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路径中社交媒体的应用价值

2018-05-07张晴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资源整合思政教育

张晴

【摘要】社交媒体作为思政教育的新型网络媒介,具有实时互动、传送便捷和内容多元等特性。本文主要围绕社交媒体的思政教育特征、应用社交媒体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两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社交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上的应用情况和优势等,能有效解决思政教育存在的教导方式生硬、资源整合度不够等弊端,有利于思政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思政教育 社交媒体 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77-02

前言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活跃在网络空间内的高校学生可接触到更多的文化产品,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平台。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推动者,并且正处于价值观定型的重要阶段,使其成为国际文化竞争中的主要影响对象。为了积极应对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带来的挑战,需要对新技术有新的认识和应用,在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在思政教育上应用优势的前提下,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一、社交媒体的思政教育特征

社交媒体是人们用来分享观点和经验的网络平台,其形态包括微博、微信、多种社交网站等。社交媒体自身的思政教育特性体现在其作为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的工具特性上,同时体现在其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效结合的应用特征上。价值可促进技术发展,技术又服务于价值,当两者处于协同发展的状态时,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引导思政教育的良好发展,并可利用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理念来修正技术发展和应用方向。

二、应用社交媒体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育人平台

现阶段,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不仅是互联网时代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流的重要手段,还可作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新的载体。高校学生聚集点便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方向,在社交媒体等工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促使思政教育逐渐朝着网络化教学模式转变,要求高校能结合新媒体发展规律,坚持网络育人的网络化转型意识,尽快完善高校自身的统一网站建设以及合理应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协助开展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而高校辅导员可借助网络媒介来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发布音频、视频等这种新型知识传播模式开展教学活动[1]。在社交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对高校辅导员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情况下,高校辅导员通常选择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以便提升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

(二)创新教育模式

高校辅导员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利用社交媒体来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例如,目前大多数高校辅导员会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或QQ群,创建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的平台,并且高校辅导员可通过利用便捷的信息传输渠道,对学生生活状態以及情感变化等及时掌握,进而根据学生个性特征来制定教学方案,能有效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高校辅导员应把握好网络化教学的制高点,综合利用网上网下的联动作用,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同时,应注重柔性教育,尽快转变传统灌入式的教学模式,如高校辅导员可利用社交媒体分享给学生国家政策方针、科研成就等内容,使得学生在了解典型事件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另外,在实际开展思政教学活动前,高校辅导员会在网络媒介作用下,向学生传达课堂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来设定教学目标等,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同时可发挥社交媒体的应用价值。

(三)优化文化内容

在对社交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上应用路径进行分析时,发现为了加强思政教育和社交媒体间的联系,需要加强对文化内容的重视。尤其对于高校生来讲,他们大多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发展潜力,更应该重视文化产品的提供,以便为学生发展提供合理的文化资源[2]。为了实现文化内容的丰富,需要学生参与到文化产品设计中,根据学生在思政学习中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等,推出更多时效性及针对性较强的文化产品,使得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有明确认识。例如,高校有其自身的网站系统,当学生登录网站后,可结合自身需求来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源,并且高校辅导员可向网站系统发布有教育意义的教学视频等,使得网络媒介成为有效的知识传播途径。另外,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化需求不同,这时高校辅导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推送对应的文化产品。要求网络文化产品同时具备思想性和实用性的优势,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内容,还能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使得他们精神需求得以满足,是社交媒介具有的重要应用价值。

结论

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思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社交媒体的出现,为思政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网络媒介的作用下,能实现多种文化信息的快速获取,是实现思政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途径。通过完善育人平台、创新教育模式以及优化文化内容等措施的实行,可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在思政教育上的积极作用,进而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志勇,陈富奋.运用社交媒体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8):52-53.

[2]高振洋.微信朋友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6(14):83+85.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资源整合思政教育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