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教学中网络课程的实践研究

2018-05-07陈梦菲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网络课程教学

【摘要】本文以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为例,简述了在中外合作教學中,网络课程开展的意义以及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中外合作教学中网络课程选择以及设计的方法,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 教学 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242-02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信息全球化和大众文化多元化等各因素的影响下,高等教育也日趋走向国际化。我国2003和2004年分别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极大地规范和推动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我国的发展[1]。从而使得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异军突起,独树一帜。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国贝茨学院合作的建筑设计专业中美合作项目已于2012年9月正式开始启动。美方课程采用了网络课程与教师指导授课相结合的形式,具备了网络课程实践研究的基本条件。网络课程作为中外合作教学的重要方式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更好地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切实提高该项目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如何提高中外合作教学中网络课程的课堂效率十分重要。

一、网络课程在中外合作教学中的作用

1.创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授课形式

引进网络课程,与时代接轨。网络课程是时代的产物,它可以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另外,网络课程的限制较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课程学习,产生问题时可直接提问,不拘泥于固定的课堂时间。

2.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将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诱导式教学,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探究的能力。

3.有利于降低项目运行成本,节省人力财力。

无需长期驻派外籍教师,可以将有限的教育资金真正地投入到学生身上。同时也节约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网络课程在中外合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沟通与监管。

在网络课堂教学中,师生无法实时沟通,学习不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需要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另外,监管也较为困难,课堂纪律和出勤率的保障很重要。

2.网络环境

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由于是国外的网站,登录速度受限,网络管控较严。

3.语言障碍

美方课程的主要难点在于语言的转换,外教课程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及专业知识进行了双重考验,高职院校学生外语知识能力较弱,一般学生较难跟上老师上课的进度。

三、中外合作教学中网络课程的选择

1.具备一定的中方课程基础。中外合作,重心是外为我用。在中外合作教学过程中对于网络课程的选择一定要以我国当代大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和基础知识来进行教学,需要结合我国前期的教学基础来进行教学大纲的选择和布置,具备一定的中方课程教学基础。具体来说,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国贝茨学院合作的建筑设计专业中美合作项目中,不能完完全全照搬美国的教学模式,只是讨论美国的建筑设计特点,要融入我国传统建筑设计的演变和民族多样化元素。

2.突出美方建筑设计特色。在中外合作教学中,网络课程的开展也要突出国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背景和教育理念。在与美国贝茨学院合作的建筑设计专业中美合作项目中,网络课程要结合我院教学目的,突出美方的建筑设计特色,要充分利用开展的网络课程,拓展学生的眼界,让大学生们的目光不仅仅局限在我国的建筑设计理念上,要放眼世界,把握世界的潮流,培养成为世界级的建筑设计师,而不单纯只是中国建筑设计师。另外,利用网络课程突出美国的建筑设计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对建筑设计专业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接轨美方专升本课程。“专升本”是美国大学转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大学招收“专升本”学生开始于1907年加州颁发的建立初级学院的《政治法修改案》,经过10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美国大学在“专升本”招生、教学体制的建设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为了借鉴美方丰富的经验,提高我国“专升本”体制的完善和我国专升本的教学效率,在网络课程的教学中,要接轨美方专升本的相关课程,学习美方先进的教学经验,尤其是在“专升本”相关课程设计方面,根据我方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高我国“专升本”教学的效率。

四、中外合作教学中网络课程的设计

1.重在基础,紧抓要点,适度拓展。在中外合作教学中网络课程的设计要时刻注意以人为本,在本院开设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中美合作项目中,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美方课程的主要难点在于语言的转换,外教面授课程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及专业知识进行了双重考验。且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后产生的问题无法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容易遗忘和倦怠。因此,在网络课程教学中,要以基本的知识点为重点,由浅入深,详细的讲解重点和难点,尽量让所有学生把握基础知识点,理解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补充相关的知识点并进行相应的拓展,鼓励大家进一步的进行学习。

2.利用多媒体,形式多样。网络课程自然离不开多媒体的应用来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于基本概念的阐述,可以利用文字+图片的形式,而对于教材可以主要采用电子版的形式,包含主要的教学内容,将重点、难点通过改变文字背景颜色或者配以相应的图片,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为了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面,接触最前端的科技,结合我院建筑设计专业的特点,可以引用TED建筑等视频资料对学生们进行宣讲,生动而直接,大大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设计方面软件的操作,可以利用自录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关注相关的关键步骤,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八大模块,保障效率。网络课程按照需要主要分为教学大纲、课程公告、教学单元、课程作业、课程测验、成绩评分、出勤率和讨论组八个模块。为了保证网络课程的效率,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好多媒体,结合美方教学的优势,制定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单元,严格按照大纲来教学,实时发布课程公告,引导学生们来上课。为了巩固教学内容,适当的进行课程作业和分组讨论,根据出勤率和课程测验等来进行成绩评定。

4.鼓励为主,综合评定。网络课程的考核主要分为三大块,分别为学习时间、作业成绩、师生互动。可以根据出勤率来判断学习时间,出勤率不同而判分标准不同。然后结合课堂上师生互动的表现情况还有课程检测的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协调好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优良比重可以占70%,其余为基本合格,其中优秀率控制在20%,鼓励学生们向优秀者学习。

五、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方法、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核心的课程体系和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与经验,在我国得以更好的发挥和实施[2]。利用网络课程这一平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能更好的为我国学生们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王轶,郎碧琪.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中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36(01):43-45.

[2]龚微,谭萍. 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困境及法治对策——以办学模式为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6):160-164.

作者简介:

陈梦菲(1988-),女,浙江东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外合作办学。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网络课程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