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兰市农村初中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5-07梁峻玮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舒兰市开展现状对策

梁峻玮

摘 要: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延续,本研究将舒兰市3所农村初中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3所农村初中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舒兰市农村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包括课间操及大课间自由活动两个方面,大课间自由活动中学生主要参加跳绳及踢毽子等项目,在大课间自由活动中男女生在项目选择层面男女有所差异,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大课间活动时间短、自由活动时间少等问题。

关键词:舒兰市 课余体育活动 开展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b)-0146-02

国家实施减负以来,舒兰地区学生取消了晚自习,每天在校时间为8h、学生课余时间充裕、住宿和通勤学生将时间大部分用在作业上,多数无家长监管的学生,上网吧、玩手机、看电视,长期下去对初中生性格、品质极其不利。增强课余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减轻学生压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让学校放心、家长放心、社会放心,同时也是学校体育的延续为终身体育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研究的意义旨在,为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舒兰市农村初中课余体育活动的活动质量。

1 舒兰市农村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调查与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课间操的补充,是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组织形式,即包括全校统一性的体育活动,如广播操、校园舞等形式的体育活动,同时也包括按照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安排的自由活动。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包括课间操同时也包括大课间自由活动两个层面。据了解,舒兰市农村中学每天课余体育活动时间分为上下午两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35min,共计70min。

1.1 课间操体育活动

近年来,舒兰市在各级中小学中推广“三操一舞”,三操主要指广播操、武术操及自编操,一舞主要是指校园舞蹈。通过对3所初中课间操项目进行调查,舒兰市3所农村中学在课间操的内容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武术操、武术自编操、自编操、太极扇、校园舞、广播操、自编舞蹈等多项内容。舒兰市农村小学课间操内容主要以广播操、武术操及太极扇为主,由此可知当前舒兰市农村初中课间操除了将传统的广播操作为课间操的主要内容外,还将传统的太极扇及武术操引用于课间操,丰富了课间操的内容。

1.2 大课间自由活动

大课间自由活动因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而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对3所学校大课间自由活动学生参与的体育项目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大课间自由活动过程中广泛参与各项体育活动,针对不同项目,男女之间有所差异。如踢毽子及跳绳这类运动负荷相对于球类运动相对较小的体育项目,女生参与人数明显高于男生人数,而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项目,男生参与人数均高于男生。

1.3 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依据影响因素分析舒兰市初中农村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三所学校七至九年级发放问卷,探究大课间活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学生认为当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活动时间较短。此外,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存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参与人数较多、担心自己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受伤、没有教师指导等问题。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客观问题主要在于活动时间较短、自由活動的时间少、场地器材不足及无体育教师进行指导,其中时间短,缺乏自由活动时间是存在的主要客观因素。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观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身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参与人数多影响自身参与兴趣、担心在活动过程总受伤三个方面。

2 舒兰市农村初中校内课余体育活动情况调查与分析

2.1 学生参加校内课余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课余体育互动参与时间多种多样。通过采用访谈的调查方法对体育教师进行访谈,据3所学校的体育教师反映: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主要分布在早自习前、午休、下课时间及晚自习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深入分析可知:半数以上学生选择在下课时间参加校内课余体育活动,仅有部分学生选择在晚自习前参加校内课余体育活动。

2.2 学生不参加校内课余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是否参加校内课余体育活动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不参加校内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习紧张、自身不喜欢体育活动,担心影响学习、家长不愿意让学生参加。由于初中学生面临中考的升学压力,参与校内课余体育活动会使文化课学习的时间有所缩减,致使半数以上不参加校内体育活动学生在学习压力下放弃参与校内课余体育活动的机会。

学生不参加校内课余体育活动,将会促使学生对时间进行重新分配。通过对不参加校内课余体育活动的学生时间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学生不参加校内课余体育活动,会将时间运用到睡觉、学习、娱乐及散步。此外,部分学生还将这一时间段应用于娱乐、散步以及睡觉。初中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压力不断提升,学生在面临升学压力之下,不得不将在校时间利用在文化课知识的学习上,以期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考上高中。

2.3 校内课余体育活动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村初中校内课余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客观因素及学生主观因素。学校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缺乏教师指导、场地器材不足、班主任不支持学生参与校内课余体育活动等。学生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担心自己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自身不愿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中缺乏伙伴。在上述存在的问题中,3所农村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场地设施不足,其次是学生自身对课余体育活动没兴趣不愿参与活动。

3 对策

3.1 提升校领导对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为不断提升课间操活动质量,校领导应当重视课间操,不断提升校领导对于课间操的重视程度,明确课间操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性,为不断丰富课间操内容,聘请健美操或无数专家,编排适合于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舞蹈、武术操。

3.2 增加课余体育活动项目,提升学生活动参与度

当前,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背景下,将部分传统体育项目纳入课余体育活动对于发展课余体育活动、提升活动质量、丰富课余体育活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3 注重教师对课余体育活动的指导,提高活动质量

各中小学应当依据相关要求核定体育教师编制,不断满足学生需求。为加强教师对课余体育活动的指导,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并将体育教师指导学生情况纳入学校考核,将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纳入工作量。

3.4 创造活动条件,营造良好氛围

为提升学生参与校内外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应当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创造一定的条件:一方面学校应当投入资金购置大量体育器材,不断丰富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应当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为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全校性的各项体育比赛,如广播操、田径运动会以及各项球类比赛;与此同时,可有效利用学校广播站对参加体育活动的价值及意义进行宣传。

参考文献

[1] 蔡赛.新沂市农村初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8):98-99.

[2] 姚贞光,孙红元.焦作市城区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1):83-85,94.

[3] 袁伟.长春市城区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舒兰市开展现状对策
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巨野县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情况及发展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舒兰市长安堡铜钼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