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非遗数字化与传承对策研究
2018-05-08马丽丽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24000
马丽丽 (盐城工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224000)
吴 俊 (盐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景观设计所 224000)
盐城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人们忽视,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中,导致原本优秀的民间艺术变得越来越稀少、贫乏。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同时为响应盐城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要求,从盐城非遗保护与研究现状出发,开展对盐城非遗的数字化与传承研究,推动盐城区域特色文化及科技智库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盐城非遗发展策略,以促进盐城非遗项目的发展。
一、盐城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考察
(一)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涵盖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传统手工技艺、礼俗、戏曲、曲艺、杂技等多项类别。根据近年来的普查,盐城市共排查非遗线索14427条,编辑出版普查资料汇编10册,汇编项目802个,涉及17个门类,62个种类,其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基本查清了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和传承现状。12017年底,盐城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个(董永传说、淮剧、建湖杂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6个,县(市、区)级非遗名录有167个。15人入选省级非遗传承人,85人入选市级传承人,192人入选县级传承人,其中,淮剧名家张云良、裔小平,建湖杂技传承人卜树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非遗”的一部分,据截止到2017年底统计的数字显示,盐城市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中,民间造物艺术10类36个项目,民间表演艺术33个项目,以及160多位富有特殊技艺、突出成就的民间艺术家。
(二)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状态
由于非遗种类丰富,笔者从盐城地区非遗名录中遴选出5-6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重要性的非遗项目,如国家级非遗项目淮剧、省级非遗项目老虎鞋、发绣、市级非遗项目剪纸、糖画、面塑,对这些项目进行系统的文献研究和田野调研,挖掘出该项目现如今的发展状态以及延续情况。淮剧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江苏省淮剧团国家级非遗产传承人2人,省级非遗传承人4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3人;虎头鞋于2007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省级非遗虎头鞋代表传承人周纪珍,今年已有87岁,其女王华为其传承人;东台发绣传承人王琼,是省民艺普查唯一发绣代表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事发绣工艺研究30余年;盐都区北龙港剪纸传承人王柏林先生的剪纸艺术,融入苏南剪纸艺术特点,通过剪、刻、撕、染等方法,塑造出的艺术形象线条洒脱、纯朴秀美、动静结合、巧拙和谐;建湖县糖画传承人陈元生、陈元中兄弟中,哥哥陈元生擅长糖画制作,弟弟陈元中擅长糖人制作,兄弟俩多年来一直活跃于盐城地区,并不断地将这门老手艺进行传承;今年77岁的面塑传承人孙东成老先生,一直坚持将面塑这门祖传绝艺走进人们生活中,他手中的面塑,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雅拙之美。
二、盐城非遗项目文化产品之创新性设计
将数字化采集后的盐城非遗项目进行归类,不可设计开发的非遗项目以原生态形式保护,可开发的盐城非遗项目,作为一种“符号”与当代的设计紧密结合,开发出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如剪纸艺术特点与蓝印花布的“断刀”技艺不谋而合,设计创作中通过图形符号的文化隐喻,以“鱼”为艺术形象,由单独“鱼”纹向组合纹样拓展,并将衍生品应用于更多形式的载体中,丰富设计作品。或从“湿地生态文化”中提取“丹顶鹤”、“麋鹿”艺术形象,从桌布、壁挂到生活用具再到服饰设计,开发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如图1:湿地文化产品设计《松鹤延年》)这组设计作品以盐城湿地文化元素松鹤为主题,结合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完成产品设计。
图1:湿地文化产品设计《松鹤延年》(马丽丽)
三、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
(一)盐城非遗数字保护专业标准采集
加强“非遗”数字化建设是存储保护“非遗”的需要、是活态传承的需要、是政府主导的需要。在对盐城非遗进行数字化保护中,需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护专业标准采集方案编写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完成非遗项目的数字化采集对象及采集技术,按照“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指导原则,获取准确、全面、规范的数据信息和影像资料。笔者在田野考察中以省级非遗项目老虎鞋为采集重点,通过对盐都区尚庄、龙岗,城南新区伍佑等地虎头鞋民间艺人走访,根据数字化保护采集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信息和影像资料(如图表2:盐都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虎头鞋)所示。
