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高年级习作修改指导策略的研究

2018-05-07姚正刘慧高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姚正 刘慧 高丽

【摘要】作文修改能力是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独立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重视在学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习作修改 自我修改 小组修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94-01

作文修改能力是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独立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重视在学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作家都非常重视作品的修改。因此我们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紧抓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这一环节,给予充分的重视,把它看成完整作文教学过程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己去修改,以评带改,以评促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让学生明白习作修改的重要意义,调动起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失时机地利用教育资源向学生宣讲习作修改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时,给学生介绍当年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时,其中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反复修改了十多次,才最终定为“绿”字,而这一字的使用就极为生动有神地表现了春天江南两岸勃勃生机的景象。由此,再次向学生引入诗人贾岛关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反复斟酌“推敲”二字的故事,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只有养成“写完必修”的良好习惯,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二、根据学生习作的不同部分,提出不同的修改建议。

1.题目。

题目是习作的“眼睛”,习作的“灵魂”。一个好的题目,是习作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将文字过长、语句啰嗦的题目修改成精练简洁,言简意赅,有高度的概括性的题目。并指导学生尝试运用生活中的“时尚元素”来为习作命名。例如,在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时,一个学生以《一个贪吃的他》为题,写自己的一个“吃货”朋友。在习作修改时,老师鼓励他尝试把题目改得更新颖些,于是,他借助周星驰喜剧电影的名字,把习作的题目修改成《食神》,光是题目就十分吸引读者,更为作文增色不少。

2.開头。

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能使文章生色,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们在习作修改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来为文章开头。例如,在指导习作《童年趣事》的修改时,我注重指导学生从多角度为习作的开头进行修改:

(1)可以用翻阅自己的旧照片入手,引出自己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2)可以借助一些抒情的排比句来赞美童年继而引出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3)可以引用课文《童年的发现》的开头方式,设置悬念,引出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吸引读者。

(4)可以从童年趣事中的某一个令人捧腹的细节入手描写,从一个点切入再层层展开,叙述事件。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习作修改方式。

1.自改作文,锤炼能力。

这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批改方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批改的主人。在批改前,由我们根据训练的要求规定一定的修改内容,以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自批习惯。如要求学生把自己写作时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加上划线,让老师批改时注意。再如对格式的修改,基础分为60分(即能交作文的都有此分数),只要求对格式写得正确与否进行批改,正确的则可得满分;又如错别字的修改,也是在基础分60分的基础上,整篇没有出现错别字的可得满分,2个错别字扣4分,4个扣10分,如此类推。这样操作简单,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易受打击,易于养成良好的自我修改习惯。

2.互改组改,集思广益。

互批,这是一种同学间交换批改的方式。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在批改前是由教师定出批改的范围,然后同学之间进行批改。这样的批改可以使同学之间及时交换批改意见。

组改,这是一种分小组批改作文的方式。激起学生“为师”的欲望,引发作文批改的兴趣,并出示自己创作中的部分手稿,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

上述三种作文批改的方式有一点必须注意,就是在让学生批改作文以前要教给学生作文批改的方法,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作文批改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借鉴了魏书生老师的一些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教给学生作文批改的方法:

(1)格式是否正确。

刚开始,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学生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错,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卷面是否整洁。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有几处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4)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有五处扣五分,超过五处,不再多扣。

(5)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时进行批改指导,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有一个可以借鉴参考的思路。

四、指导学生使用规范的习作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小学生修改作文常用的符号有五种,分别是删除号、改正号、增添号和对调号和转移号,这五种符号画法各异,用途也各不相同。规范使用修改符号,既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某一地方修改的真正原因,又能使修改后的习作让别人一目了然,起到加深强化、规范统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