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培养

2018-05-08董冠群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科语文

董冠群

【摘要】语文学不好学生就不能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更不要说掌握这些内容了。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欲望不强等现象。学生只有学习兴趣高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才会提高。针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11-02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一直以来,在高考的压力之下,老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在语文课堂上不厌其烦的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希望学生们能够把高考大纲中所要求的全部内容熟记于心,在做题时能够提高准确率。但是,在应试教育之下,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语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们认为语文的学习就是单纯字词的学习,文章的分析,学习语文毫无意义,从而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在语文学习上的表现不积极,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语文本应该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一门学科,自从学生出生以来,学生们就接触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上应该最得心应手,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上并非如此。语文又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如果学生们不能学好语文,也将影响着其它科目的学习。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当中,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生丧失语文学习兴趣的原因

1.“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对于知识必须要熟练掌握,应试教育经常使用强化训练的手段,使学生深陷题海战术,学生往往感觉苦不堪言。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假使没有必要的训练积累也不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教师在教授语文学科知识的时候,如果仅仅限制于课本教材之中,学生就不能参与一些有意思的语文教学创新活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个人因素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学生是否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最终取决于学生自己。现阶段一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观念偏激,这些学生对待语文学科学习大致有三个方面的想法:一些学生认为语文学科容易学,很容易拿高分;一些学生因为基础薄弱,而语文学科又是注重积累的学科,短时间内成绩很难提高;另外一些学生认为语文学科无用。这三种观念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另外,一些学生学习语文意志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语文,久而久之,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使学生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社会环境

在高考制度恢复之后,国家将工作重心逐渐放在经济建设上面,在发展经济的时候,需要大量科技型创新人才,这些创新型人才大多都是偏理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更加重视物理、化学、数学以及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一些学生也盲目地投身于学习之中,并没有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并且,语文学科对学生成绩本来就没有较大影响,使一些家长、学生不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这种情况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二、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采取的对策

1.拓展学生语文阅读空间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比较沉闷单调,枯燥无味,缺乏活力生气,难于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语文课越来越突显人文性的一面,语文的世界是精彩纷呈、复杂多变的世界,许多课文优美,引人入胜。但是,高中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不被重视,我们地处云南贫困山区,学生基础差,观念落后,学习任务重;加之高考命题的趋势。认为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少听几节无所谓。结果教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却是“哑口无声”,教学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更不用谈改革创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的教学不能局限在课本上的知识,既要立足课内,又要放眼于课外,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学作品,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在短时间内拓展视野、扩展知识面。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语言的精华,构思的巧妙,神来之笔,文字的推敲,使其更具精美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常阅读中外名著和伟人传记,经常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作伴,那么大师和伟人的精神品质、道德情操等就会深深感染他们,他们也就会自觉以大师和伟人为榜样,努力以最高的德行标准来要求自己。

2.分析原因,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不佳的原因,在长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和课堂教学形式的僵化、学生完全被动参与的状况日益冲蚀着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激情。随着社会各类文化生活的冲击,社会信息泛滥,致使是非观念尚不是很强的学生出现严重的迷惑和心理茫然,无法专注于学习。

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有些训练设计成课内外一种娱乐活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没有精神负担的娱乐、游戏中完成训练,达到学习目标。如成语接力、词语顶真、中心词缀句、逻辑故事、书名篇名连段等,使学生在娱樂中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特定的人为特定的社会发展服务。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位学生,并给予合理的诱导与启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只要这样才有能够激活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懂得了解学生的心思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营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3.营造问题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学生的心理特点,把知识发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精心设计问题,既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晓敏.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2]苏小英.浅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J].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学科语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