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西北稻区稻茎毛眼水蝇危害回升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2018-05-08陈彩霞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稻区关键期颗粒剂

陈彩霞

(福建省三明市植保植检站, 福建 三明 365000)

闽西北系指福建省西北部东经116°23′至118°40′、北纬25°30′至27°28′的三明市辖区。该区域处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两大山系之间,是典型的山区稻区,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目前全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是福建省的主要产粮区。稻茎毛眼水蝇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三明市双季晚稻上、烟后稻上发生危害严重[1]。为避免该虫为害加剧,笔者于2009年开始对该虫在当地的发生消长进行了观察和调查,并提出防控措施。现将调查结果和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1 发生历史和现状

1.1 历史上曾经暴发为害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种植,稻茎毛眼水蝇为害逐步加重。据林仙集[1]报道,1985年该虫在三明全市双季晚稻上发生面积达2万多hm2,占双季晚稻种植面积的1/4,全市12个县(区)均有发生。查阅三明市植保植检站资料,稻茎毛眼水蝇全市发生面积,1986年3.33万hm2,1987年4.67万hm2,1988年6.47万hm2,1989年9.00万hm2,当时全市水稻种植面积26.7万hm2。20世纪80年代后期调查结果[1]表明,该虫在三明市1年发生7代,以4、5代为害双晚秧苗最为突出。由于当时该虫主要发生在双晚秧田,插秧后表现受害状,分蘖盛期后没有表现受害状。因此,认为该虫对产量影响不大,当时并未进行大面积的防治。1989年开始,另一次要害虫稻瘿蚊突然在当地局部暴发成灾,1991年后全面暴发成灾,90年代稻瘿蚊成为当地水稻主要害虫。通过采取秧田施用丙线磷、克百威等农药打底和3、4代稻瘿蚊防治关键期施药等综合防控措施,1999年后稻瘿蚊基本上得到控制,同时稻茎毛眼水蝇也得到兼治,2000年和2001年在双晚稻田调查没有发现稻茎毛眼水蝇为害状。

1.2 危害回升趋势明显

2008年在福建省开展水稻病虫种类调查时发现,本稻区双晚和烟后稻上稻茎毛眼水蝇发生较普遍。从2009年开始对稻茎毛眼水蝇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表1)可知,截至2016年,稻茎毛眼水蝇回升趋势明显。从发生面积上看,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从2009年的1.40万hm2扩大至2016年的3.57万hm2,增加了1.55倍;从发生程度上看也呈逐年加重趋势,田间平均株受害率逐年提高,特别是2013年、2015年的双晚、烟后稻孕穗期受害率均较高,发生较重的田块穗粒数明显减少。

表1 三明市稻茎毛眼水蝇发生面积

2 危害回升因素分析

2.1 秧田未实施打底施药技术

1989年稻瘿蚊在三明稻区局部地方暴发成灾,到1992年全市大部分稻区暴发,从1994年开始,在全市稻瘿蚊发生区全面推广用丙线磷颗粒剂或克百威颗粒剂或氯唑磷颗粒剂进行秧田打底施药防治3、4代稻瘿蚊,取得较好的防效。1999年后稻瘿蚊暴发成灾得以控制,稻茎毛眼水蝇也得到一定的控制。之后当地实施秧田打底施药技术逐渐减少,到2007年由于克百威颗粒剂停止生产,当地不再实施秧田打底施药技术。稻茎毛眼水蝇从2008年又再次被发现,而后发生面积逐年增大。稻茎毛眼水蝇的再次暴发与秧田未进行打底施药有一定关系。

2.2 稻作类型多样,桥梁田多

随着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降低和多种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水稻播种期主要根据上一季作物的收获时间来考虑。因此,全年从3月至7月上旬都有水稻播种、插秧,形成了有利于稻茎毛眼水蝇繁衍的桥梁田,使得稻茎毛眼水蝇世代重叠、种群数量剧增。