图表2:盐都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虎头鞋
(二)盐城非遗数据库信息服务平台(专题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借助微信平台现有的功能及特点,将盐城非遗数字化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内容收集与整合、传播与推广、营销与服务等,实现了盐城非遗数字化(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践,完成了盐城非遗项目部分数字化的转换过程,为盐城非遗的保护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完善和发展盐城非遗在数字化传播渠道上的创新和面向互联网无线终端上的转移概念创新。2017年9月20日建立专题“盐城非遗”微信公众平台,将盐城非遗综合研究成果通过平台进行传播,为政府职能部门、学术研究机构和一般公众提供学习、研究、交流平台。盐城非遗数据库信息平台建设从建设内容、后台工作、使用与推广三个方面进行建设。
1.“盐城非遗”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建设情况。内容建设以菜单形式构建,分非遗源起、非遗研究、艺术创作三个主菜单。盐城非遗源起主菜单下包括创建源起、策划团队、学校概况;非遗研究菜单下分非遗科普、寻找手艺、田野调研三个板块;艺术创作菜单下分主题展览、文创作品、微店铺查看三方面主题。
2.“盐城非遗”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工作情况。平台设置以菜单模式为主,增加留言板块,申请原创保护功能,并对原创图片设置水印;通过点击“阅读原文”功能,直接链接到微店商铺,或者通过推文中的“图片”链接,直接进入微店,提升浏览量与购买力,开通打赏功能,增加更多互动功能。
3.“盐城非遗”微信公众平台推广效果。平台建立仅3个多月的时间,用户人数已达到151 人,用户主体为高校教师、研究学者、学生、文化圈内知名人士以及非专业爱好者等,且关注度平缓上升;共推送图文消息28篇,平均每周推送2-3篇,通过关注度的数据分析,说明人们对非遗的关注角度不同,从内容送达用户人数与阅读量数据对比分析,阅读量大于用户送达人数,得出用户使用需求倾向结论。通过平台交互,结识非遗研究者,探讨非遗传承发展问题,通过平台吸引更多人对盐城非遗的关注,认知与了解,传播与推广。(如图表3:用户使用情况图表 )
图表3:用户使用情况图表
四、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策研究
(一)扎实推进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强化产品创新能力
推进盐城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研究学者联合,构建盐城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机制,强化产品创新能力。通过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校企合作模式推动传统手工业传承,建立互惠关系。
(二)切实贯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扶持青年人才非遗培养项目
全面实施盐城地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继续实施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等重大项目,增强传承活力。通过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中的青年人才非遗培养扶持,推广盐城非遗,加强传承力量。
(三)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地方旅游品牌
盐城旅游产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可借助旅游平台,获得商业利润。发挥盐城主要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的优势,以盐城非遗项目为元素打造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创意品牌。
(四)加大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促进产业与市场融合
促进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可通过市场机制的推动,加大产业与市场融合;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生产+生活”传承发展模式2,建立和完善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互联网+非遗”融合发展方式,建立盐城非遗数字化基础数据库和非遗教育与商业推广平台3。通过文化创意产业背景,“文化+双创”融合发展路径,建立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发展策略4,通过跨界创新融合,推动盐城非遗项目进入大众生活,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供总体性的理论指导和数据库。
五、结语
盐城地区非遗项目得以传承和发展,就必须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通过将盐城非遗项目进行收集与整合、整理并进行数字化(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借助微信的传播力量,将使得盐城非遗传播有效性更高,信息和服务能够到达的时间更长,互动性更加便利,推广成本更加低廉,将超出传统传媒的推广方式和力度,对盐城非遗保护与传承具有现实的社会影响力。
注释:
1.陆晓君.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探究[J].文教资料,2015(9):65-67.
2.3.4.马丽丽.盐城地区当下民艺设计策略及路径研究[J].设计,201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