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这一方神圣的净土

2018-05-08孙爱霞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藏羚羊遗产地世界遗产

孙爱霞

2017年7月7日,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对外宣布地处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个也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青海可可西里符合自然遗产的相关标准,并具有较高的完整性、真实性,保护管理整体状况良好。

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对于它的保护来说是一个新开端,也对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可西里的前生后世

“作为一名青海人,听到可可西里成功入列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我特别激动,这样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加了解可可西里,了解青海,还能呼吁人们更好地保护这里的珍稀动植物。”西宁市民张先生说。

然而,曾经的可可西里却经历了生态破坏的伤痛。

人们曾给可可西里起过一个可怕的绰号:人类禁区。20世纪90年代,盗猎者疯狂地来到这里猎杀藏羚羊。时任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委副书记的杰桑·索南达杰,曾12次率队由昆仑山口进入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腹地。1994年1月18日,在押送18名偷猎者和缴获物品的途中,40岁的索南达杰被盗猎者残忍地杀害在可可西里零下40摄氏度的雪地里。

1997年,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为保护藏羚羊而设置的自然保护区。如今,在可可西里20多年艰苦卓绝的严格执法和舆论的高压态势下,这片4.5万平方公里的湿地上,已经有10年没有了盗猎的枪声。藏羚羊从盗猎最猖獗时期的不足2万只,增加到6万多只。现在的藏羚羊见了人和车,眼里不再有当年的惊恐。自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以来,几代巡山队员用巨大的牺牲,换来了可可西里今天的宁静。

为了让全世界更加熟悉这片净土,2014年10月,青海正式启动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覆盖总面积约600万公顷,涉及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的一部分。2016年,青海可可西里作为中国政府申报的唯一自然遗产项目,参加2017年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2017年7月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召开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因为可可西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物种多样性符合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的条件,申遗项目获表決通过。这意味着生活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动物们可以更加安全舒适地生活了,也使可可西里生态保护站在了新起点上,成为全世界聚焦的目标,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点。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技术评估报告给出这样评价:这片严酷的荒野一望无垠,美景令人赞叹不已,仿佛被冻结在时空中,然而其地貌和生态系统却在不停地变化……

可可西里地区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总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是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这里的地貌奇特而美丽,主要包括冰川作用地貌、冰缘作用地貌、流水作用地貌、湖泊作用地貌、风力作用地貌等。

可可西里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这里是大量高原特有动植物的重要庇护所。可可西里是濒危野生动物藏羚羊种群的主要产仔地,维系着藏羚羊至关重要的迁徙规律。本次提名的区域内包含一条藏羚羊从三江源到可可西里的完整的迁徙路线,是迄今已知的藏羚羊所有迁徙路线中保护最好的一条。

据介绍,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四项标准中的一项或几项:具有绝妙的自然现象或罕见自然美的地区;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物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在保护管理方面,可可西里面积广阔,几乎没有现代人类活动的冲击。

可可西里成功跻身《世界遗产名录》也给它的保护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唯有不忘初心,继续加强科学化管理,才是中国作为世界遗产大国应有的做法和态度。

申遗成功意味着承诺,意味着保护的决心。可可西里申遗成功是一个标志,它将让公众更加了解青海人的生态意志、保护诉求、绿色情怀、文明愿望,并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关心和参与。申遗有画上句号之时,保护之路却永远没有终点。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不负青山绿水,无愧子孙后代。

可可西里保护一直在路上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青海人民保护可可西里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

为保护可可西里藏羚羊,青海省政府早在1995年就建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1997年年底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多年的保护,目前可可西里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 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07个,而1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有7000多个,这些密集的湖群展现了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高原内陆湖泊景观。

踏进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神驰心往之间,更充满对这片土地的敬仰与敬畏。沿途,保护区内藏羚羊在自由休憩或奔跑跳跃,辽阔的保护区远山雪色苍茫,蓝天白云辉映之下的土地一派祥和宁静。但是,也曾记得这里有枪声响起,英雄因守护这一方高原净土、守护这里的一草一木和栖息在这个大家园的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而壮烈牺牲。

如今经过大力宣传,牧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都积极参与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队伍中。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路过乡里的每户人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你会看到路旁摆放的简易垃圾桶、家家门口捆扎的垃圾,你会看到清澈见底的河水、绿茵环抱的小山,你还会看到野生动物成群奔跑、雪山绵延不绝。

