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的启示(上)

2018-05-08王丛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伦教化王阳明

王丛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

他生于1472年。《明史·王守仁传》载:“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据此,王阳明本名为云,后改名为守仁。因后来他曾筑室于浙江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所以,后人尊稱他为阳明先生,后世竟以号行了。

王阳明卒于1529年,只活了57岁。按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老年是65周岁以上,我国政府则规定老年是60周岁以上,拿这样的标准衡量,王阳明尚在中年。但是,他所取得的成就却是伟大的。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成就巨大,办了很多学院,教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著名的哲学家王艮,就是他的门生;他的教育思想丰富深刻,即使在今天,仍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可以说,王阳明实现了我国古代教育的最高目标“治国平天下”,也实现了我国古代最高的人生理想——做到了“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因此,王阳明可以说是后世的楷模。

王阳明作为教育家的贡献,我们准备从四个方面去说。

一、从政以教化为先

为官管理地方,自然要面临解决复杂甚至尖锐的社会矛盾。如何面对,如何解决?这体现了官员不同的执政理念。王阳明认为,天下之所以不治,原因在民风不善,而民风不善的原因在教化未明,所以,为政应以教化为先。他说:“为政不事威刑,唯以开导人心为本。”

这理念源自儒家,确切地说源自孟子。《孟子·尽心》篇有云:“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这种理念又有两个思想基础:

其一,是儒家的性善论,如孟子认为,人都有“良知”“良能”(先天就有的好的品质和能力),正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将其发扬光大为人人都是圣人,至少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他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某日,他的学生王艮出游回来,王阳明问他看见了什么,王艮说:“见满街都是圣人。”得到了他的赞许。

其二,也是从性善出发,既然人性都是善的,推己及人,大家就都是亲人,即孔子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亦即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王阳明便是将天下之人均视为父子兄弟,“见善不啻若己出,见恶不啻若己入”。对那些沾染了不良品行为害社会的人,王阳明将其看作是溺水的人,“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好比见其父子兄弟坠溺于深渊,感觉疾痛之切体,非“呼号匍匐,裸跣颠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不可。拯之之法,则是实施教化,使天下之人皆致其良知,为善去恶。他反对不行教化而以严刑酷法进行强制性管理的做法,说:“后之守令,不知教化为先,徒恃刑驱势迫,由其无爱民之实心。若使果然视民如己子,亦安忍不施教诲劝勉,而辄加棰楚鞭挞?”

所以,他每到一地任职,都想方设法通过颁布告谕,订立乡约,建立学院、社学并亲自讲学等形式施行教化。如公元1528年,王阳明平定广西思恩、田州的叛乱后,就着手兴办了思田学校,又在宾州创办宾阳书院,在南宁创办敷文书院,并亲临讲席。由他亲自创建和讲过学的书院还有浙江阳明书院、贵州龙岗书院、贵阳书院和江西白鹿书院、社学等。这些举措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如公元1510年春,王阳明升任庐陵知县,到任后,即告谕当地民众要以良善称于乡族为美,养成仁义孝悌之风。结果,庐陵的民风为之一变,“雍雍然渐成礼让之俗矣”。

王阳明执政重视教化,其实本是中华文化传统。荀子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放肆);人有快则法度坏。”这里的尊师重教,当然实质上是主张教育为政治服务,而王阳明的执政以教化为先,就是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实践。依现当代的观点,教育不是为政治服务的,但教育对政治会产生作用,甚至会有很大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此,则执政要注意发挥教育的作用,而要让教育对政治产生作用,就要提升民众的素质,王阳明即是如此。比之王阳明,我们的一些地方官员对教育的重视,仅只体现在注重高考的升学率、本科率,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上,这无疑是落了下乘。

王阳明执政重视教化,有一份人文关怀在。执政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对象也是人,二者有许多相通之处。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教师要爱学生,这种爱不是产生于血缘,所以被称为大爱。大爱无疆,大爱没有界限,没有选择,所以,教师既要爱表现好的学生,也要爱表现差的学生。且越是表现差的学生,就越是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甚至是误入了歧途,就像是溺水了,需要老师的帮助,甚至是拯救。当同情、怜悯的感情占据了主导地位,老师就不会排斥放弃,而是尽力帮助;少一些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多一些和风细雨,循循善诱。

有没有这样一份人文关怀,决定一个人适不适合做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你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而相反,也有人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培养不出与孩子交往的感情,那就最好不要选择教师职业。因为没有爱心,不努力去理解孩子精神世界的人,……不可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教育者、指导者。”(《教育箴言》)

敖汉旗实验小学的车效飞老师,在一次考试后,为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当面分析试卷,听着听着,这个孩子哭了起来,而她因为“心疼”孩子,“心里也是酸酸的”,“再也忍不住,眼泪就要掉下来”,赶紧离开了教室。这时,她听见班里的孩子七嘴八舌地对那个孩子说,看你还不好好学习,老师都哭了。(车效飞《因为“心疼”我哭了》,《赤峰教育》132期)这是把学生当成了自己孩子的那种感觉。这样的心,这样的感觉,就是人文关怀,有这样一份关怀,才能当一个好教师。

所以,王阳明的执政以教化为先,不论是对今之官员,还是对今之教育工作者,都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二、教育目的以“明人伦”为首

