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音乐视域下的大学生音乐听力训练探析

2018-05-07苏敏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和弦声部旋律

苏敏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项目 《数字化平台下大学生音乐创作路径变革研究》(项目编号:2016-GX-050);重庆市教委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音乐数字化视域下高校器乐合奏课程教学的虚拟平台建构及实践》(项目编号:173138)。

【中圖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198-0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化音乐逐渐在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得到推广。视唱练耳课程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承担着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音程与和弦、旋律与调式、节拍与节奏力度速度以及音乐表现要素等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知、分析和表达能力的教学目的。顺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数字化音乐在高师视唱练耳课程中也得到有效运用。

一、听力训练的硬件环境

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听力训练运用数字化音乐进行教学,离不开特定的教学环境。数字化音乐制作的设备核心是计算机,然后是电子键盘乐器,这一配置简单实用,目前常用的是电子键盘乐器用MIDI键盘作为输入工具。数字化音乐和 MIDI的产生密切相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合成器互不兼容, 世界著名的合成器厂商们就共同制定了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全称为 Musica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翻译为乐器数字化接口,MIDI是这个标准的缩写。MIDI与计算机结合后,数字化音乐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电子键盘乐器除了MIDI键盘之外,还有电子琴、电钢琴、电子合成器等也可以用来作为MIDI输入工具。当然,一套比较完备的数字化音乐制作系统还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专业声卡、话筒、耳机、音源、调音台、MIDI接口等设备。

二、听力训练的软件环境

由于听力训练包含了音高、音程和弦、旋律及调性、节拍节奏等要素,所以还需要音乐制作类的软件,制作数字化音乐的软件不少,人们常用的制作简谱的软件有 TT作曲家,制作五线谱的软件有Cakewalk9.03、 Overture等等。

其他还有专门用于视谱和听力训练的软件如Auralia, Auralia是澳大利亚RISING公司的产品,除了有音程和音阶、和弦、节奏、音高和旋律四个主要课题,还提供了大量在线帮助,每一课都涉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交互式的教程以及这些教程的使用方法。听觉训练软件中还有一款 EarMaster Professional(可译为“练耳大师”)的软件,它能提供听辨旋律音程、和声音程的性质和音高,听辨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的音高和性质,听辨风格不同的四声部和声,听辨多种调式音阶的类型及音高,听辨多种不同的节拍类型,视奏和模仿六小节内的节奏并可作对比练习,听记四到十二小节的旋律等训练内容。

以上两款软件不但在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中使用,还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后练习。前提是学习者一定要按照教师或程序设定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地通过计算机进行所有课程各项内容的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听觉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改变,学习效果也一定会大大超过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大纲所要求达到的程度。

三、数字化音乐中的听力训练思维

(一)节奏

在听力训练中,借助数字化音乐软件掌握不同节奏型如均分型、切分型、附点型、连音型、休止型等基础上,在充分利用软件进行聆听、尝试,体会不同节奏型的效果进行节奏的听辨、模仿和创编。比如八分音符在软件的合成下,以多样化的节奏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软件制作的音响在几分钟之内可以完成两百多种不同的节奏练习,不同类型的节奏型,会带来风格迥异的音响效果和情绪体验。

(二)和声

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在教学中,遇到多声部音乐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将和弦部分知识结合起来,和弦是按照三度音程关系或非三度音程关系、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由于和弦的纵向组织是几个音同时出来,即会产生音响的协和与不协和、色彩的明亮与暗淡等不同特质,借助数字化音乐软件制作和弦有助于更高效的听辨不同性质的和弦。

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在和声进行中会构成乐句、乐段和终止的作用。和声进行直接关联到多声部练习,在传统听觉训练中,因条件限制,通常只能完成二声部和三声部的练习,利用 EarMaster Professional和Overture、Auralia等音乐软件进行多声部听觉训练非常简单,教师可以选择任意风格的作品进行编辑,然后逐一播放每一个声部,最后形成二、三、四声部叠加到一起的音色听觉训练。这样的训练完成后,还可以增加到五声部甚至更多声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混合,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各个声部的音量,让它们做到用单声部的听觉状态享受多声部的听觉训练,从而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多声部听觉基础。

(三)旋律

旋律将所有的音乐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不可分的统一体,较好地表现特定的音乐形象。旋律听觉思维训练是与旋律创作相结合的,创作的前提是先要知道已经有什么样的,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第二级16-48条视唱,选自电影刘三姐插曲《姐妹二人梭对梭》,具有广西民间音乐风格的g羽调式,曲中有三个前倚音和一个顺波音,分析乐谱时可通过数字化音乐软件制作音乐,还可以链接进入电影场景进行欣赏,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动机、乐句、乐段所表达的基本乐意,然后模拟此风格编创八小节的旋律,借助数字音乐软件随时监听创编效果并做修改,使旋律流畅自然。

(四)伴奏

数字化音乐软件还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就是制作音乐伴奏。可以把不同声部从整体音乐结构中剥离出来,将每个声部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样的听觉训练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又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软件指导学生从多方位的角度感知音色、节奏和音乐情绪,能够满足对音色、音高、和声、节奏的立体感知,通过使用新的数字化音乐技术手段,能实现从乐队合奏、协奏、交响作品等音乐形式中完成整体音乐作品的吸取。这种学习音乐的方式,是一台钢琴解决不了的。

数字化音乐优化和丰富了音乐视听内容,就音乐本身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发展是把音乐这种纯粹的精神产物的物质属性给予了明确的表示。但这种手段也不是万能的,教师一定要明确在哪些方面可以运用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哪些方面是不能取代的,不能取代的部分要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以推动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贵雄,吕军辉编著计算机音乐与作曲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2

[2]项仲平,邵清风等著.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艺术教育创新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2

[3]陈立华主编.突破传统教学体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04

[4]徐石.数字化音乐环境中的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

猜你喜欢

和弦声部旋律
春天的旋律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