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创教育”的创导式教学在课程改革中的探索

2018-05-07唐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唐佳

【摘要】本文立足于“三创教育”理论,在理论层面上充分论证将三创教育融入《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实践教学活动与三创教育的内在关系、实施的有利条件、教育价值与实践路径进行理论探索,具有较强的思想创新与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三创教育 课程改革 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022-02

一、关于“三创教育”

2012年,吉林体育学院党委书记赵志军教授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首次提出“三创教育”[1](即创意、创新、创优)理论后,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和实践推广。朱勤[2]提到,现代社会要大力发展创新教育与培养创业人才,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渐进性的创新思维训练、创业能力实践与创优思维塑造。杨敏[3]认为,要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才能改变“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局面。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让学生在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创业能力。

二、基于三创教育的创导式教学课程改革总思路

在《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堂教学中融入“三创教育”思想,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创新与创业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具体内容与措施:

1.面向创导式授课重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对于网页的商务应用需求方面有比较高的关注度这种情况,需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更加突出网页设计与制作在商务领域的具体应用。

首先,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学生对网页设计与制作技能的关注度和兴趣点,了解学生的就业和职业选择倾向,从实践应用层面重新梳理《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准确定位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将课程内容、学情基础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确保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前沿性。

其次,针对学生关注就业、注重实用的认知特点,尝试开展专题式备课和教学。具体来说,对《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优化,初步设计商务网页素材收集处理、静态商务网页设计、面向营销需求的商务网页美化、移动端电子商务网页设计四个方面的授课专题:

2.基于创导式牵引改革实训环节

《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很强,课程改革的重点突破口在于对实训环节的创新,项目任务分层次逐步推进,分阶段实施,让学生水到渠成地提高“三创”能力。

(1)提高课内实训项目与电商行业的结合度

1)实训项目的任务目标紧贴商务网页实际应用需求,结合教学专题的开展进度设计实训内容,要求学生设计制作的网页元素以真实的电子商务网页元素为目标,侧重对国内大型电子商务网站网页风格的学习。

2)实训项目的技能目标依据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和实践能力水平设定,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实验室、实训场地等),分层次逐步推进,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参与交互式在线网页制作平台的学习交流,把课内设计的优秀作品拿到在线制作平台上进行展示和交流,使学生真正能在实践中提升实操水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课外实践项目提升实战化水平

1)充分发挥金丝路电子商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鼓励学生借助金丝路电子商务技能实战大赛等平台,把商务网页作为一种有效的商品营销手段,设计和制作能够用于金丝路产品展示和推销的商务网页,使课程实训效果更清晰,也更好地发挥孵化基地的作用。

2)借助网络在线开放资源,设计制作能够在真实网络中传播的商务网页。本课程实训项目可以基于网站推广、网站规划等互联网资源的应用,通过实操项目的开展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商务网页的广泛用途,从用户、市场、竞争的角度来思考商务网页的设计、实现和应用。

3.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从室内延伸到室外,从校内向校外拓展,激发师生合作、共同进步的兴趣,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法:

(1)微课教学法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将知识点的操作过程录制成小视频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既能直观、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实地考察法

为了让学生对电子商务网页设计有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认识,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去企业考察,与企业员工充分沟通,了解行业最前沿的资讯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层度。

(3)实践活动法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社会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采用形成性评价考核学习效果

为了真正在考核中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水平,需要借鉴形成性评价思想,在课堂教学、实训环节建立起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议和外部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在考核内容中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性,增加对知识和技能形成过程的考核。

三、结束语

为培养具有“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坚持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军.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三创”品质的集成嵌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9):5-9.

[2]朱勤.“三创”教育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J].机械职业教育,2014(6):62-64.

[3] 杨敏.“创导式”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基于“三创教育”理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9):52-56.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本科“四位一体”分层递进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