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2018-05-07黄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中职教育核心素养

黄实

【摘要】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度在不断提升,在中职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學内容的教学情况,还需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现阶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师在展开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时,适当运用相应的途径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展开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时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提供一定工作基础。

【关键词】中职教育 公共基础课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243-02

1.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社会节奏变快的同时,部分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中忽视了孩子的成长,现阶段我国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广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接触社会方方面面的资讯。部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缺少适当的疏导工作,与孩子缺少沟通,因此部分孩子责任感缺失,道德观念不强,孩子核心素养缺失严重。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中职学校中,教师逐渐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中职学校展开核心素养培育工作通常与公共基础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在展开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时,需要将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培育工作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公共基础课程与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紧密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教师在展开核心素养培育工作时,适当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学生通过组内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学生在任务环节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小组任务的责任感,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当前中职公共基础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误区

2.1学生对核心素养概念模糊

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教学,忽视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育工作,因此,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不重视的就是不重要的。部分学生对核心素养的提升不够重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对核心素养的重视,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工作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进行紧密联系,进而提高学生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进行适当的配合,进一步展开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

2.2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工作具有局限性

在中职学校中展开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活动时,部分教师认为有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能够用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上,而部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不能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部分教师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是因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认识不到位,教师忽视在公共基础课堂上学生通过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以及创新知识等一系列行为都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2.3不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中职学校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学习内容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中职学校中,教师将提升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内容的熟练程度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没有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结合,降低在公共基础课堂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效率。

3.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

3.1育人为本,树立教学观念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牢记育人为本,树立大公共基础观。教师努力提高公共基础教学的自主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其真正成为公共基础课堂的主体。将公共基础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与生活中的公共基础零距离接触,培养其应用公共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之前,提升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学生会无意识地模仿教师,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职业操守。在展开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时,教师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在公共基础课堂上的表现,日久天长受到教师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3培养中职生公共基础语言和思维能力

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强调“初步学会运用公共基础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公共基础的意识”。所以,教师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学生解题能力训练,忽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那些片面做法。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公共基础语言和公共基础思维能力呢?在日常的课堂学习和交流中,中职生爱思考、爱表达。在公共基础知识教学中,对公共基础概念、法则等比较抽象的知识,就无法正确地用公共基础的语言和思维来增强认识。 特别是中职学生,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对于公共基础语言表达和思维扩展经验就更少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示范、渗透、指导各种公共基础语言表达的方法和公共基础思维的拓展,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任何一种表达方式的习得,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身建构的基础之上。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联想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这样的建构。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公共基础语言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3.4有效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定义,而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永远不会凌驾于学生全面发展之上。正所谓“要成材,先成人”。因此,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的目的,恰恰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化、逻辑思维、外语应用、思想道德、礼仪规范、生活常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整体发展过程。这些公共基础课所承载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是中职阶段学生成长的必修课程。教师需要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将学生实际生活与公共基础课程进行紧密联系能够提高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知识的运用程度。教师在展开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时,适当运用情景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有效展开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5展开小组合作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有效展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中职学校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可以适当运用小组合作法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增进彼此的沟通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组内成员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合作意识。教师将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模块,明确组内每一个同学的分工,学生在完成模块任务时,提高自己的责任感。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发展速度逐渐提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为了提高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中职学校中,教师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与学生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进行适当的结合,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活动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中职学校能够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百炼.中职校长如何贯彻执行立德树人思想[J].中职校长,2015,01.

[2]周晶.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梯度育人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7,02.

猜你喜欢

公共基础课中职教育核心素养
浅析高职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作用
关于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