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然途径
2018-05-08王旭东浙江省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王旭东/浙江省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如何把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渗透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解决当前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有效地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更是我们教育者新时期应尽的职责。
从教育评价领域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改变单一的标准化纸笔测试评价,大力推行表现性评价,引导师生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破解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评价领域的瓶颈,是进一步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应试性教学让三维目标落实残缺化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有下列观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在此思想指导下,各《学科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成为2000年以来新课改的重中之重。为了强化三维目标的落实,有的学校在教师备课本上都印有三维目标填写栏,要求教师每节课教案上都要填写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各级各类宣讲、教师培训和教科研活动也都倡导、强调三维目标。
而实际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学科课程标准》这些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却难以落实,或者说落实不到位,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是考试评价。
翻开各省市的《学科考试大纲》,我们不难发现,其主要内容是罗列考点,各考点基本上以知识点形式描述,几乎没有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科考试大纲》不会出现那些笔试无法测试的内容,而这些难以笔试的内容却往往是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的部分,是当前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理论上《学科课程标准》是学科评价标准,在实际教学中,《学科考试大纲》反而成了课程评价的标准,《学科考试大纲》与《学科课程标准》在导向和内容上明显脱离。
不仅如此,为了配合《学科考试大纲》,配合应试,出现了大量考试复习用书,配置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卷。结果这些复习用书成了教学和考试复习的“教案”。迫于中高考升学压力,教师往往按照《考试大纲》进行教学,考什么教什么,考到什么程度,教到什么程度,重点考的重点教,多考多教,少考少教,不考不教。
标准化笔试已经阻碍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由于中小学期中期末考试、会考、毕业考和中高考几乎都是纸笔测试,测试内容侧重碎片化知识,学科能力侧重识记、理解等低水平的认知能力、学科内部孤立的技能和解答习题的能力,试题背景过于抽象,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具有明显的确定性,使得评价结果侧重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难以检测学生在真实事件中应用能力,类似在岸上考游泳。
具体到学科,语文、英语学科难以考查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物理、化学和生物虽有实验题,但是难以考查实验操作、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常常出现实验操作能力和笔试成绩成负相关的现象。冰冷的笔试更难以检测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令人担忧的是,单纯的笔试导致“重知识,轻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重智育发展,轻德育培养”,导致教师、学生和家长把时间和精力过分聚焦于考试相关的内容和训练上,出现“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现象。如果一道考题有多种解法,老师和学生都会提倡用得分最保险的方法,不会用新颖的办法,更不会书写出多种解法。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测出一个灯泡的体积,学生就会想到用什么公式来计算,而不是像爱因斯坦那样用灯泡浸水实验。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包含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都是指向学生在应对21世纪各种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环境时所需的关键品质,这些素养不能仅仅靠纸笔来获得,而要通过活动、实践、真实环境、交往等方式进行培育;而且,大部分核心素养内容是难以用标准化笔试来评价的。纸笔测试固然有其优点,但是,已明显不能满足当前教育评价的需要,它阻碍了三维目标完整落实,阻碍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表现性评价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然途径
表现性评价通常要求学生在某种特定的真实或模拟情景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或者解决问题、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的能力的发展状况。测试的场景大都为真实或仿真的个人生活情境、学校生活情境、科学情境;测试内容体现多维度学习目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开放性,侧重表现性技能、操作实践性技能和应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国际上,表现性评价得到了普遍的重视。英国各学科的A级考试中,借助于表现性评价的“中心评审课程作业”普遍占到20%~35%;香港地区名为“教师评审制”的表现性评价的分数在高考中占到20%~30%的比例。国内也已尝试表现性评价,如驾照考试的场考和路考。在学校教育中,英语的听力口语测试,中考的体育考试,初中的科学实验考查,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考查,高考艺术类学生艺考,以及学生研究性学习评价等都属于表现性评价。
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发文明确规定:小学低年级段不准采用统一的纸笔测试,一年级、二年级期末考试和考查推广非纸笔测试形式。在省教研室的引领和推动下,全省小学纷纷尝试表现性评价,替代“期末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纸笔测试在小学阶段开始“革命性”瓦解,这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价改革一个“质的飞跃”。很多学校尝试将语文分解为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包括背诵)和看图说话(口语交际)等项目,将数学分解为数字书写、口算过关和知识应用等项目,知识应用有人民币识别、钟表读数等行为化项目。对此,教师和家长都认可并适应这种评价方式,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表现性评价,称之为“游园考”“乐考”。
表现性评价能够检测高级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重要教育结果,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重要的素养。
面对同一个知识点,表现性评价和纸笔评价“含金量”完全不同。例如,考查学生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纸笔测试通常在一个长方形图上标出长和宽的数值,让学生计算面积;考查的能力仅仅为“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只要学生记住面积公式和乘法计算,就可以答对了。而表现性评价则要给学生一个三角板、一把直尺,要求学生测出一张A3纸的面积。学生先要做出工具选择,由于直尺的量程较大,比较适合A3纸张测量,所以选择直尺。然后要科学使用直尺测量纸张的长和宽,不仅要读数准确,还要克服直尺量程不够测量纸张的长度,需要补接测量;为了减少误差,还需要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最后用面积公式求出面积。这样的测试不仅仅考查学生工具的选择、刻度尺使用和读数、基本测量方法和面积公式,还考查学生科学的态度、测量的技能、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智慧。
大力开展表现性评价具有现实性教改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李西贵认为:“教育评价是深入推动课程改革的瓶颈。只有教育者把握教育评价的本质,掌握新兴评价方法和相关分析技术,能在实践中准确、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多元发挥,才能强有力地引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切实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变革”。
推广表现性评价,能真实地撬动课堂教学变革,由应试教育、习题教育转向核心素养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能引导教师真实落实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从“知识立意”转向学科“能力立意”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立意”,从“重视解答习题能力”转向“解决真实问题实践能力”,从“应试能力”转向“操作性表现性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上习题教学现象会明显下降,实验操作、语言交际等活动会得到加强;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利用率能得以提升。
推广表现性评价,还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和高层次能力发展。表现性评价综合了评价功能、学习功能和发展功能;可以引导学生从试卷堆和题海中爬出来,改变校园“君子动笔不动手”现象。展示性、作品性、活动性、行为性评价多了,学生的快乐就多了;让学生的学习和考试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在活动中“考试”,在“考试”中学习,可以体验到“考试”的快乐和学习知识的价值。
推广表现性评价,能活化校园育人文化。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的学习活动,也是学校育人的一种新的载体、新的机制。表现性评价是一个过程性评价,考查评价的是学生的准备过程、努力过程、体验过程、互动过程,将表现性测评过程活动化和系列化,可以发展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例如,温州市马鞍池小学以“星娃游世界”为主题,侧重考查学生国际视野下的核心素养。他们把整个校园中装扮成“世界村”。学生们扮演为各个国家的“外交官”,一年级游历亚洲,二年级游历美洲,三年级游历欧洲,星娃们边闯关,边感受各国精彩纷呈的文化内涵。
文化学科采取纸笔测试和表现性测评并举方式,学科成绩由笔试成绩和表现性评价成绩共同构成,让两种测评优势互补。这种评价机制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