“这些变化归功于可可西里申遗工作,三江源的小村落也因申遗而变得更加美丽,今后我们将按照专家意见,在申遗缓冲区内做好生态环保展示工作,和世界分享青藏高原藏族牧民朴素的生态环保理念。”曲麻河乡多秀村党支部书记江巴才成说。

在两年多申遗准备工作中,青海省组织专家克服高寒缺氧开展大量实地调研,并且按照国际惯例编写申遗的材料,并制定了管理计划和措施。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这片净土,青海省先后投入资金8000万元,开展了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建设,提升了昆仑山口、不冻泉、五道梁等服务区和五大保护站点周边的环境。

2016年,青海省地方性法规《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施行,标志着这片中国最大的自然遗产地获得立法保护。

2016年,IUCN专家对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

2016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函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青海可可西里作为2017年自然遗产项目。

2016年到 2017年,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还重点开展了大规模、高密度、高频率的专项巡山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进入保护区的一切违法行为。完成大规模巡山12次、巡线巡护400余次。部署藏羚羊产仔以及回迁保驾护航工作,在大批藏羚羊陆续经过辖区时开展巡逻活动。

“可可西里申遗必须成功!”3年的艰辛换来了满意的答卷。无疑,可可西里申遗成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在国际社会的一次新展示,是青海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份新答卷,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

保护的脚步将永不停止

“在可可西里,你踩下的每一个脚印,有可能是地球诞生以来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脚印。”有专家如是说。这足以证明可可西里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生态地位。

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可以用“青海感冒,全球打喷嚏”来形象地形容。

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与来自青海的人大代表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青海义不容辞又容不得半点闪失的重大责任,更是全省各族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化为青海大地为生态文明干事创业的实践力量,化为青海儿女自觉守护绿色家园的坚定信仰。

取消对三江源地区GDP考核,设立“生态红线”,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力度……一项项顶层设计,无不彰显青海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迈进的勇气和信心,无不凝结着党中央、国务院对高原青海的热切关怀和期望。

如今,走向世界的可可西里,将唤起更多人关心和参与到生态文明保护中来。

今后一个时期,青海省将按照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系统性总体要求,对照遗产地管理的标准做好规划工作。同时将进一步加强遗产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依法加强对可可西里地区的保护和管理,完善和切实执行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把生物多样性信息与监测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对缓冲区内的藏族村落和牧民纳入保护、管理、监测和公众教育的行动中。此外,将依托遗产地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进一步把可可西里遗产地的精神实质、自然风貌、绿色形象展示给世人。通过政府机构、社区和社会组织等,有效维持荒野景观的自然状态,保证物种的生存繁衍。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要求,青海省政府部门将遵守“不在遗产地范围内为根除小型哺乳动物鼠兔采用毒杀行动”“不强制安置或迁移遗产地缓冲区的传统牧民”“不在任何时候许可或提倡遗产地内会威胁到动物迁徙路线的围栏活动”等承诺。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保护体系,通过20多年的保护,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可可西里成為世界自然遗产之后,将与世界管理体系、管理方式、管理要求挂钩,世界遗产地怎么管理,要怎么发展,都需要按照国际标准来执行,因此,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后对如何保护的要求更高了。

为此,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管委会可可西里管理处副处长罗延海表示,可可西里成功申遗,希望能有更多人尊重自然、关注生态保护、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也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居住在第三极的人民为保护世界屋脊的环境付出的牺牲和努力,对他们的生态环保理念和行动应有敬畏和感恩之心。应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可可西里和三江源头的环境保护行动之中,推动可可西里和三江源头的保护提升到“公民意志”“国家意志”,形成自觉的环保意识。

罗延海表示,可可西里不管是列入三江源国家公园,还是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加大保护力度。我们的初衷和目的不会变,只是随着可可西里地位的不断提高,对我们的工作有了更高标准,有了更高要求。今天的可可西里不仅是青海的可可西里,也是中国的可可西里,更是世界的可可西里,我们可可西里人会继续用自己的生命与青春,一如既往地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可可西里的生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好长江源头,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猜你喜欢

藏羚羊遗产地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我们都爱藏羚羊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