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快乐的音乐课堂情绪

2018-05-07宋燕如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

【摘要】我从事小学音乐工作已经快6年了,在这6年的教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对学生音乐天赋的培养要在学生适当年龄开始。因此,低年级的音乐教育更为重要。农村有的学生在入学前,虽然对音高、节奏、节拍已具有一定的认识,但尚未经过听辨、比较等训练,因此在唱歌过程中时常会走音,节拍、节奏也不稳定。在教学中就应针对农村低年段学生的特点,及时培养学生的音高、时值概念,使他们更好的帮助以后的音乐学习。然而,乡镇小学与城区小学的教学条件存在差距,学生的音乐启蒙教育与音乐教师的配备也有差距,就连同年级同班学生的音乐爱好和音乐天赋也各不相同。这些都要求教师根据新课改程理念,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落实教学目标。

【关键词】音乐 教学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210-02

兴趣是天才之本,是好学于爱学的前提,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采用灵活有趣,富于美感的组织形式,尽可能用音乐来驾驭,学生出入教室,起立坐下,师生问好以及教学环节的过渡、衔接等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旋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到整堂音乐课就是一首动听的歌。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它的本质就是使人格的这一点特征获得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音乐教育是通过人的情感领域,使人的个性意识在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同时,与社会意识保持和谐的发展,但它的主要功能是使人的个性意识获得自由发展。音乐的美无处不在。我认为首先表现在听觉,其次表现在视觉。要让学生感受到处处有音乐存在,无论是校园广播、饭厅、校园的显眼位置还是教室的墙壁上,都能听到或看到美妙的音乐声或音乐家的肖像及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长在一个音乐王国里。

例如上课时候老师说的“起立”、“坐下”,“老师好”“同学们好”“老师再见”“同学们再见”等日常用语,都要求学生用音乐来代替,或唱或听。学习歌曲节拍强弱的时候,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声响来接受和体验旋律的变化、音量的大小。同时,可让学生通过(拍手、拍腿、跺脚等)自身的身体动作来理解和感受乐曲节奏的快慢。只有通过情绪的体验,才能使这种感知能力健康发展。

在新课程人教版的教科书中,特别注重开展音乐活动的教学。比如聆听音乐故事,摄取民间音乐,创编音乐节目等。在教一二年级音乐时,常常边听音乐边讲故事,听后让大家進行模仿表演。例如,在一年级下册《音乐中的动物》活动中,我会问小朋友们,你们都去过动物园吗?你们都看到了哪些动物?学生会说见到老虎,狮子,爬行动物,猴子等。我会问:“在森林里,动物们在举行一个狂欢节,我们一块儿去看看,有哪些小动物出席了这次快乐的聚会?然后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幻灯片,学生回答:有小鸟,狮子,鸭子,蝴蝶,小蜜蜂,天鹅,乌龟,大象,母鸡,公鸡,布谷鸟等等。出示表现各种动物的音乐,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其声音、动作,甚至可加入一些自编的动物对话进行表演,配上小动物的头饰,使学生们兴趣盎然。

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将自己听到的山歌民谣收集起来,在课堂中进行展示,教师将好的素材加以整理后,形成校本教材进行传唱,如采莲船调、锣鼓调等。每逢大型节日来临之即,教师下班辅导学生排练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培养节目主持人,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当学生的才艺得到师生们的称赞后,他们的的音乐兴趣就更加浓厚了。为了使学生人人参与音乐活动,个个上阵表演,老师必须为他们提供机会,选好项目,精心指导。如打击乐,课本剧、合唱、合奏、成立秧歌队、莲花闹培训队等,让他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管是运用知识的活动,还是运用理解表演,采取的音乐研究形式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听音,提问对答,节奏练习,孩子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有,让学生通过听音乐亲自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火车声:轰隆轰隆;钟表:嘀嗒嘀嗒;小鸡叫:叽叽叽叽;青蛙叫:呱呱呱呱;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善于模仿的孩子们在愉快中学习。如果学生主动地以富有感情的演唱、演奏或身体的动作,形态、表情等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那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深化他们对音乐美的理解和感受。

音乐教学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吹拉弹唱是音乐实践活动的表现方式,只有通过实践的表现活动,学生才能掌握知识的技能,小学低年级可以通过律动、游戏、简单的打击乐器等活动方式进行创作,然而在乡镇的学校里,教师配备的乐器会收到一些限制,很多孩子都没有见过这些小乐器,他们看到会感到很新奇,有时候上课的时候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小乐器上面,总是想去碰碰它,玩一玩它,这样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正常讲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课上得更加生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用到小乐器。在平时的上课中,音乐老师一个赏识的眼神,鼓励的语言,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热情的手势,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欢乐和喜悦,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的赏识和鼓励,是音乐课堂教学成功的支柱。

作者简介:

宋燕如(1987.3-),女,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大学学历,初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钢琴表演。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