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编辑话语刍议
2018-05-07汪沛
汪沛
[摘 要] 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是整体性的“话语事件”,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编辑的特殊场域,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原料的“把关者”、话语生产的“参与者”和话语传播的“推动者”。编辑话语具有相对独立性、整合性和内隐性等独特属性。学术期刊编辑话语要着眼于“说什么”“怎么说”,坚守学术性,破解失语困境,构建对话平台,创新编辑话语的生成路径。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场域 编辑话语 对话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8) 02-0048-03
[Abstract] The editing and public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s is a whole “discourse event”. Editing discourse is the special field of academic journal editing. The editorial discourse is the “the gatekeeper”of discourse of academic journals, the “participants”and the“pusher”of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The editorial discourse has the unique attributes of relative independence, integration and tacitness. The editorial discourse of academic journals should focus on“what to say”, adhere to academic nature, break the dilemma of aphasia, construct the platform of dialogue, and innovate the path of the generation of editorial discourse.
[Key words] Academic journal Field Edit discourse Dialogue
话语是法国哲学家福柯的核心概念之一,带来了学术研究范式的变革。在编辑学的研究视域下,学界对编辑话语已有若干研究成果,但侧重于总体研究,尚缺乏对学术期刊编辑话语的专门探讨。随着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升级,对学术期刊的编辑话语展开专门的、定向研究确有必要,本文尝试在此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 编辑话语:学术期刊编辑的特殊場域
我们首先将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场域定位在其最为直接的环境中,即学术研究的场域。在这一巨大的场域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话语,学术研究正是借由话语将其价值和意义传播于社会的,进而衍生出“话语权”和“影响力”。福柯指出:“我们将把话语称为陈述的整体,因为它们隶属于同一个话语形成;它是由有限的陈述构成的,我们能为这些陈述确定存在条件的整体。”[1]话语只有与特定的对象和条件相结合才有意义。“把话语作为系统地形成这些话语所言及的对象来研究。话语所做的,不止是使用这些符号以确指事物。正是这个‘不止才是我们应该加以显示和描述的”[2]。
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视域下,无疑存在两种基本话语,一是作者的学术话语,二是编辑的编辑话语。在这一对关系中,学术话语具有思想表达的功能,学术研究是学术话语和话语阐释最本质的生成和供给方式,具有基础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思想性。学者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对特定研究对象进行“陈述”和“实践”,形成话语;学术期刊编辑,从事论文的修改与加工,参与学术的交流、建构、变迁、传播,在对编辑客体进行对象性劳动的过程中亦生成话语。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从整体上来说就是“话语事件”。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固然充满博弈和交锋,但两者更多是交流、对话,“表现人类生活唯一贴切的语言方式就是永不完结的对话”[3]。学术话语与编辑话语最终结合形成学术期刊话语。在编辑出版的全过程全环节上,编辑话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首先,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原料的“把关者”。在传播场域中,话语作为巨大的信息流,能否最终成为学术期刊话语,往往取决于编辑的守门和把关,编辑承担了重要的“把关者”角色。一是按照国家的出版法规进行思想内容的把关;二是进行选题策划上的“把关”,编辑通过对信息和数据的分析,了解作者和读者的需求,从事选题策划,突出按需选题、精准选题、特色选题;三是进行传播效果上的“把关”。这种把关更多地是一种预判。编辑可以直接选用自然来稿,或者针对性地组稿约稿,在作品形成过程中全程追踪,对作者的学术话语进行研判和把关。也就是说,那些具有学术传播价值的话语才可以作为优质的原材料进入编辑出版场域“再加工”。
其次,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生产的“参与者”。一方面,编辑对作品进行规范格式、消灭差错、润色提高、加工整理,既充分尊重作者的思想原貌,又竭尽所能地拾遗补缺,与作者的学术话语相结合,在充分整合后生成学术期刊话语;另一方面,编辑撰写学术期刊的栏目导语、文章按语、修改论文的摘要等,或者就编辑出版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分析探讨,生成编辑话语,直接参与学术期刊话语生产。
再次,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传播的“推动者”。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产生传播效果和传播意义,离不开编辑的主题策划和创造性劳动,离不开编辑话语的主动推介和个性化推送。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学术期刊的阅读方式和学术话语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重大变化,编辑话语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平台,以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借鉴现代市场营销和传播学的理念,及时转变观念,从纸媒时代的纸质阅读转变为争取作者的“浏览”、吸引读者的“点击”,将学术期刊与众不同的学术旨趣、学术特色、学术内涵充分呈现、及时传播,尽可能地缩短学术话语从生产环节到传播环节的距离。
2 学术期刊编辑话语的独特属性
编辑话语与编辑活动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实践方式,具有独特的属性。
首先,编辑话语具有相对独立性。一般而言,编辑话语是依托和从属于学术话语的,没有学术话语,编辑话语往往就会失去“原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如此,也绝不能否认编辑话语的相对独立性。一是表现在编辑话语要遵循自身的运行规则。“在学术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学术期刊与学者之间不是对象化的供求关系,双方都具有各自的学术生产规律和自主运行规则” [4]。学术话语偏重于表达思想,具有思辨性,强调的是不拘一格;编辑话语基于编辑规范、编辑技巧、编辑规律,具有规范性,着眼于整齐划一。二是编辑话语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话语作为一种实践方式,与编辑活动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联的。对于学术期刊而言,为什么编、编什么、如何编,编辑的主体性劳动不可或缺,往往带有编辑的鲜明印记和独特标签,体现出编辑话语的独特性与创造性。以高校文科学报编辑为例,栏目设置、选题策划、组稿约稿,都包含着编辑的深度思考与精心设计。“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对特定学者、专家、读者的“按需定制”“精准推送”“个性推送”尤为重要,关系到学术期刊要构建什么样的作者群、读者群,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术期刊的个性化、差异化定位。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术话语的生成和传播离不开编辑话语的支撑和帮助。