伦是类别的意思。社会是有层次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不同层次中,而不同的层次又对人有不同的规范要求。人伦就是按照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层次给人分的类。在封建社会,人分为十种:君、臣、父、子、夫、妇(妻)、兄(长)、弟(幼)、朋、友。君臣、父子、夫妇、兄弟(长幼)、朋友两两相对,分为五組,称为“五伦”。五伦也可看作是五组人际关系,“朋友”实质上是讲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五伦有要求共同遵守的规范,这就是《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双方又有各自需要遵守的规范,被称为“十义”。十义初见于《礼记》,谓之“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后世又稍作变动谓之“父慈、子孝、夫和、妇从、兄友、弟恭、朋谊、友信、君敬、臣忠”,使之更为明白晓畅。“明人伦”就是要求人们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层次以及该层次对人的规范,并严格遵守。从内在的角度看,明人伦表现为道德品质;从外在的角度看,明人伦表现为礼节行为。就是要求人们具有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道德和行为。

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学说,同样认为教育的目标是“明人伦”,但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表现为三个方面:

1.他把“明人伦”的教育目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明人伦”一直是封建社会教育的目标,如王阳明所说:“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因为这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统治者对民众的统治。所谓“‘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子语),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矣”。为此,王阳明把“明人伦”的重要性强调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故明伦之外无学矣。外此而学者,谓之异端;非此而论者,谓之邪说;假此而行者,谓之伯术;饰此而言者,谓之文辞;背此而驰者,谓之功利之徒,乱世之政。”

2.他批判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教育的目标是明人伦,依现代观点,也可说是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但另一方面,教育也有着为国家培养管理人才的职能,孔子就说过“学而优则仕”的话。科举制度建立后,国家要通过考试,从受教育的人中选拔人才管理国家,这就使教育的目标发生了异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了为国家培养管理人员的工具。而一旦成为国家管理人员,其地位往往高于普通的民众。从受教育者来说,受教育,亦即学习,目的就不仅是要明人伦,提高自己的素质,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相应的考试,然后能做官,或找到别的职位,能够有权势的地位,有相应的收入。所谓“应试教育”,就是由此而产生的。所以,应试教育非自今日始,而是古已有之,至少,从科举制度建立以来就有了。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教育不是为了“明伦”,学生,至少是一大部分学生,不是为了“明伦”,而是为了改变命运应付考试而学习,也就是为了做官或有个好职位而学习。这是教育目标的异化,也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对此,王阳明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夫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今之学宫皆以‘明伦名堂,则其所以立学者,固未尝非三代意也。然自科举之业盛,士皆驰骛于记诵辞章,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于是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者,遂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矣。”

前面所引王阳明的观点,说教育的目标,除明伦之外,再无其他;教育内容,都是为了实现“明伦”的目标,再无其他。若有,都是异端邪说,甚至是乱世之政。虽有过分之嫌,甚至窄化了教育的动能,但也不无道理。

可以说,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揭露应试教育的弊端并给以严厉批判的人,他对应试教育弊端的批评批判,后面还会涉及。

3.他明确了“明伦”,即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

前面说过,从内在的角度看,明人伦表现为道德品质。“明伦”的过程即为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明伦”的方法即为提升道德修养的方法。

儒家主性善,认为人天生就会遵守伦理规范,亦即明伦,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但总有一些人是不肯遵守社会伦理规范的,孟子解释为这些人丧失了本心,亦即“放心”。所以,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但怎么“求其放心”,孟子并没有具体说。

王阳明秉承儒家的思想,同样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亦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良知。对那些不肯遵守社会规范的人,王阳明没有像孟子那样说他们“放心”——丧失本心,而是说他们被“物欲”蒙蔽了:“天下人之心,其始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仇者。”王阳明认为,只要祛除了私欲,就能明人伦,得良知,成为圣人。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他说:“良知”“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而“去其昏蔽”就能“明其心”。他指出:“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他还把蒙蔽了良知的物欲比作“心中贼”,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他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王阳明认为,教育是为了减人欲,这极有见地,且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在社会发展,经济发达,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欲望,尤其是孩子,想要他们顺利地成长,简直太难了,因为诱惑太多也太大,不说别的,一个电子游戏毁了多少孩子?可以说,能够帮助孩子抵御诱惑的教育,就是好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去昏蔽,得良知,明人伦”,亦即完成自身的道德修养呢?

据后人总结,王守仁提出了四个基本主张:静处体悟、省察克治、事上磨炼、贵于改过。

1.静处体悟,即首先静下心来。“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2.省察克治,即反思自己的思想(省察),若发现有蒙蔽自己心灵的私欲,就将其清除干净(扫除廓清)。“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

3.事上磨炼,“事”即实践,亦即在实践中增长学识才干。这与他“知行合一”的思想有关。王阳明认为,通过实践才能获真知致良知,他说:“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必有事焉即致良知功夫。”“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若不经实践锻炼,往往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4.贵于改过。即勇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前面的“省察克治”,是祛除心中不正当的想法即私欲;这条针对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犯的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过错,谁都难以避免。所以,王阳明秉承儒家“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思想,主张“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他在贵州龙场讲学时为诸生立下四项准则:“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改过”亦列于其中。

这四种方法,今天似亦不过时,也应该继续借鉴运用。如“静处体悟”正可针对当今人心的浮躁;受应试教育影响,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地与社会实践脱节,加强“事上磨炼”正是当务之急;“省察克治”“贵于改过”,也是当今青少年缺乏的品质。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人伦教化王阳明
尊王抑或尊天:基于人伦与性命的晚明治道重建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天伦和人伦共生伦理永恒——秦汉传统中基于发生角度的伦理分类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
由传统礼仪看中英传统人伦道德观念异同——以英剧《唐顿庄园》为例分析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