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研究

2018-05-07赵立功白素萍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新型城镇化一体化

赵立功 白素萍

摘 要:城乡公共服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城乡区域之间公共体育服务差距逐渐增加,不仅影响社会经济增长,而且涉及社会稳定问题。本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问题进行了探讨,界定了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内涵,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在城镇化水平,环境、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提出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协调均衡发展的建议,对促进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京津冀 公共体育服务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b)-0170-02

公共体育服务是由政府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履行公共职能而提供的满足全社会群众或某一类社会群体需求的体育服务项目或服务事业。公共体育服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公共服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社会角度看,城乡之间公共体育服务差距逐渐增加,不仅影响社会经济增长,而且涉及社会稳定问题。

1 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内涵

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是为实现公共区域内,不同群体获得均等化的体育服务而供给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管理制度、规则等支持下的操作体系。实质在于政府通过建立与完善制度,通过各种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分配布局,建立跨区域资源共享机制,减小区域差距,实现城乡、地区间在公共体育服务资源配置的均衡,保障公民均等地享有公共体育服务的权利。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问题分析

(1)城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城市和乡村长期以来的二元化发展,使京津冀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表现出极度的不平衡。与城市的发展水平相比较,农村在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是非常落后的。这极大的导致农村居民获得基本的体育公共服务如资金投入、科学的健身指导、规范管理、体育组织的正确引导、场地器材的提供等方面资源的难度增加,导致乡村居民健身权利得不到保障,限制了乡村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乡村人口素质难有机会得到提高。体育公共服务作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社会經济文化发展水平和人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迫切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2)三地平等的政治、经济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打造。

京津冀地处同一个首都经济圈,在中国政治环境下,要看到三地之间历史发展的互通互融性,也要看到在政治决策、利益分配和民生政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均衡。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协同发展,要正视三地之间的政治经济不均衡因素,在中央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实现政治环境的均衡、协调,为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社会保障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生态,改变过去自行发展的局面。

(3)社会保障体育公共服务协同管理长效机制需要构建。

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平稳推进,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服务的社会保障措施,京津冀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京津冀三地政治地位以及生产要素流动的不均衡,使三地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三地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又加剧了经济发展差距,从而促使一系列社会矛盾的产生,急需建立以利益协调机制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协同保护长效机制,保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有序、稳健推进。

(4)三地内部发展差距较大,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非均衡发展态势明显。

京津冀各自的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水平。与京津两地的发达相比,河北省发展明显滞后,形成了发达的京津与贫穷的环京津河北地带两极分化的非均衡发展态势。包括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甚至养老保险等公共服务资源在京津冀区间的分布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公共服务资源的巨大差异,使得优质生产要素向北京、天津聚集,从而造成三地的发展差距加大。此外,京津与河北在资源投入上的差距导致了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的加大。

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建议

(1)重视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公共体育服务保障能力水平不一致,难以根本消除三地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在中央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由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由中央主导,统一制定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京津冀三地的功能定位,充分体现各自的优势,发挥优势互补,构建合作共赢机制。

(2)提升三地新型城镇化水平。

三地要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促进城镇化发展。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结合三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现状,基于彰显各区域特色来调整城镇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围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人的城镇化,推进人口向城镇聚集,提升城镇化水平。以各地现状和特色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升城镇化服务能力,促进整个京津冀三地各区域相互协调发展。

(3)构建京津冀平等的政治、经济生态环境。

政治是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的处理担当,一个区域要想发展必须有适应本区域现实的政治体系。没有政治的指导,在区域发展中面对复杂矛盾就会失去方向,失去全局性的整体考虑。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指的是能为区域内各项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不断改善、效率逐步提高提供支持的经济环境。经济基础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京津冀区域长期不均衡发展使得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需要建立新型的管理协调机制,以及一体化的三地经济市场体系,为三地基本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的提升提供经济支持。

(4)加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及制度建设。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层面的协调机制和制度创新。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应从国家层面成立国家高级领导人负责的专门协调机构,对生态建设、产业对接、社会公共事务等进行整体规划。

目前,由于制度框架的缺失,京津冀缺乏一整套制度化体制和共同行动的机制,使得很多协议处于务虚的状态。京津冀协同治理需要对区域治理组织机构与机制从法律或法规的高度予以规制,为合作方的行为提供法律的依据保障,取缔地方保护,建立促进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法规,维护区域规划的延续性、权威性,不因政府领导人的变化而随意改变。

(5)加强三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发展。

针对京津冀各自的产业结构特点,对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规划加快产业对接,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三地目标一致、作用互补、措施协同、利益相连均衡发展。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甚至养老保险等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进一步提高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格局,促进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洪磊.哲学视域下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14.

[2] 曹静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障碍及实现路径[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48-52.

[3] 薄文广,陈飞.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0-118.

[4] 孙久文,李坚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未来展望[J].河北学刊,2015,35(4):137-142.

[5] 连玉明.试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4):107-112.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服务新型城镇化一体化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