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有话可说
2018-05-08张艳
张艳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语文占了很大一个篇幅。那么究竟如何将语文学习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发挥它的价值,仔细想想也就两方面:一是表述能力,即是说,说的有条有理,让听者明白,甚至被你感染;二是写作能力,通过流畅的文笔,让别人和你一起得到感情的倾泻。由此可见,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就听到很多老师和同学抱怨,作文是语文学习中让人很头痛的事情。特别是三年级作文起步,往往授课老师下了很大功夫,通过引导示范,最后换来的是寥寥几个字,真让人哭笑不得,当然无话可说也是作文教学的通病。还有的教师可能期望过高,对学生要求很严格,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使部分热爱写作的孩子也厌恶起了写作。所以在作文教学之前,务必明白小学阶段大纲对写作的要求:第一阶段,低年级是练习写话,要求有内容,语句连贯。这一阶段主要训练看图补充句子→看图写一句话→看图说话→看图写一段话→看图写几段话;第二阶段,中年级任务是练习写片段,要求内容真实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主要训练写活动→写景物→写人→写具体事情;第三阶段,高年级要练习成篇的文章,要求有中心,有条理,达到小学阶段的总体要求。从要求来看,作文教学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我们既要考虑孩子们的能力,更要保护难得的兴趣,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那么明白了教学要求又如何克服无话可说的困难呢?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兴趣”教学
我们很多同学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恐惧,而兴趣是治愈恐惧的一剂良药。通过各种方式的兴趣手段,能让我们的孩子欣然接受,迅速投入到作文要求的情境中去,这很关键。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而小学阶段,最有效的有两种。一是实际情境,我不希望我们的写作课都是坐在枯燥的教室里,然后让我们的学生天马行空想象一番,最后还要抱怨我们的孩子想象力不够丰富,这种模式能让他们感兴趣吗?既然美术课可以开心的出去写生,写作课又有何不可呢?很多题材我们就可以走出教室,带孩子们亲自感受一番。如“观日出”、“看雨景”、“赏雪景”等等,当然老师的备课是必不可少,你要让学生顺着你预设的思路去走,要引导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哪儿是重点,那些可以展开想象,这些都考虑了,自然不会无话可说。在观察时,还可以集思广益,每个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把你认为好的记下来,这样一节课下来肯定会收集很多素材。修改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并不是把材料装进文章就是好文章,把写好的文章拿出来,互相评议效果也会很好。通过互相朗读,查摆问题,比一比谁的材料组织的合理,甚至群策群力,一起组织一片效果最好的,这些活动可以在参与中让孩子们懂得怎样组织材料,锻炼自身能力。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2.故事导入。一些生动的故事可以让本身无趣的东西变得有趣些,如状物类文章:“我的文具盒”、“一盏台灯”等,学生只用几句话就介绍完了,再也无语了。因为他看到的外貌很简单,而且又不动,确实没什么写头。这种情况教师引导就很重要了,我们为了引发兴趣,可以把它变成童話故事。让这些本不动的东西赋予生命,再去看它就神秘有趣得多,这种心态写出的文章肯定不会死气沉沉了吧!
二、用情写作,文章才能有血有肉
写人的文章是我们小学阶段最常见的题材,如果只是通过流畅的语言,把要写的人外貌描述出来,那不算好文章。高年级的学生,要学会用情感去写文章,无论喜怒哀乐,情感要非常鲜明,即使写恨,要能恨得让人看了刻骨铭心就是好文章。一篇让人看不到情感方向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三、好文章与好习惯是分不开的
1.学生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多读书多积累,学习被人精彩的表述,把心中感受轻松表达出来,这是写作的基本功。
2.勤写日记,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写日记是对生活点滴的记载,是写作素材的积累。所以写日记就要说真话,写实感,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下来,以便今后用。
3.发挥想象力。想象是思维的延伸,它可以让我们的情感得到升华,使文章更具有观赏性。
总之,作文是生活的写照,作文教学离不开生活,我们要把枯燥的课堂写作,在老师的引导下,还原于生活。只要大家多积累,多观察思考,用情去写,相信我们的作品会像生活一样多姿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