倍轮压。其他车型重叠情况类似。
(a)前、中和后轴轮压扩散
(b)前轴两轮压和中后轴四轮压扩散图6 公路-Ⅰ、Ⅱ级轮压扩散和应力重叠(单位:mm)
2 等效均布荷载
2.1 楼板等效荷载
在汽车-20级、公路-Ⅰ、Ⅱ级和城市-A级的车辆荷载中,中、后轴重量占据整车重量的80 %以上,而且对于常规地下室楼板而言,通常中、后轴作用于板跨内,前轴车轮已在板跨外,因此只考虑中、后轴轮压荷载。地下室楼板内力中,一般剪力不作为控制内力,以弯矩作为计算等效荷载的等值内力。受重型货车台数、车辆规格、轮压大小、楼板跨度、边界条件等因素影响,确定楼板绝对最大弯矩对应的轮压布置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5]。考虑2台货车并行情况下,进入楼板内货车轮压中心与楼板中心重合,轮压扩散至楼板内面积与轮压扩散面积的比值通常是最大的,将这种方式的布置视为最不利布置。三种车型轮压布置如图7所示。《荷载规范》和相关文献[5],计算消防车楼板等效荷载往往采用楼板四边简支,而实际多存在多跨连续板,四边固接情况。为便于与实际工程相符,文中以四边固接边界下的跨中弯矩等值来确定等效荷载。
(a)汽车-20级(公路-Ⅰ、Ⅱ级)和城市-A级中轴
(b)城市-A级最重轴图7 轮压布置(单位:mm)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 V14,双向板采用薄壳单元模拟,单元网格尺寸为0.1 m×0.1 m,薄壳单元基于Kirchhoff理论,忽略了壳中横向剪应力对变形的影响[6]。地下室顶板厚16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泊松比0.2,计算中不计入板自重。由软件得到不利布置下的楼板弯矩,然后通过单位面荷载下楼板弯矩可换算出等效荷载(表3)。
表3 不同车型的楼板等效荷载 kN/m2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规格重型货车,城市-A级楼面等效荷载最大。这是由于城市-A级中轴单轮轮压与最大值接近,且轮压扩散面积是三种车型中最大的。
2.2 框架梁等效荷载
根据《荷载规范》,框架梁等效荷载计算采用单跨简支梁考虑,等值内力效应考虑弯矩和剪力。在重型货车轮压作用下,框架梁内力问题实际上是寻求多个移动集中力下最不利荷载布置[7]。严格来说,轮压为一局部均布荷载,并非集中力,采用集中力影响线得到布置并非严格的最不利布置,结合均布荷载不利布置特点,采用局部均布荷载修正集中力下的不利布置,为研究方便,将修正后布置视作最不利布置。
受车型、等值内力效应不同的影响,可能的最不利布设方案存在多种选择,进行多方案比较后得到在考虑仅有2台车并行情况下,相邻的总重最大三轴且轮压扩散后布置于框架梁内,使得三轴重心最接近梁中心可使框架梁内弯矩达最大值,而相邻的总重最大两轴且轮压扩散后布置于框架梁支座最近处,框架梁支座剪力将出现最大值。框架梁弯矩和剪力出现最大值的轮压最不利布置如图8、图9。
图8 弯矩最大值的轮压最不利布置
图9 剪力最大值的轮压最不利布置
以SAP2000 V14进行有限元分析,为适应软件集中加载要求,楼板单元划分尺寸为1.35 m×1.35 m。按上述最不利布置,得到框架梁最大弯矩和支座最大剪力,分别进行等效荷载计算,从计算结果中取大者。框架梁不同内力效应的等效荷载值如下表4,不同等效荷载之间关系如下表5。
一般情况下,在轮压移动荷载作用下,按框架梁支座剪力换算的等效荷载大于按跨中弯矩换算,这一点从表4亦可看出。本文重型货车,剪力换算高出0.7 %~18 %,城市-A级车型最大。通过表5,从楼板和框架梁等效荷载之间的关系来看,重型货车框架梁折减系数在0.30~0.31,城市-A级折减系数值最大;不同车型,折减系数差异很小。
表4 框架梁等效荷载值 kN/m2
表5 不同等效荷载之间关系
2.3 框架柱等效荷载
框架柱以轴力等值方式计算等效荷载,在框架结构体系中,不论重型货车如何布置,荷载的最终传递路径都是楼板-次梁-主梁-柱,最终由柱承担。因此框架柱的最大轴力问题可转化为重型货车满布布置。影响重型货车满布布置的因素有货车规格、车台数等。以2×2柱跨考虑重型货车满布情况,具体布置如图10~图12,其中三种车型均有5排并列重型货车可进入2×2柱跨;汽车-20级和公路-Ⅰ、Ⅱ级尚受第6排车通过覆土扩散进的轮压影响;汽车-20级车长最短,故沿车长向,有2列车可进入柱跨;而城市-A级车长18 m,中、后轴进入后,前轴已在柱跨外。
图10 汽车-20级满布布置
图11 公路-Ⅰ、Ⅱ级满布布置
《荷载规范》给出,当荷载分布比较均匀时,在一般情况下,可由全部荷载总和除以全部受荷面积求得,故计算得到框架柱等效荷载值如表6。
同样,以折减系数考虑框架柱和楼板等效荷载之间的关系,由上述表6可知框架柱等效荷载比楼板小,框架柱与楼板等效荷载之比的折减系数约在0.24~0.31,车型对折减系数有所影响,汽车-20级框架柱折减系数与框架梁的接近。
表6 框架柱等效荷载值 kN/m2
3 结论和设计建议
重型货车规格标准不统一,现实中品种繁多,造成对其荷载的考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采用汽车-20级、公路-Ⅰ、Ⅱ级和城市-A级的车辆作为重型货车考虑是一种简便的模拟。
图12 城市-A级满布布置
考虑重型货车轮压的扩散,对楼板、框架梁和框架柱,给出了车辆荷载的不利布置。其中楼板采用货车轮压中心与楼板中心重合的布置,框架梁采用修正集中力不利布置,框架柱采用满布重型货车轮压的方式布置。
在考虑2台车并行情况下,一般按固接边界,跨中弯矩等值换算更能与实际情况符合。三种车型中,最重的是城市-A级车,其值最大。建议对于较重的车辆,楼板等效荷载若按荷载规范要求,以简支计算时,需按楼板固接边界的结果复核。
框架梁等效荷载通常以剪力效应控制,相较与楼板等效荷载的折减系数在0.3~0.31,而框架柱相较于楼板等效荷载的折减系数约在0.24~0.31。对比框架梁柱等效荷载的折减系数,汽车-20级相差很小。
[1] GA 802-2014 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S]. 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2] 陈基发,沙志国.建筑结构荷载设计手册[M] . 2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26-227.
[3] 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
[4] CJJ 11-2011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 范重,鞠红梅,彭中华.消防车等效均布活荷载取值研究[J].建筑结构,2011,41(3):1-6,10.
[6] 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SAP2000 中文版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49-50.
[7] 杨茀康,李家宝.结构力学(上册)[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88-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