2.3 稻田常用杀虫剂无兼治效果

三明稻区的主要虫害是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近些年二化螟危害大为减轻,稻纵卷叶螟局部暴发,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经常暴发为害,秧田、大田防治用药大多是针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常用化学农药为吡蚜酮、吡虫啉,以及阿维盐类、菊酯类农药。吡蚜酮、吡虫啉等特异性农药转化性强,对非同翅目的稻茎毛眼水蝇无防治效果;阿维盐类、菊酯类没有内吸作用,对已潜入稻茎内部的水蝇没有毒杀效果。因此,田间喷施的杀虫剂对稻茎毛眼水蝇兼治作用小,对其种群的繁衍影响不大。

2.4 气候因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稻株叶片上水滴的有无决定了稻茎毛眼水蝇卵的孵化和幼虫的侵入[1],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这一规律。每年6月中下旬烟后稻、双季晚稻秧田期,正值雨季,非常有利于稻茎毛眼水蝇侵入秧苗,秧苗移栽后表现出受害状,大面积稻田叶片出现孔洞、弧形缺刻、破叶,严重的受害田远看一片花白。调查发现,穗期稻茎毛眼水蝇发生为害的轻重与水稻孕穗期的天气关系极为密切,受每年8月20日至9月5日的关键期16 d内的雨日多寡影响最为直接。根据尤溪县气象台数据,2011-2016年6年中关键期16 d雨日数分别为4、4、10、5、12、5 d。从穗期发生面积与关键期雨日数的关系图(图1)可以看出,雨日越多,穗期受害就越严重,两条曲线高度吻合。2013年8月中下旬由于台风频繁,雨日数激增,当年稻茎毛眼水蝇造成花穗特别突出,受害面积达1.37万hm2。2015年由于厄尔尼诺影响导致天气异常,从春季到冬季降雨特别多,年降雨量和年雨日数均创下历史新高,8月20日到9月5日的雨日数高达12 d,稻茎毛眼水蝇在水稻穗期发生面积达1.77万hm2。

图1 穗期发生面积与关键期雨日数的关系

3 防控对策

根据稻茎毛眼水蝇危害回升的趋势及其在穗期为害加剧的特点,防控上应以抑制田间种群数量,避免穗期暴发造成产量损失为主。在农业防治上通过连片种植,统一水稻播期,减少桥梁田和中间寄主,来抑制稻茎毛眼水蝇田间种群数量激增。

化学防治上采用以秧田防治为主,大田关键期施药为辅的原则。按照20世纪80年代的经验,秧田打底施药防治是抑制稻茎毛眼水蝇种群的最有效方法。但目前高效低毒的对口农药极少,缺乏适应生态保护需求的颗粒剂农药,有待今后试验筛选。

在秧苗2叶1心时选用能抑制卵孵化、初孵幼虫侵入和对已侵入稻株幼虫有毒杀作用的农药进行防治。比如有内吸作用或渗透性较好的乙酰甲胺磷、三唑磷、杀虫丹等杀虫剂,喷后5~7 d续喷1次,也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大田防治关键期是在水稻幼穗分化5期左右,此时稻株剑叶叶鞘松开,有利于稻茎毛眼水蝇幼虫大量侵入。由于稻茎毛眼水蝇在水稻穗期的为害对产量影响明显,所以在此关键期选用杀虫剂喷施可以有效地减轻为害,保产作用显著。在常年重发生田段,于双晚秧苗返青后每公顷用10%噻唑磷颗粒剂30 kg撒施,对抑制穗期稻茎毛眼水蝇的为害有一定作用,穗受害率明显下降[2]。

参考文献:

[1]林仙集.稻茎毛眼水蝇在福建发生和为害的初步研究[J].昆虫知识,1987,24(6):325-328.

[2]陈彩霞.噻唑磷防治稻茎毛眼水蝇试验初报[J].福建稻麦科技,2015,33(1):49-50,59.

猜你喜欢

稻区关键期颗粒剂
关于颗粒剂登记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大气低温胁迫对中国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影响
“关键期”对0-3岁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启示
北汽姜德义: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务实深耕关键期
201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
——稻(二)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
2015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饮片与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