其次,编辑话语具有整合性。编辑主体对作者的学术话语要进行话语整合。在媒体融合如火如荼之时,学术资源、信息的可获得性、共享性、时效性进一步增强,但也带来“快餐化”“碎片化”和“浅阅读”的难题,读者和作者不断遭受海量信息的轰炸,“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容易成为“选择困难户”。面对大量无序信息,编辑在信息—编辑—用户这条信息传播链中,应当承担起信息“过滤器”“筛选机”的责任[5]。这实际上也是编辑话语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的过程。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学术期刊编辑固然首先要尊重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和独立性的思想表达,但绝不能只是作者研究成果的“搬运工”和“复印机”,而是对作者学术成果的深度加工,将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高度整合。
第三,编辑话语具有内隐性。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整合后形成学术期刊话语,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过整合后形成的学术期刊话语中,编辑话语往往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学术期刊正式出版后,作者享有著作权,最终署名的是作者,编辑在幕后付出的劳动往往难觅踪迹,但是看似无迹可寻的编辑话语却又无处不在,因为“编辑主体的活动内隐和附着在其对编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内隐于每一篇稿件的深度、加工、润色与处理过程之中,内隐于期刊的内容与形式的协调和整合之中”[6]。编辑话语产生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同样是内隐性的,编辑话语是依托于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进行的对象性劳动来生成话语、展开对话、产生意义的,人们常说的编辑甘居幕后“为人做嫁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 学术期刊编辑话语的生成路径
学术期刊编辑话语要着眼于“说什么”“怎么说”,坚守学术性的精神家园,破解失语困境,构建对话平台,创新编辑话语的生成路径。
3.1 坚守学术性的精神家园
学术性是编辑话语的灵魂和存在的基础,也是编辑话语和学术话语对话交流、整合交融的条件。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精神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一方面指的是学术期刊编辑与科研人员一样,应具备追求真理、规范严谨、实事求是、团队合作等基本的学术素养;另一方面,是要具備主动捍卫学术尊严、防止学术腐败的价值理性和行动自觉。编辑话语要坚守学术性,固然要从提高编辑的自身修养,苦练内功着眼,打造学者型编辑,实现编辑学者化。除此之外,也可以从更宏大的视野、更宽广的范围来看待,进一步整合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有学者指出,要以联合策划,借助学术共同体,提升学术性。所谓联合策划,即联合多家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借助集体力量,组织学者、业界共同策划,共同设置专栏,共同组稿、选稿、审稿、共同刊发等参与学术生产体系,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7]。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设想,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挥乘数效应,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2 破解“守门人”的失语困境
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守门人”,自然需要面对当下的社会现实和媒介传播生态。“后现代主义”将“消费社会”看作是当今的一种新型社会状况和经济秩序,商品崇拜、消费崇拜成为这一社会的伦理和意识形态”[8]。“功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极度膨胀已经迷糊了一些人的眼界,实用功利的价值追求已经全面挤占了非功利(‘无用之用)的学术思想的生存空间,学术的‘天下之公器的基石正摇摇欲坠,危在旦夕”[9]。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出现了双重异化,形成了为学界和业界所广泛关注的“守门人”失守现象和失语困境,形形色色的关系稿、人情稿、权力稿不仅有违学术道德和学术公平,更是对编辑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的嘲讽。学术期刊编辑面临的质疑、诱惑、拷问、纠结或许会如影随形,但更需要具有坚守底线的勇气、不为所动的定力和从容不迫的文化自信,坚守学术期刊编辑的道德和职业操守,切实消除和破解“守门人”的失语困境。
3.3 共建“互联网+”时代的对话平台
编辑话语不能是自说自话的对白,而应积极地交流对话。不论是在哪一个运用领域里,无不渗透着对话关系[10]。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要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对话和交往的环境。”[11]“互联网+”无疑为对话和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我国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均已采用网络采编系统,这一平台将作者、审稿专家、编辑、读者整合在一起,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和多方互动博弈的平台,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借助这一平台,可以充分对话,以实现更好的交锋、融合。对话就要遵循正确的原则,不仅要着眼于解决“可以对话”的技术性问题,还要彰显“为什么对话”“怎样对话”的伦理意蕴和价值遵循。哈贝马斯指出:“在交往行动中,真实性要求、实在性要求和正确性要求构成了一种体系。”[12]“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科学性、客观性要求学术期刊编辑要尊重审稿专家的真实学术判断,真诚鼓励作者的学术争鸣,不断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网络平台的交互性、体验性、共享性可以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学术期刊主、客体的沟通交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强化交流性,凸显学术性,更有利于学术期刊的发展。
注 释
[1][2][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29,53
[3]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50
[4]李放.学术期刊发展与学术话语建构的时代理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1):42
[5]李逢超.媒介融合视阈下编辑职能拓展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5(12):60
[6]王金茹.论编辑话语的基本特征[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3):111
[7]赵强.联合策划:高校学术期刊提升学术性的创新设想[J].出版广角,2016(22):45
[8]陈嘉明.消费社会、拟象世界与后现代性[J].江苏社会科学,2006(3):3
[9]陈颖.编辑部体制的终结与“后学报时代”的来临[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36
[10][俄]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玲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42
[11][12]陈学明,吴松,远东.通向理解之路:哈贝马斯论交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123,44
(收稿日期: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