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短经》标志性被动句
2018-05-08文洋程嫩生
文洋 程嫩生
摘要:《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编写的一部谋略奇书,包含了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往对此书的研究多集中于其版本流传、思想内容等方面,鲜有文章论述语法方面的问题。本文对《长短经》中的标志性被动句进行穷尽性的统计研究,并从历时的角度加以对比分析,以期找出中古汉语标志性被动句的一些共同的语法特点,填补此书在语法研究方面的空缺。
关键词:《长短经》 被动句 被动标志 语法特征
《长短经》又称《反经》,成书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作者是唐代学者赵蕤。该书共9卷64章,主要记述了国家兴亡、权变谋略、举荐贤能、人间善恶四大内容,是对唐朝以前历代智谋权术的一次全面的归纳和总结。通过对《长短经》中标志性被动句的穷尽式研究,我们能了解唐朝时期的语言特点,也能管窥被动式在唐代的发展概况,同时为汉语语法史的研究做出微薄贡献。
在远古汉语里,结构形式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直到甲骨文金文也还是这种情况。真正的被动式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它的出现要追溯到春秋以后。古代汉语被动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结构上与主语句基本相同,被动意义靠动词自身来体现,称作意念上的被动句;二是在谓语动词前后借助一些能够标识被动的词语来表示被动意义,称作标志性被动句。据笔者统计分析,《长短经》中标志性被动句共有92例,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于”字式、“见”字式、“为”字式、“被”字式,详见下表:
一、“于”字式被动句
“于”字式是四个句式中最古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产生于西周时期。据唐钰明⑦统计,该句式在先秦、西汉、东汉、六朝四个时期占被动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8%、27%、11%、1.1%。由此可见,“于”字式在先秦时期运用较为广泛,到了两汉发展渐缓,之后几近消亡。但《长短经》中“于”字式所占比例仍然不低,究其原因,当与其内容中大量引用先秦古籍有关。在《长短经》中,“于”字式共出现26例,其语法结构类型为“动词+于+名词”的形式,占所有标志性被动句用例的28.26%。例如:
(1)阖庐以昊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擒于越;穆公以秦显名尊号,而二世以劫于望夷。《长短经》卷二(文中·臣行第十)
(2)先起者制服于人,后起者受制于人。《长短经》卷三(文下·反经第十三)
(3)盖远绩屈于时异,雄心挫于卑势耳。《长短经》卷五(霸纪中·七雄略第十八)
(4)臣疑于朝,士困于野,无有保势之计、一定之心。《长短经》卷六(霸纪下·三国权第十九)
(5)今天下分崩,雄杰并起,君拥十万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盼,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受制于人,不亦鄙乎?《长短经》卷七(权议·惧诫第二十)
“于”是一个比较常用的介词,主动句动词之后常用介词“于”来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对象、原因、时间等。在“于”字式被动句中,介词“于”本身不能表示被动,其作用主要是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整个句子的被动意义还主要靠动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带有的被动意味来体现。如例(1)中的动词“劫”在整句中具有被动意义,是“被劫走、被掳走”的意思,“于”只是幫助表被动。《长短经》中“于”字式被动句中的谓语动词多为单音节词,且多带有消极意味,如例(4)的“疑”和“困”,表示“被怀疑”“被困”等。另外,在现代汉语里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介宾词组是在动词前面,而在古代汉语里,则是放在动词之后。如例(2)中的“受制于人”用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式来表达就是“被人所控制”。
二、“见”字式被动句
在《长短经》中,“见”字式共出现32例,占所有标志性被动句用例的34.78%。“见”字式被动句的语法结构类型在《长短经》中有两种:第一种是“见+动词”式,共20例,占标志性被动句用例的21.73%;第二种是“见+动词+于+名词”式,共12例,占标志性被动句用例的13.04%。例如:
(一)“见+动词”式
