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转型升级下企业家精神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18-05-08蒋小仙穆世林严由亮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经济增长

蒋小仙 穆世林 严由亮

摘要:利用2005~2015年间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将企业家精神引入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研究创新和创业精神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精神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持续转型升级下,创业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和新的经济活力,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营造鼓励创业的宏观法制和市场环境,营造容错的社会氛围,对我国经济成功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经济增长:差分GMM

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快速增长向低速增长转变,GDP增长率从2010年10.6%逐年下降到2016年的6.7%。面对如此现状,中国企业寻求何种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就显得重要至极。面对此现状,国家先后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以推动经济发展的意见导向,可见企业家精神对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已有研究中,经济学家熊彼特(1934)曾把企业家放入一个经济转变的机制中,提出企业家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家创新能驱动经济发展,此观点至今仍被看重;Klein(1979)在美国经济下行的时候也指出,经济衰退等同于企业家精神的退化。在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持续转型升级下,对企业家精神與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应进行深入探析。在过去研究中,已有较多学者关注企业家精神的影响作用,但未探究持续转型升级下,经济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新要求,所以,本文以中国各省份在2005-2015年间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以当下的经济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企业家精神对各省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

本文组织如下:第二部分围绕企业家精神简要回顾相关内涵和衡量指标:第三部分对模型设定和计量方法的选择进行描述;第四部分是数据说明:第五部分是对回归结果的描述和分析:第六部分是总结及建议。

一、相关研究述评

(一)企业家精神

近几十年来,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受到企业家理论的挑战,对前者而言,企业是一个生产函数,对后者而言,将企业看作一种人格化的装置,没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就不复存在(张维迎,1994)。最早将“企业家”引入经济学领域的是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康提龙(Richard Cantillion,1755),此后,Schum-peter(1934)、McClelland(1961)和Druck-er(1985)等经济学家便将目光凝聚在了推动企业家发挥作用的深层原因——企业家精神。但是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并非易事,对于不同的人,甚至同一学科的学者来说,这都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因此大多数人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只有一个不确切的概念,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定义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家精神外延的研究中,Shane(2003)研究了机会识别对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Stuetzer(2016)则研究了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在企业家精神的内涵研究中,冒险精神(a risk-taking propensl-cy)、内部控制点(internal locus of con-tr01)和创新能力(creativity)和无形性、个性化等研究的较多。(李杏,2011;张利军,2015)

(二)企业家精神的衡量

由于对什么是可靠和实用的衡量指标没有一致意见,因此衡量企业家精神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学者Beck andLevine(2001)提出使用跨国企业研究机构的数量来衡量企业家精神。随着组织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来衡量企业家精神,并以私人企业比例来衡量企业家创业精神,以平均就业人员申请专利数量衡量创新企业家精神,陈俊龙等(2014)则以自我雇佣率作为衡量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指标。考虑到企业家精神内涵的相对重要性和数据可得性,本文借鉴李宏彬等(2009)的方法,选择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作为企业家精神的代理变量,以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率来衡量创业精神,以专利申请数作为衡量创新精神的指标。

二、模型设定与计量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确定企业家精神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模型如下式:

lnyit01yi,t-12yi,t-23Epit4Xit5Diit(t=2,…T)其中,因变量lnyit代表经济增长,是各省份人均GDP的自然对数值。自变量yi,t-1和yi,t-2分别为被解释变量滞后1期和滞后2期的变量,Epit是企业家精神变量,包含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两个维度,创新精神是由专利申请数的自然对数值计算得来,创业精神是由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率来衡量,Xit表示一系列的控制变量,涵盖人口学变量和制度变量,如出生率,老年人口抚养比率、政府支出占地方GDP比率和固定投资占地方GDP比率,Di表示地区差异,εit表示扰动项,下表i和t分别表示各个省份和时间。

在本文的面板模型中,解释变量包含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值,即动态面板数据,对于动态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也会是不一致的,即产生“动态面板偏差”,针对固定效应模型虽然以一阶差分以消去个体效应uit,但是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yi,t-12yi,t-2和yi,t-2和β2yi,t-22仍然与扰动项△εit相关,因此,△yi,t-1和△yi,t-2是内生变量,使用其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选用差分GMM作为计量方法。由于△εit不存在自相关,因此工具变量是有效的(见表2)。另外,根据李宏彬等(2009)的分析,企业家精神也可能是内生变量。经济增长可能会催生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具有寻租行为(周方召,刘文革,2013),经济效益好的时候,企业家往往更愿意开拓新领域,主动寻找市场机会,即企业家精神在回归中可能不是随机变量,而是内生性变量。而且其它潜在的随时间变化但未观测的因素若能够影响企业家精神,将会导致估计偏差。为了克服企业家精神内生性的问题,本文使用企业家精神的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这也是在处理内生性变量中常用的方法,

三、数据说明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国泰安数据库和万得数据库,数据涉及2005~2015年间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341个观测值。人均GDP是各省份当年的GDP总额与总人口的比值计算得来,创新精神变量的代理变量是各省份的专利申请数量取对数值而得,创业精神是由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率来衡量,其它各个变量的定义说明和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均值为2.37,标准差为1.31,创新精神的均值为9.28,标准差为1.73,分布较均匀,较李宏彬等(2009)得出的统计结果有所增长,可见,在新常态下企业不仅面對巨大挑战,同时也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促使创新与创业数量不断上升,而人口出生率与之相比较有所下降,但老年人口抚养比率上升幅度较大,这和我国的人口结构现状是十分吻合的。

四、回归结果

通过差分GMM的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如表2所示,Arellano-Bond检验显示,扰动项的差分存在一阶自相关,但不存在二阶自相关,统计上无法拒绝“扰动项无自相关”的原假设,表明使用差分GMM是允许的,通过Sargan test检验显示其值均为1,故工具变量过多。因此对模型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模型(4)中只引入了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和企业家精神的两个维度。结果显示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的作用效果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创业精神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也在0.001水平上显著,创新精神的统计性不显著。进一步,将政府支出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变量引入模型(5)。结果发现在引入这两个变量以后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但对经济增长却是负影响,即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提升会导致经济增长下降。在模型(6)中引入人口统计学变量,检验结果显示在统计学上并未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企业家创业精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有所下降,但仍然在5%的水平上显著,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水平也有所下降,统计学符号仍然为负,即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产生负作用的原因在于,不能确保各省的申请专利都具有可盈利性的,其中必然会存在无效项目,但无效项目在当年统计年鉴中并不能体现出来。如果无效的专利申请项目占据的比例较大,投入产出比较低,就会造成经济损失,阻碍经济增长。因此,本文对专利申请项目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利用2011~2015年间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与总申请量的比值来衡量专利申请项目的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有效性的平均值为0.169,在31个省份中专利申请有效率在0.065~0.503之间。很显然,各省份有效专利率较低,成果转换成绩不佳,导致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

五、结论

本文得出创业精神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家创业精神越突出的省份,经济增长就越快。即企业家创业精神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就会提升约0.02个百分点,这一结论在控制了制度变量和人口结构变量以后仍然是稳健的。但是创新精神由于成果转换绩效不佳,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因此在持续转型升级下,要营造鼓励创业的宏观法制和市场环境,营造容错的社会氛围,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努力提升企业家的科学素养,发挥企业家在创新成果转换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多鼓励创业,减少形式程序,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激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企业家要培养自己的全球战略眼光,将企业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并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的作用,为国家两个百年的目标奋斗。

猜你喜欢

企业家精神经济增长
时代赋予企业家应有慈善情怀
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的农民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企业家精神和创始人关系文献综述
技术哲学语境下德鲁克制度创新思想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