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2018-05-08韦艳明
韦艳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创新的日益深入,新课程标准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作文教学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环节,加强作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要培养学生观察情趣和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自觉地去观察周围的人、物、事、做素材积累的有心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素材;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210-01
我们语文教师都觉得作文教学难,小学生怕写作文,一到作文课,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如何组织材料由学生自己去组织,有少部分的学生就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去组织材料。追其根源主要是学生脱离生活,缺乏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要改变这种局面,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由“封闭课堂”走向“开放课堂”,要走作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一、留心观察生活、勤于积累生活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今天写一篇课文,其实就是综合的表现他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增加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要从内容入手,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生活开始,而且要以作文内容为切入点,作文内容是解决作文难,无话可说的关键。当前学生不懂写作文,写的都是口水话,像记流水账似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作文缺乏生活素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生活中引水,寻找生活化的习作内容。
农村的孩子节假日在家都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田间劳动,有跟长辈上山砍柴;有玩一些有趣的事。如摸田螺、挖泥鳅、钓鱼、打水仗……这都是学生体验农村生活、积累素材的大好时机。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把干家务、做农活的过程和有趣的事情的经过写下来,把捕捉到的有意义的场景记下来,学生再也不会为写作找不到内容而发愁了,而是有话就要说、有感就要发,有一吐为快之感。
二、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激活创作热情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习作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那么搞好习作训练首先就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从而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今天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庭的过分溺爱,使他们体会不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适当给学生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如,写作文《第一次_____》,就可以给学生做生活的小主人,让学生亲自参加劳动,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感受劳动的快乐。如第一次捶背、第一次炒菜、第一次擦玻璃、第一次煮饭、第一次包粽子等小事。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写生活素材的作文,作文中自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也表达出孩子率真的灵气。
三、展现生活情境,激活创作真情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作文教学只通过语言文字来说教,那就等于在课堂弹催眠曲,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导致课堂上教师说教师的,学生做学生的,大家都苦不堪言。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最好能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现代教学媒体能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多媒体能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的特点,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弥补了学生对所写内容的感知距离。如,写《拔河比赛》,在学校开展校运会那天,我把学生拔河的场景用手机拍下来,第二天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我将学生拔河时照的照片做成课件,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欣赏,唤起学生的记忆,在兴高采烈的观看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那么根据体验,他们习作时就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总之,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作文教学就将如生活般丰富多彩、鲜艳多姿。学生的作文就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灵的自然流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的习作来。
參考文献
[1]朱宗升.浅析小学作文中精彩片段训练[J].学周刊,2018,(01):137-138.
[2]陈学平.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7,(36):129-130.
[3]田海燕,马松山.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