(6)夫能匡世辅政之臣,必先明于盛衰之道、通于成败之数、审于治乱之势、达于用舍之宜,然后临机而不惑、见疑而能断。《长短经》卷二(文中·理乱第十二)
(7)国一旦见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长短经》卷五(霸纪中·七雄略第十八)
(8)吴王身有内病,不能朝请二十馀年,常患见疑,以自白。《长短经》卷七(权议·惧诫第二十)
(9)故有忠而见疑者,不可不察。《长短经》卷八(杂说·忠疑第二十四)
(10)曹操从之,羽遂见擒。《长短经》卷九(兵权·格形第十六)
“见”字式被动句也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被动句式,最早见于《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据唐钰明统计,“见+动”式在先秦、西汉、东汉、六朝的被动句用例中分别占11%、20%、19%、20%。“见”字式被动句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到汉朝时都被沿用,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句式,如:“见+动”式、“见……(于)”式、“为……见”式、“被……见”式等等。东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为”字式和“被”字式的逐渐兴起,“见”字式被动句便开始走向衰亡。
(二)“见+动+于+名”式
(11)阖庐以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擒于越;穆公以秦显名尊号,而二世以劫于望夷。《长短经》卷二(文中·臣行第十)
(12)夫破人之与见破于人、臣人之与见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长短经》卷五(霸纪中·七雄略第十八)
(13)曹氏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长短经》卷六(霸纪下·三国权第十九)
(14)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而见疑于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妄死。《长短经》卷七(权议·惧诫第二十)
(15)功义如此,尚见疑于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襟,有自悔不前之心,非社稷之利也。《长短经》卷八(杂说·诡顺第二十七)
“见”字式被动句和“为”字式被动句不同,那就是不能直接由“见”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只能在动词后面用“于”字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于是便形成了“见+动词+于+名词(宾语)”的形式。在以上的5个例子中,介词“于”既表被动又有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的作用,弥补了“见”不能引进施事者的局限。
三、“为”字式被动句
“为”字既有动词的用法又有介词的用法。介词“为”表示被动,是由动词“为”虚化而来。在《长短经》中,“为”字式共出现29例,占所有标志性被动句用例的32.22%。“为”字式被动句的语法结构类型有两个大类,一是“为+(宾)+动”,二是“为……所”。这两大类又可细分为四种:“为+名词+动词”式,共8例,占标志性被动句用例的8.69%;“为+动词”式,共4例,占标志性被动句用例的4.34%;“为+名词+所+动词”式,占标志性被动句用例的16.30%;“为+所+动词”式,占标志性被动句用例的2.17%。例如:
(一)“为+名词+动词”式
(16)为天下之人强掩弱、诈欺愚,故立天子齐一之。《长短经》卷一(文上·政体第八)
(17)譬如养鹰,饥则为人用,饱则飚去。《长短经》卷三(文下·是非第十四)
(18)羞社稷而为天下笑,无大于此者也。《长短经》卷五(霸纪中·七雄略第十八)
(19)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镬,为后来戒。《长短经》卷六(霸纪下·三国权第十九)
(20)汉王借兵东下,杀成安君、诋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长短经》卷七(权议·惧诫第二十)
“为+名词+动词”式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到了西汉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东汉至六朝时期便逐渐走向消亡。根据唐钰明的统计,“为+(宾)+动”式在先秦、西汉,东汉、六朝用例所占被动句总用例的比例分别是24%、21%、7%、3%。《长短经》中“为+名词+动词”式用例仅占全书被动句总用例的8.69%,非常符合唐钰明的统计情况。
(二)“为+动词”式
(21)信衰士疏,赏毁士不为用。《长短经》卷二(文中·君德第九)
(22)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长短经》卷七(权议·惧诫第二十)
