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共享”之维
2018-05-08熊来平
[提 要]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内涵丰富。研读马克思著作,其劳动思想的“共享”意蕴可以体现為:劳动者因劳动共享,公平地享有劳动成果;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实现共享发展的物质前提,构建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生产关系是实现共享发展的社会条件。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共享
[作者简介]熊来平(1975—),男,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江西吉安 343009)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发掘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共享”意蕴,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共享”释义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共享”旋即成为理论界研究热点之一。有学者认为,共享发展,意味着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1]也有学者认为,“共享”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条件下,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2]还有学者认为,维护人民权利和尊严是共享发展理念之魂。[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理念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共享是全民共享。这是就共享的覆盖面而言的。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二是共享是全面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内容而言的。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享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四是共享是渐进共享。这是就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而言的。”[4]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创造者。因而人民群众理应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享有者。“共享”是一种价值目标,也是一种生产关系,劳动者因劳动共享,公平地享有劳动成果。
二、因劳动共享,公平地享有劳动成果
对于劳动,古往今来的众多思想家都不吝啬褒扬赞赏,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之创生活动,脱离劳动,人类社会不可设想。马克思极其强调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奠基性作用,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5]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历史,一切有益于人类社会进步的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都属于劳动。研读马克思的著作,其劳动思想的共享意蕴首先体现为劳动者因劳动共享,公平地享有劳动成果,得其当得。劳动共享就是劳动者凭借劳动成为生产财富的主要因素,为生产社会财富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劳动的人格化,劳动者应当参与财富的分配,共享劳动成果。对此,马克思反对单纯地强调劳动在生产财富中的作用与贡献的观点。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他指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自然界如土地、矿山等也是财富源泉,劳动只有在具备了劳动资料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出财富。同时,马克思也反对夸大其他生产要素而贬低劳动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与贡献的观点,并认为没有人的劳动创造,任何物质材料都不能有效地利用,只能是死的东西。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公平地享有劳动成果就是劳动者凭借其劳动的能力与贡献理应享有他参与生产的劳动成果,不多占有也不被剥削,得其当得。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针对拉萨尔宣称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错误观点,马克思反驳批判:第一,社会惟有对总产品进行个人分配之前必须作出必要的扣除,社会生产才能延续或扩大;第二,“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实现既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程度密切相关,又与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密切相关。针对拉萨尔宣称的“公平的分配”的谬论,马克思反讽道:“什么是‘公平的分配呢?难道资产者不是断言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分配吗?”[6]也就是说,资本家眼中的“公平分配”——资本获取利润,劳动力获得工资是“公平”的,但这遮蔽了工资的真相,工资是资本家购买工人劳动力的价值,然而工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超过工资的更大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公平的分配”的背后是事实上的不公平,工人没有得到他应当得到的价值。
在谈到未来社会的产品分配时,马克思强调:第一阶段,等量劳动获得等量的消费品,每一个劳动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这一阶段,劳动基于劳动的时间和强度成为尺度。它虽然排除了不劳而获,但仍然承认不同个体的天然禀赋、劳动能力的差别导致的社会产品分配的不平等。高级阶段,社会产品的分配以劳动为唯一尺度,但摒弃了第一阶段中因劳动者个人天赋、劳动能力与家庭负担不同导致的社会产品分配的不平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达致了真正的公平,是共享发展的理想之境。中共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解决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依然需要我们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管理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合理有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按劳分配是最主要的收入分配方式,是公有制生产关系在分配领域中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效地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必须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以弥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三、共享发展的物质前提与社会条件
展望未来社会,马克思强调它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社会。未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劳动成果按需分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消失,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8],社会才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当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相反,马克思非常拒斥那种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就试图把一切财产和劳动成果都“公有化”或“平均化”的想法,并斥之为“粗陋的共产主义”。这种共产主义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是实现共享发展的物质前提。“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9]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形态可以依据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为主体还是公有制为主体,区分为私有制性质社会或公有制性质社会。马克思之所以极端重视经济基础的公有或私有性质,是因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10]私有制社会,掌握劳动资料的少数人凭借着对劳动资料的占有权而剥削没有劳动资料的人的劳动,要真正地实现共享劳动成果無从谈起。公有制社会,多数人掌握劳动资料,共同劳动,按劳分配,为真正地实现共享劳动成果提供了生产关系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十分反对那种围绕劳动成果分配兜圈子的“庸俗的社会主义者”,并认为如果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要做到真正地共享劳动成果也是不可能。“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11]这些都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为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提供充裕的物质财富前提;另一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彰显公有制经济基础的作用与优势,为争取公平分配,“分配好蛋糕”创造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条件。
[参考文献]
[1]庞庆明.构建中国特色的共享经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5-04.
[2]龚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DB/OL].光明网-理论频道,2015-12-07.
[3]鲜开林.维护人民权利和尊严是共享发展理念之魂[N].人民日报,2016-06-08.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