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户外自主游戏“野营基地”材料投放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2018-05-07罗丽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垫子基地创设

罗丽君

【摘要】户外自主游戏是指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寻同伴、自选情景、自设场地、自创玩法、自发交流的游戏。本文以户外自主游戏“野营基地”为例,通过“野营基地”材料的选择、材料的变迁、情景的定位的研究,助推大班幼儿材料的运用和游戏情节。

【关键词】野营基地 户外自主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223-01

一、问题提出

大班幼儿喜欢玩挑战类的游戏,户外自主游戏吻合大班幼儿游戏的所需,游戏中幼儿可以自己决定角色。可如今“野营基地”幼儿游戏的兴趣并不高,游戏中幼儿存在着可玩可不玩的现象,这一现象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

(一)游戏材料比较单薄

教师干预太多:教师绞尽脑汁收集了游戏材料,并非是幼儿想要并能用上的。

幼儿参与太少:幼儿的开展都是围绕教师的要求开展,自发的游戏情节可能需要更多个性化的材料。

(二)游戏情境比较单一

野营基地不仅材料单薄还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游戏中孩子总是一个人探索这份材料可以怎么玩,很少能看到结群后产生游戏情节的现象。

案例:老师把小朋友带到草坪上,有轮胎、沙袋、纸球……老师像往常一样进行介绍材料,孩子投入游戏,三五一群掷沙袋和在玩滚轮胎,或者小朋友在草坪上跑来跑去,个别孩子只是坐在一边看其他孩子玩……

材料投放时缺乏目标性且比较随意,当幼儿需要材料时教师一时也无力以对,导致游戏失去了操作性,最终导致幼儿对游戏不感兴趣。

二、实践探索

当问题一一呈现后教师对“野营基地”的游戏进行了观察、调整与实践,试图找回大班幼儿玩“野营基地”的那股精神劲。

(一)让野营基地“合”起来——用材料组合

材料如何运用整合才能使孩子产生新的游戏想法,在观察孩子游戏中惊奇的发现,孩子对材料的创新玩法很多。

1.“多变的垫子”找回游戏的乐趣

垫子变“山洞”:孩子们把垫子立成一排变成了山洞,玩起了山洞的游戏。

垫子当“盾牌”:玩打战游戏时,把垫子挡在身体前方,既避免子弹击中又方便了进攻。

2.“多种的材料”激发孩子的想象

“野营基地”中材料的不断投入和调整让孩子对游戏的情趣猛增,而材料整合后,幼儿又有了一定的挑战和游戏情境,从中还促进了幼儿相互之间的合作、协调、商讨能力。

(二)让野营基地“动”起来——用角色带动

“野营基地”通过游戏的途径来模仿成人活动、感知事物。因此幼儿愿意在游戏场景中模仿一些常见的人物角色。

(三)让野营基地“变”起来——用地图规划

材料组合角色的带动让起先的游戏脱胎换骨,可是幼儿对场地的规划和策划依然存在着缺陷。幼儿通过对场地的规划,绘制自己喜欢的场地,让游戏基地变得千变万化。

三、策略梳理

(一)“野营基地”材料的选择

皮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操作材料实现其娱乐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其教育功能。

1.给予幼儿一物多用的材料

游戏中垫子在幼儿创设中变成山洞、盾牌;沙包变成了手榴弹;围巾变成扎伤口、头巾。

2.赋予幼儿一物巧用的材料

游戏中幼儿用布当担架;将竹竿当成拐杖;还利用废旧报纸自制帽子增加游戏的道具。

(二)“野营基地”内容的变迁

幼儿对主题活动《飞镖打怪兽》、《大力士拉轮胎》感兴趣,我们把这些活动中的角色、材料運用到“野营基地”游戏中来,丰富“野营基地”的内容。

1.内容选择回归幼儿生活经验

熟悉的角色是幼儿模仿的对象之一,如在游戏中的“解放军”和“医务人员”这些角色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且熟悉的。

2.内容选择回归幼儿主题学习

《飞镖打怪兽》的活动中幼儿惊喜的发现飞镖也能用到“野营基地”中去,通过飞镖的运用又打开了幼儿运用材料的思维。

(三)“野营基地”支持的策略

通过材料的多元化,地图的规划,角色的带动,将这些低结构材料运用到游戏中,达到了幼儿自主进行游戏并且积极参与游戏。

1.多元材料的运用

教师借用垫子、沙包、布、竹竿、梯子等材料进行一物多玩和材料组合产生的新游戏,促使幼儿对游戏的投入。

2.多元情境的创设

幼儿根据生活中的有趣的场景迁移到“野营基地”游戏中,教师与幼儿一同进行创设完成游戏的创设,激发幼儿对游戏的热情。

四、实践成效

经过对游戏材料的运用,情景内容的创设,在野营基地中不断实践研究过程中,“野营基地”的游戏已初具成效。

(一)以跟进材料调整助推幼儿游戏的发展行为

幼儿参与游戏的趣味性强:“野营基地”完全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幼儿游戏时心情愉悦,孩子们更加愿意加入游戏。

幼儿运用材料的能力提升:“野营基地”为幼儿提供了表现与创造的机会,使幼儿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有了充分的想象、发现和创造,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以教师观察为及时促使教师发现真游戏

“野营基地”的一路调整让我更清楚认识到材料的投放技巧和情景的激发,活动中不仅仅孩子在成长,我的收获更大。

1.在材料调整中逆转观点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通过学习与研究,换个视角看游戏,“用孩子的眼睛去看,用孩子的心去体会”。

2.在情景调整中转变观察

在游戏的进展中,根据幼儿的需要逐渐提供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参与对环境的设计,材料的提供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

[2]沃伦.R.本特森《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

猜你喜欢

垫子基地创设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我们得换个方向
垫子大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The Power of Music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