(23)然而甚者为戮,薄者见疑。《长短经》卷八(杂说·钓情第二十二)
(24)此三言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早晚之时失矣。《长短经》卷八(杂说·钓情第二十二)
到了汉代,
“为”字和被动词中间的名词可以被省略,形成了“为”直接加动词表示被动的形式,即“为+动词”式。在“为+动词”式中,动作行为的施事者移到了动词的前面,使主语的被动意味更加明显地被表现了出来。此时的“为”在句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与现代汉语里的“被”十分相似。
(三)“为+名词+所+动词”式
(25)为众所憎,为人所疾。《长短经》卷一(文上·品目第三)
(26)昔王陵母为项羽所拘,母以高祖必得天下,因自杀以固陵志。《长短经》卷二(文中·臣行第十)
(27)至于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亲属疏远,生于帷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长短经》卷五(霸纪中·七雄略第十八)
(28)初刘备为豫州牧也,为曹公所破,走屯新野。《长短经》卷六(霸纪下·三国权第十九)
(29)岱不从,果为贼所败。《长短经》卷九(兵权·先胜第十八)
战国末期,“为”字式发展为“为+名词+所+动词”式,行为主动者放在“为”和“所”之间。“为”字被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所”字帮助谓语动词表被动。在两汉时期,“为+名词+所+动词”式被動句被广泛运用,并成为文言文被动句的主要表现格式。到了唐代,“为+名词+所+动词”式逐渐衰微。《长短经》中“为+名词+所+动词”式用例占全书被动句总用例的16.30%,是符合这一发展规律的。
(四)“为+所+动词”式
(30)然则窦武、陈蕃,与宦者同朝廷争衡,终为所诛,为非乎?《长短经》卷二(文中·臣行第十)
(31)虏众既多,吾徐行则易为所及,疾行则彼不测之。《长短经》卷九(权议·变通第二十)
“为+所+动词”式是“为+名词+所+动词”式省略“为”字后的行为施事的主动者而产生的一个变式。这种变式出现于西汉时期,但之后用例一直不多,唐代以后逐渐走向消亡。《长短经》中“为+所+动词”式仅有两例,也符合这一发展情况。
四、“被”字式被动句
对于“被”表被动含义的引申路径各家有不同的说法,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从名词“覆盖物”到动词“覆盖”义,再到动词“遭受”义,最后表被动;二是从动词“覆盖”义,同时到名词“覆盖物”和动词“遭受”义,最后表被动。但“被”表示被动含义的用法是从动词义“遭受”虚化而来的这一点,几乎是没有争议的。较之“于”字式、“为”字式、“见”字式,“被”字式是出现最晚的一种被动形式,大约于战国末期开始出现。在《长短经》中,“被”字式共出现5例,其语法结构类型包括:“被+动词”式,共4例,占所有标志性被动句用例的4.34%。“被+名词+动词”式,共1例,占所有标志性被动句用例的1.08%。例如:
(一)“被+动词”式
(32)然至被刑戮,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长短经》卷二(文中·臣行第十)
(33)长兄懿被害,帝起义。《长短经》卷四(霸纪上·霸图第十七)
(34)军至成都,述出战,兵败被刺,洞胸死。《长短经》卷六(霸纪下·三国权第十九)
(35)裴文安少年虽贤,不被任用。《长短经》卷七(权议·惧诫第二十)
以上四个例句都是由助动词“被”直接接续动词表示被动的,“被”与动词之间没有施事者,且动词后不带补语。“被”后大多为单音节词,有时为双音节词,动词或整个句子带有明显的消极意味,如“被害”“被刑戮”“被刺”等等。
(二)“被+名词+动词”式
(36)宋齐二代,废主有五,并骄淫狂暴,前后如一,或身被贼杀,或倾坠宗社,岂厥性顽凶,自贻非命,将天之所弃,用亡大业乎?《长短经》卷二(文中·君德第九)
“被+名词+动词”的形式,在《长短经》仅出现一例。在这个例子中,“被”作为介词来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贼”放在被动词之前表示被动。南北朝时期,一般情况下“被”字之后是不出现施事者的,如“孔融被收,中外惶怖。”(《世说新语·言语》)直至汉末,“被”字后带施事者的句式才开始出现。到了中古时期,被动式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被”字句用得更普遍了,更重要的是,“被”字句也能插入关系语(施事语),它在一般口语里逐渐代替了“为……所”式。可以说“被”字后可带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的这一阶段为现代汉语被动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文洋,女,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
程嫩生,男,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